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量子糾纏本質的最新發現,或致萬有引力定律被直接淘汰

量子糾纏本質的最新發現,或致萬有引力定律被直接淘汰

篇前言:

每一次深入探索,相信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收穫;每一次認真剖析,相信都會打開不同角度的窗口,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每一次認真讀完,相信都會帶來不同層面的思維升華。水木認真寫了,您會認真讀完嗎?

正文:

宇宙萬物由「運動」而形成,無論宏觀世界,還是微觀世界。越來越多的宇宙學說以及天文物理學定律,似乎都在不約而同地向這個結論靠近。無論牛頓的運動學定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還是21世紀如日中天的量子理論,或者是欲將一切融為一體的超弦理論,最終都離不開「運動」的本質。

根據經典物理學對運動的研究分析認為,微觀世界粒子的運動與宏觀世界物體的運動,存在著本質的不同。前者的運動速度不僅可以遠大於後者的運動速度,甚至與光速匹敵,而且前者的運動方式也與後者截然不同——微觀世界粒子的運動是隨機的、非連續性的,而宏觀世界物體的運動往往是有規可循的、連續性的運動形式。

這是經典物理學對「運動」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是否思考懷疑過:這些「運動」規律的總結,真的正確無誤嗎?要知道,科學不存在絕對的真理,一切的物理定律,經驗總結,物理方程等,只不過是對某個特定時空段的迎合適從而已,只是針對某個時空段而言的相對正確。既然如此,我們所了解看到的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的運動的不同,就有可能只是障眼法,也就是說可能並不是我們科學家曾經所研究的那樣。

比如,宏觀世界的運動真的是連續的嗎?空間真的是連續的嗎?時間真的是連續的嗎?也許,都不是呢?

沒關係,我們接下來就來詳細演示,細細剖析,深入探討,尋找真相。

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因為微觀世界的粒子運動,是隨機的,非連續性的,故而描述宏觀世界物體運動的方程坐標,對微觀世界的粒子而言,已經變得不再適用,故此我們只能以概率分布統計的方式,來對微觀世界的粒子運動進行分析,尋找其運動規律。

對於微觀世界的一個粒子而言,它在時空里的運動是隨機的,非連續性的,也就是說,它在某一時刻出現在空間的某一位置,而在下一時刻,它可能會隨機出現在空間的另一位置,而並不經過中間的任何位置。其實,說白了,也就是粒子在時刻上跳躍來跳躍去,而毫無運動規律可循。

量子研究者發現,微觀粒子在每一時刻都會對應於一個位置,在一段時間內,粒子在空間中出現的位置會形成一個點集,時間段越長,點集的範圍也會越大;如果時間無限延長,點集最終會充滿整個空間——宇宙。點集中的每一個點,都代表粒子在某一時刻的某一位置。點集並不均勻,每一位置的點的密度,代表了粒子於該點處出現的頻率。

現在,我們不妨將粒子換為電子,將電子集命名為「電子云」。然後我們的實驗開始展開。

假如在某一時段內,一個電子的隨機、非連續性在空間形成某一電子云,然後我們將該電子云通過「時間分割」的方法平均(密度相等)分成兩部分(一定要注意:電子云中的每一點代表的是電子在某個時刻的某位置,而並不是代表的電子。電子在某個時刻只出現在一個位置,電子云實則是一個電子在某段時間內的位置集合)A和B,那麼,這兩部分電子云無論相隔多遠,都會處於量子糾纏狀態——因為它們是單個電子在某段時間內位置圖像的描述,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某個時刻,電子要麼出現於電子云A,要麼出現於電子云B)。

現在,我們讓第二個電子沿著即將形成的AB兩電子云連線的垂直中線穿過,一段時間後,結果會怎樣呢?

我們知道,在這段時間內,電子e1會在即將形成的A和B電子云中跳來跳去,而另一電子e2即使理論上從一開始就沿著即將形成的兩電子云A和B連線的垂直中線開始穿梭,但由於電子的運動是隨機非連續性的,所以電子e2必然不會老老實實地沿著垂直線穿過電子云AB,而是有時候靠近電子云A的位置,有時候靠近電子云B的位置。當靠近A時,對於電子e1來說,電子e2就會受到處於A電子云的電子e1的庫倫斥力,從而使電子e2遠離電子云A的位置;反之,靠近B時,電子e2會受到處於電子云B的電子e1的庫倫斥力,從而電子e2遠離電子云B的位置。

這樣,最終,在該段時間內,隨著電子e1的電子云A和B的形成,電子e2的電子云A"和B"也會形成,且電子云A和電子云A",電子云B和電子云B"處於時時的量子糾纏關係中——當電子e1在電子云A中時,電子e2必然在電子云A"中;而當電子e1在電子云B中時,電子e2必然在電子云B"中。

假使在時刻1、2、3電子e1處於A電子云中,那麼電子e2必然會處於A"電子云中;在4、5時刻電子e1處於電子云B中,那麼電子e2必然會處於B"中。

如此我們可以將電子e1處於電子云A以及對應的電子e2處於電子云A"中的對應時刻都抽出來集中到一起,也將電子e2處於電子云B以及對應的電子e2處於電子云B"中的對應時刻都抽出來集中到一起,從而就會形成兩個「量子糾纏時刻集」T1和T2,也就如同形成了兩個時空:在時空T1中,電子e1和e2時時刻刻都處於糾纏狀態中;在時空T2中,電子e1和e2同樣也是時時刻刻都處於糾纏狀態中。儘管兩個時空的時刻並不是連續的,但是對於兩電子而言或許感覺並不十分明顯,只是會稍微感覺在時空T1或時空T2的某些時刻,時間過得有點快,在其它某些時刻時間過得又有點慢,僅此而已。它們(此處指電子e1和電子e2)又怎能知道它們實際上所在的時空根本就不是連續的,又怎麼可能時間均等?

現在我們不妨將實驗做一下變換調整,將起初電子e1在某個時間段內的位置集,通過時間分割的方法分成N個密度相等的電子云N1,N2,N3,N4……Nn,然後將它們分開到N個空間(無論它們相隔多遠都處於不可分割的量子糾纏態)。將電子e2按照前面實驗方法從它們中間穿過,最終同樣會形成電子e2的N個電子云N1",N2",N3",N4"……Nn",並且N1與N1",N2與N2",N3與N3",N4與N4"……Nn與Nn"分別處於對應時刻的量子糾纏狀態之中。同樣,我們可以將N1與N1",N2與N2",N3與N3",N4與N4"……Nn與Nn"分別處於量子糾纏狀態的時刻分別聚集到一起,從而形成N個「量子糾纏時刻集」T1,T2,T3,T4……Tn,也就相當於N個時空。

在N個時空中的每一個時空里,電子e1和e2都時時處於量子糾纏狀態中,儘管每個時空的時間都不是連續的,空間也不是連續的,但對於兩個表象看來一直處於「量子糾纏」狀態中的兩個電子而言,只會感覺時間有時候過得很快,有時候過得較慢而已。

如果將糾纏的兩個電子也增加到N個,最終結果又會如何呢?或許聰明的你已經推測到了:這就是我們眼睛所能看到的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

分析1:我們所處的四維時空,就像處於糾纏狀態中的電子形成的「糾纏時刻集」,看似處於時時刻刻的連續糾纏影響中,實則時間並不是連續的,只是處於糾纏狀態中的萬物所對應的「糾纏時刻」的彙集而已,空間亦如此。從而,也說明了,我們所處的本空間不止有這一個,還有其它無數個類似的空間存在,以不同於本空間的「糾纏時刻集」將我們和世界萬物在其它的時刻集里糾纏在一起。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平行宇宙,平行空間。

分析2: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真的存在嗎?根據以上的實驗分析,或許,它們真的不存在。之所以物體之間看似好像存在有萬有引力,是因為世界萬物都處於「量子糾纏」的狀態之中,本來就是不可分開的一個整體。正因為是一個整體——都處於本空間的時刻集中——才會在本空間出現。所以,所謂的「萬有引力」可能真的不存在,它只不過是「量子糾纏」效應表現出來的一種假象而已。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對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長龍」原創,轉載標明出處,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木長龍探索宇宙 的精彩文章:

運動學新理論揭示:我們看到的宇宙之景也許只是浮光掠影
量子宇宙研究者:當你明白了宇宙運作原理,你還敢不努力嗎?

TAG:水木長龍探索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