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關條約》後的台灣,本地官民如何對抗殖民日軍?

《馬關條約》後的台灣,本地官民如何對抗殖民日軍?

文|逆北

01李鴻章斡旋失利,台灣遭割棄

對於清廷來說,公元1895年的春天,比過去任何一年的春天,都要寒冷許多。在這個季節里,帝國的官僚們,必須承受甲午戰爭戰敗所帶來的巨大壓力。

在日本馬關的談判桌上,日本代表陸奧宗光與伊藤博文等要求清廷代表李鴻章必須割讓台灣、澎湖和遼東半島,年邁的李鴻章自知對方條件苛刻,所以強打精神,意圖通過言語上的交鋒來盡量降低失敗的代價。

(影視劇中的李鴻章在進行談判)

可是,失敗的現實,畢竟是難以改變的。李鴻章時而激憤、時而哀求的感情變化,並不能打動貪婪的日方代表。雖然在俄法德三國的干預下,遼東半島不必割予日本,但台灣和澎湖,卻難以擺脫被拱手讓人的厄運。1895年4月,李鴻章在《馬關條約》上籤下自己的姓名,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的事,似乎已是板上釘釘。

02台民推舉唐景崧領導反抗

但是,讓日方沒有想到的是,就在條約生效,清廷下令在台官員陸續撤回時,台灣巡撫唐景崧,卻在部分台灣鄉紳的簇擁下當上了「台灣民主國」的總統。

鄉紳顯然過分高估唐景崧的勇氣了,唐當總統沒幾天,就攜家眷逃往淡水,後乘船返回內地。唐一走,「民主國」上層亂作一團,這便給了日人趁虛而入的機會。6月7日,日本近衛軍團開入台北城中,由日本任命的總督樺山資紀舉行了就職典禮。失敗的陰霾充滿了台灣社會上下,而日人驚喜異常,氣焰十分囂張

03日人台中受阻,決定前後夾擊

可是,他們很快想錯了,因為台北城雖被佔領,可如果向南進軍,就要跨越錯綜複雜的山地。台灣中部的山區充滿瘴氣,炎熱潮濕,疾病橫行,日軍輕入,立即病倒了一大片,而就在這時,台灣中部的士紳已經從唐景崧逃跑中緩過神來,他們聯合當地駐軍(黑旗軍)統帥劉永福,共同構築了新的防線,以阻止日人佔台。

(劉永福曾率軍馳援越南,抵抗法國侵略)

劉永福曾在越南跟法國人交過手,作戰經驗豐富,他與抵抗鄉紳的聯軍雖只有數千人,可士氣高昂,這些部隊化整為零,藉助山區地形的掩護伏擊日軍,以減緩其進軍速度,給後方準備贏得時間。

日本方面似乎看透了抵抗力量的目的,他們連忙加大了兵力與火炮的投入,向山區的壁壘連番轟擊,結果,到八月底,日軍前鋒攻破八卦山陣地,直趨台灣中部重鎮彰化。為了保存實力守衛台南,劉永福不得不領殘軍退去,戰線向南推移,台南成為了主戰場。

日軍方面清楚,從北向南的攻勢雖給劉永福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可給自己也帶來了很大的損失,此時病倒者已有數千人。因此,為了儘快結束戰鬥,日本方面派混成第四旅團由海路直撲台南,在艦炮的掩護下,他們在台南布袋嘴登陸,劉永福等逐漸面臨被前後夾擊的危險。

04台灣外援斷絕,終被日佔據

此時,劉永福等已經看清了台灣的形勢,那就是四面楚歌。他本想向內地的封疆大吏求援,可是劉坤一、張之洞等並無積極表現。他又希望藉助英法來制衡日本,可是,要知道,此時日本正急於利用日本牽制俄國的擴張,所以為避免激怒日本,英國並無干預台灣戰爭的意思,而法國因與英國交好,更無意顧及。

(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此時內地卻在包裝劉永福的勝利)

想到這些,劉痛斷肝腸,可難挽敗局。終於,在10月19日夜,劉化裝改扮,帶親信逃離台南,第二天,日軍攻入台南城中,至此,台灣即告淪陷。台灣民眾不會想到,日本殖民者一待,就是五十年。

參考文獻:

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日)陸奧宗光《蹇蹇錄》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徐宗懋《烈日灼身—1895年的台灣》 來源:《老照片(第23輯)》 山東畫報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清史研究 的精彩文章:

五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為何負多勝少?
越國成功逆襲吳國,靠的可不只是勾踐的卧薪嘗膽

TAG:明清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