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你不付出,也值得被別人愛嗎?

你不付出,也值得被別人愛嗎?



點擊

藍色字體

關注「伊思愛

情顧問」


回復

「領取」

馬上給你推送免費課程



2019.01.27


「你為什麼要跟我在一起?」


「因為舒坦。」


「那種有你有我的舒坦。」


作者:

叢非從


來源:叢非從


ID:congnotcong


01


這個命題分為兩部分:


總有些雞湯學家在宣揚:你值得被愛,你值得別人對你好,你可以敞開接受別人的好,你值得別人無條件地愛你。即使你不付出,別人也會愛你!因為你很棒,你真棒,你非常棒棒棒!


然而回歸現實又總有人覺得:都是扯犢子,你不對別人好別人會對你好?別人對你好都是有條件的,都是有目的的。沒人會願意對一個人無條件地付出。別人對你好,你就要也對他好,就要回報他。


雞湯終究是雞湯,無論怎麼說,總有很多人不願意相信自己值得被別人無條件愛。所以每當別人對他好的時候,他就會陷入焦慮或厭煩。


別人對他一點好,他就會惦記著,並且想加倍的還給別人。誠惶誠恐,恨不得滴水之恩就湧泉相報,好讓自己不虧欠他人。


然而有時候並不想回報,或回報不起。他沒有那麼多泉可報。所以當別人對他好的時候,他通常都是拒絕的,怕自己承受不了。這時候就很有壓力很煩。


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人。身邊明明喜歡他的人很多,但是卻不敢接受,因為不敢享受別人對他好。明明內心如此卑微覺得自己承受不起,卻只能以高冷的姿態拒絕出來。

這種人因為有了「別人對你好,你就要回報他」的邏輯,他們就會經常委屈自己付出,透支自己付出。然後渴望著別人回報他,也對他好。所以他們常常失望。


他們內心也會有著很深的渴望:多想有人會真的無條件地對我好。


即使真的有,他們也是不願意看見和相信的。因為他們無法確認明天這些人是否會對他繼續好,是否會在明天就離開或索取回報。明天誰也無法確定會怎樣,所以他們永遠無法相信會有人一直對他好。



02


付出的人都在求回報嗎?


這個邏輯不能證真,也不能證偽。別人對你好的時候,你總想著要回報他或焦慮回報不起怎麼辦。然而你對別人好的時候,卻經常不怎麼考慮回報。除非很親密的人或大量的付出。


也就是你對別人和別人對你,經常是兩套標準。


還有有時候你對別人好,真的是不求回報無條件的。比如說你捐贈的時候,請某人吃飯的時候,幫助老奶奶過馬路的時候,安慰朋友的時候。有時候你對別人好,又是有期待的,比如你總是請朋友吃飯的時候,總是安慰朋友的時候,總是扶老奶奶過馬路的時候。


也就是有時候你的付出是求回報的,有時候是不求的。


經驗表明,無條件的對你好,有時候存在,有時候不存在。單一而論是不對的,你需要學會識別哪時候存在。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你付出了,別人在拚命回報你。反而會讓你很不舒服,覺得他特別見外,在推開你。


回報別人的付出,有時候是一種劃清界限的表現,是一種推開他人。那種感覺就是:我一分錢都不想欠你的,要跟你保持絕對的界限。


03


這次我們用數學來玩心理學吧。


先設定一個變數X。X=付出感。


即我們對於對他人付出的感覺是多少。注意:不是他人收到了多少付出,不是客觀付出了多少,而是自己感覺自己付出了多少。


然後設定一個常數值m。m=付出舒適值。


就是我們對於陌生人、朋友、親人、世界等其他客體的付出,是有一個舒適值的。在這個舒適值內付出,我們的付出是享受的不求回報的。超出了這個舒適值,我們的付出就不享受了,就開始求回報了。


即當X<m時,付出是不求回報的。當X>m時,付出是求回報的。


你請一個人吃飯,也許是因為他長得好,也許是因為你熱心,也許是因為今天你遇到了某事心情好,也許是你單純想安慰失戀的他。這頓飯對你來說完全可以承受得起,並且對你來說是小事。這時候你的付出感X值比較小,這種付出就在你的舒適值m範圍內。


這時候你的付出就是不求回報的。

別人適度回請你很好,不回請忘了這茬你也不怎麼會介意,不會嫌棄這個人怎麼這麼不感恩之類的。


然而你請兩頓,三頓,四頓,隨著這個數字在增加,你的付出感X值就在增加。它就在逼近你的付出舒適值m。當你請到第4頓的時候開始感覺到了一點不舒服,你並不停下,還請了第五頓、六頓,這時候X>m。那麼第5、6頓飯,就是你舒適值之外的付出了。這兩次付出你就是要求有回報的,你就會嘀咕:這人怎麼總是我付出啊,他怎麼從來不付出啊。


可能他覺得你請他吃飯,對你這種土豪來說簡直不值一提,所以他就沒想過回報的事。這時候他理解的你的付出舒適值顯著大於了你實際的。他理解的你的付出感也顯著小於了你實際的。所以你就不舒服了,覺得這人很自私。


反之,如果他覺得你請他吃飯,對於你這種屌絲來說簡直是大出血,所以你請他的第一頓他就記在心裡並時時想著回報你還給你。這時候他理解的你的付出舒適值就顯著小於你實際的,他理解的你的付出感也顯著大於你實際的。這時候你也會覺得不舒服,覺得跟這人相處不輕鬆。


我們總結下就是:


你把他人的m值放得過大,過於看得起別人對付出的承受能力,或把他人的m值放得過小,過於看不起別人對付出的承受能力,都會讓人不舒服。


你把他人的X值放得過大,誇大了別人的付出的重要性,或把他人的X值放得過小,看不到別人的付出的重要性,也會讓人不舒服。


兩個相處很愉悅,能很親近的人,一定是這樣的:


他們對於對方X和m值的感受都和對方的實際水平差不多。即他們能看到他人實際付出了多少,能看到他人對於付出的承受能力是多大,所以他們能坦然接受對方舒適值內的付出,並安然享受。


他們在對方付出過度的時候,即X開始接近或大於m的時候,能及時予以回報,以抵消超出的部分,讓X值減小。

抵扣過多的時候對方又反過來抵扣。所以關係在動態中很親密。


也就是他們願意去看到真實的彼此,而不是活在自己的想像里。


04


所以無條件的付出存在嗎?


我的答案是存在的,在一定範圍內存在。超出了就不存在了。


別人對你適度的好,你是可以敞開接受的。


如果你到了一個極端,貪婪地一直要,那就會讓別人不想回應了。你就會證明「看吧,我就是不值得被無條件愛的」。


如果你到了另外一個極端,就會對別人一點付出就急切地想回報或怕回報不了而不敢接受,那就讓別人感覺到你很高冷不近人情了。這時候你就需要相信下「我值得被無條件地愛」。


伊思愛情顧問


別等到感情出現問題


才想到學習情感技巧




05


那麼問題就是:


你怎麼把握別人的付出舒適值呢?


首先就是不要極端,這個值沒人是0,也沒人是100。所以你一定值得一部分,但不值得所有。你值得別人對你有些好,但不值得別人把生命都掏給你一輩子無條件地為你服務。


其次你就可以放下你的規條和幻想了。放下你「別人對我好,我就要回報他」的想法,這個只在一定範圍內有用。放下你「好想有個人能夠一直無條件對我好」的幻想,這個只在一定範圍內可以安然享受。


接下來我要說最重要的一步了:


人有時候是不想付出但會強迫自己付出的,出於某種「我應該付出」或「我只有先付出你才會對我好」的想法,人會強迫自己付出。這時候的付出其實就是超出付出舒適值的範圍的,是夾雜著條件的。


因此你需要學會識別對方的付出到底是愉悅地單純想對你好,還是為了某種目的而對你好。他的氣場、心情、氛圍、感覺,都會不一樣的。


這個能力得訓練。就叫:敏感。


對他人的敏感和覺察,是一個人一生都要練習的功課。敏感的練習很簡單,兩個方法:1.核對。真誠的與對方核對他怎麼了,他怎麼想的。當然,核對的方法不只有語言,非語言的觀察更重要。2.找叢。叢願意幫你訓練,但是需要點時間和錢。


最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你需要學會識別自己。這樣你就可以更好地識別他人了。


你要識別:此刻你為什麼付出?是因為你想單純對他好,以成就自己開心自己而付出,還是渴望他認可你、親近你、回報你而付出?你的付出是自願的還是應該的?是開心的還是勉強的?


你對自己有感覺的時候,就會對他人有感覺了。


06


別再相信雞湯學家的「你值得」。也別再相信你頭腦里的「我不值得」。他們都沒有說錯,所以各有一批信徒,各給人安慰。這是兩個極端值,都在把人簡單化,只說對了一半。


如果非得有規則,那只有一個:靈活。


根據情境來判斷,而不是根據規則來判斷。這也是:活在當下,此時此地。


這是一種能力。


-end-


 · · · 要 不 再 看 看 · · ·


《愛情的保質期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久》


《什麼?分手是要付出成本的?!》


《感情太平淡?你需要弔橋效應》


資料領取


?


想要獲得美滿的


婚姻和愛情嗎?


掃碼回復「

判斷



獲取免費課程



點擊「

閱讀原文


用最科學的方式挽回你的愛情吧!


喜歡就

好看

支持伊姐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伊思愛情顧問 的精彩文章:

「我們不合適」是最不靠譜的分手理由(附挽回步驟)
喜歡一個人,該如何搞定TA?

TAG:伊思愛情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