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看圖說話」回鄉路上的起點站

「看圖說話」回鄉路上的起點站

「看圖說話」回鄉路上的起點站

2019年春運自1月21日開始,3月1日結束。40天,全國預計發送旅客29.9億人次。對於每一個淹沒在春運人潮中的歸鄉人來說,到家的那一刻,撲面而來的家的味道,足以緩解路途中的一切奔波和勞累,洗去在外打拚的一身疲憊與風塵。

「看圖說話」回鄉路上的起點站

和每一個春節前夕一樣,北京站內外人頭攢動。廣場、進站口都變成「候車廳」。年輕人手裡攥著一家老小的車票,帶著老人、孩子、行李、年貨,這僅是返鄉路的第一關。為了回家,人們總會想盡各種辦法,飛機、火車、大巴、自駕……只為團圓。

「看圖說話」回鄉路上的起點站

「看圖說話」回鄉路上的起點站

在北京站8號候車室內的愛心醫務室,來自北京市東城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醫生信秀華、趙林一早就守候在這裡,為緊急需要救治的旅客提供幫助。信秀華告訴記者,由於春運旅客增多,醫生們輪流值班,增加日常巡診次數,第一時間為出現急症的旅客提供服務。

在1號候車室旁邊的「素萍服務組」,工作人員蘭雪純和同事們24小時輪流值班,及時對需要幫助的旅客迎來送往。中午12時,一位盲人大哥需要在蘭雪純的幫助下坐上返鄉的列車。與此同時,還有一位需要用輪椅接站的旅客馬上就到站了。蘭雪純讓盲人大哥手跨在自己左胳臂上,右手推著輪椅。

很快,蘭雪純了解到,盲人大哥家在河南新鄉,已經第三次來北京了,做盲人按摩工作,每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工資,他很知足。盲人大哥昂著頭,咧著嘴笑嘻嘻的,嘴裡還念叨著:「沒帶什麼年貨,家裡都能買得到,到了站有人接。」13時14分,盲人大哥坐上了開往新鄉的硬座火車,22時左右到達目的地,家人在等他。

「看圖說話」回鄉路上的起點站

盲人大哥一上車,蘭雪純就開跑,因為另外一名需要幫助的旅客要轉車。這意味著如果遲一些,這名旅客極有可能趕不上經停北京站開往長春的火車。轉戰到另一個站台,需要上上下下,在銀川上學因「球」負傷的小夥子拄著雙拐,和一旁半跳躍姿勢揮著手的媽媽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媽媽背著書包,拉著箱子,提著零食。

「哎呀媽呀,可算來了。我們本來想去個衛生間,憋了一路了,也沒敢去。」媽媽口音濃重。

「需要接送站的旅客太多了,這還緊跑著,沒事,咱們趕得上。」每天都經歷著500米衝刺般緊急拉練的蘭雪純氣息平穩。

10分鐘後,這對母子安心登上了返鄉列車,兒子熟練地拄著拐,不慌不忙地去了衛生間。

「看圖說話」回鄉路上的起點站

1月25日零時,北京市消防總隊聯合西站地區管理委員會等單位,開展北京西站地下滅火救援實戰演練。

「看圖說話」回鄉路上的起點站

「看圖說話」回鄉路上的起點站

在趙公口長途汽車站,為保證每一位旅客健康出行,來自北京市丰台區衛生計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正認真進行現場監督檢查,檢查的內容包括春運期間落實相關流感防控應急預案、車站內外環境、衛生設施清潔及消毒、垃圾處理等多項內容。他們自己的老人、孩子也在家等著、盼著他們儘早踏上返鄉的列車。

「看圖說話」回鄉路上的起點站

近鄉情更怯。也許,在外不論吃多少花樣翻新的大餐,也不如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吃餃子。身邊的朋友說,小時候為了一枚硬幣,可以吃三大盤餃子,這大概就是中國式春節的儀式感。生活越來越好,春運已然成為春節重要的一部分。在春運大軍中的你,身邊涌動著的人群,耳邊縈繞著的方言,一時的焦急僅為團圓。之後,日子一如既往,但只有你回家,家才有年味兒。

「看圖說話」回鄉路上的起點站

圖文/健康報 記者 張丹 馬楊

編輯/馬楊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點擊下方圖標,您的贊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把「秋波」還給「乾眼姑娘」
冬季吃火鍋,要避開這4個健康隱患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