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原創: 墨痕 絲路莫高研學之旅

佛教從印度經中亞傳播到中國時,建造了大量的石窟寺,這些都是當時佛教發展的產物和具體體現。

以敦煌為起點,經張掖、武威、永靖,再到天水、慶陽,形成一條著名的石窟藝術長廊。

東三所,即慶陽北石窟,天水麥積山,永靖炳靈寺,這次小編有幸與敦煌研究院的同事們一起重走絲綢路,近距離的考察學習,真是受益匪淺。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北石窟

北石窟始建於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即公元509年,和次年建造的涇川縣南石窟,同為北魏涇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創建,稱為姊妹窟。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北石窟歷經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繼增修,最終形成了一處較大規模的石窟群,是絲路北道上的重要石窟。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洞窟內,佛菩薩以半圓雕造像為主,佛傳、本生故事等則採用了浮雕形式。從造像來看,佛的面相圓潤,體魄雄健;菩薩則清俊秀美,虔誠含蓄,無論服飾還是氣質,都具有明顯的漢民族傳統造像藝術風格。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除了東壁的佛像保存完整外,南北二壁的佛像基本都毀了或者風化了。洞窟內的塑像不僅線條優美,而且恰到好處的表現出不同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狀態,如佛的莊重,菩薩的虔誠和弟子的溫順,都被刻劃得維妙維肖。

麥積山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麥積山石窟,始建於公元384年五胡十六國後秦時,是中國四大石窟中唯一一個十二朝無斷代作品的石窟,多年前,小編曾來過一次,地勢險峻,棧道狹窄,作品精雕細鏤。正如杜甫詩云:亂水通人過,懸崖置屋牢。上方重閣晚,百里見秋毫。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麥積山石窟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層層相疊,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走在麥積山凌空棧道上,一邊心驚膽戰,一邊觀賞著絕壁上的石窟讚歎著古人的智慧,那感覺~~~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這是我們的帶隊講解,她對麥積山石窟傾注了很多感情,她很自豪的告訴我們:飛天是跳舞的伎樂師,敦煌有飛天,麥積山也有,有5幅《薄肉塑飛天壁畫》;敦煌彩繪靈動感強,而麥積山的飛天則立體感強,五官、手、腳等都用淺浮雕塑造。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聽講解員介紹:麥積山塑像有兩大特點,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傾向。從北魏塑像開始,佛像都是俯首下視的體態,秀骨清相,嘴角上揚,讓信徒更容易接受。雖是天堂的神,卻像世俗的人,成為人們美好願望的化身。體形和服飾也逐漸在擺脫外來藝術的影響,體現出漢民族的特點。

炳靈寺

炳靈寺石窟位於古絲綢之路南道,是「茶馬互市」之地,有「河湟雄鎮」之稱。它內容豐富,題材廣泛,被譽為「中國石窟的百科全書」。2014年,「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炳靈寺石窟就成了「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的又一個亮點。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炳靈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明永樂年後,取名炳靈寺。「炳靈」是藏語「仙巴炳靈」音譯的簡寫。「仙巴炳靈」中的「仙巴」,是指「彌勒佛」;「炳」,是「十萬」的意思;「靈」,則是 「佛的所在」。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十萬彌勒佛洲」,若是意譯,就是「千佛洞」之意。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171窟有一尊27米高的唐代石胎泥塑阿彌陀佛像正襟危坐,被形象地稱為「大佛龕」。這尊雍容華貴的大佛,彷彿還在笑觀大唐和吐蕃的兵戈相見,接受中土和西域善信之人的參拜。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169窟和172窟,位於離地面50米高的絕壁間,它們是炳靈寺地理位置最高的石窟,也是炳靈寺石窟藝術最高水平的體現。其中,有人評價169窟具備了炳靈寺的「五最」——石窟規模最大、開鑿年代最早、展示內容最豐富、各類造像最多、各種故事最多。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這裡的樓梯也是極為的驚險刺激。看著是不是有點兒嚇人?專治恐高症!聽講解員介紹,這裡是限流的,每次最多只能上去18個人。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走進第169窟,中間偏左的一處半截牆壁上,有一片墨書隱約可辨,落款是「建弘元年(公元420年)歲在玄枵三月二十四日造」。其中的「建弘」是十六國時期西秦太祖文昭王乞伏熾磐的年號,一直使用到公元428年。這個落款,曾經讓克服千難萬險後來到此處的專家學者們欣喜若狂。

研學旅行探討:研學古老的絲綢之路,一個洞窟就是一個精彩的世界

169窟的24個佛龕,個個都是炳靈寺的精華所在。大小造像雙眉細彎,高鼻薄唇,表情豐富,衣紋線條自然流暢,富於動感,精美程度令人嘆為觀止。從站立佛像兩腿叉開的造型來看,具有明顯的古希臘雕塑風格,反映了西秦時期西域藝術對國內佛教造像風格的影響,呈現出了典型的中國早期佛像藝術風格。

如今的炳靈寺,在絲綢路上的各大石窟里,比莫高窟多了一灣清水,比北石窟多了一分完整,比麥積山多了一分雄奇,更比這三處石窟多了一分古老。它的全景,被微縮在蘭州火車站的展台上,成為石窟大省甘肅的「形象大使」。

~

編輯:趙峰

西北師範大學數學系本科畢業,從事教學8年,中學管理6年。

從事旅行社導遊/經理/總經理/國際領隊24年。

研究探索主題旅遊,攝影旅遊18年,實踐夏令營活動15年,探索研學旅行2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