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陸柬之《文賦》帖

陸柬之《文賦》帖

陸柬之(585-638),唐吳人。元方伯父,虞世南甥。官至朝散大夫、太子司議郎、崇文侍書學士。傳見《唐書·陸元方傳》。

陸柬之最初書學虞世南,又學歐陽詢,晚臨摹王羲之、王獻之父子。草書筆意尤為古雅,終於成為名重一時的大書法家,與歐、褚齊名。工正行書。善臨摹,雖「工於效仿,劣於獨斷」,但有較高成就。當時亦有人把他與歐、虞、褚並稱初唐四大家(但一般說初唐四大家為歐、虞、褚、薛)。隸、行書為妙品,草書為能品。他的書法作品流傳甚少,隸行殆已絕跡。依據現在流傳下來的《蘭亭詩》、《文賦》來看,他的書學師承傳遞關係,確實與王書是一脈相承的。故觀草書筆意古雅,其書名重於世,當不虛傳。

《文賦》,墨跡本,無款。晉陸機撰,傳陸柬之書。紙本,行書。據《石渠寶笈》載,縱26.6厘米,橫370厘米,全卷共144行,計1658字,其中行楷1566字,草書92字。真跡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卷流傳有緒,卷前引首有明代李東陽篆題「二陸文翰」及沈度隸書「陸機文賦陸柬之書」,帖後無餘紙,名款已失,有趙孟頫、李倜、揭奚斯、危素、宋濂、孫承澤等跋記。帖中「淵」、「世」等字均作缺筆,蓋避唐代帝王名諱之故。

元代書法家揭溪斯曾評論此帖說:「右陸柬之之行書《文賦》一卷,唐人法書結體遒勁有晉人風格者,惟見此卷耳。雖若隋僧智永,猶恨嫵媚太多、齊整太過也。獨於此卷為之三嘆。」元趙孟頫評價更高,曰:「右唐陸柬之行書文賦真跡,唐初善書者稱歐虞褚薛,以書法論之,豈在四子下耶。然世罕有其跡,故知之者希耳」(趙孟頫《文賦》跋)。趙孟頫曾臨學此帖,從中領悟晉人筆法和結體,受益非淺。孫承澤在給《文賦》墨跡所寫的跋文上說:「趙文敏(孟頫)晚年書法全從此(指《文賦》)得力,人鮮見司諫(指陸柬之)書,遂不知文敏所自來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拒付文人 的精彩文章:

淺析宋徽宗細膩入微的繪畫藝術
後主李煜和徽宗趙佶

TAG:拒付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