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火星上,留下了這些中國人的名字

火星上,留下了這些中國人的名字

「我們都有自己的軌跡。」在自己的小說開篇,李大鵬這樣寫道。按照他的設想,小說中的主人公將在2029年成為第一批火星移民。

而在現實中,已有240多萬地球人「捷足先登」。

2018年11月27日凌晨,在飛行了近7個月後,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的「洞察(InSight)」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它隨身攜帶著存有240萬名「火星粉」姓名的微晶元,其中26萬個名字來自中國。

胡靖堃的名字也在上面。「四年了,終於到火星了!」她激動地發了一條朋友圈,配有一張寫著自己名字和專屬編號的「登機牌」。下面有人評論:「所以你的名字是在圍著火星轉嗎?」

1、火星你好,我來自中國

2013年,李大鵬報名參加了「火星一號」移民計劃。

這一年,荷蘭非營利組織「火星一號」(Mars One)宣布,通過網路公開徵集海選兩男兩女四名地球人前往火星。該組織稱,這些第一批登上火星的人類肩負著「10年之內在火星上建立殖民地」的使命。不過踏上火星後,他們將不再被送回地球。

截至2015年2月24日,全球有8萬多人報名,其中包括李大鵬,中國有1萬多人報名。

「火星一號」曾對外宣稱,已篩選出100名候選人,並在不久的將來進行為期5天的測試。屆時,他們將被進一步減至40人。

2、中國火星之路:一波三折

「你要是在一個地方種了莊稼,那裡就算是你的殖民地了。」

電影《火星救援》中,男主角、宇航員馬克·沃特尼憑藉在火星上種植土豆,「佔領」了火星。現實中,想要登陸火星,對人類來說,比登天要更難。

1月1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對外透露,中國將於2020年實施首次火星探測任務。

如果能按計劃實現,中國將會成為世界首個一次發射即可實現「環繞、著陸、巡視」火星三個目標的國家。

事實上,在此之前,中國有過一次環繞火星的嘗試,只不過失敗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這部熱劇讓人脊背發涼,怕它預言了中國年輕人的未來
金錢真的可以換來愛情嗎?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