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四支最後的強軍,全軍覆沒以殉國,一個王朝最後的脊樑!

大明四支最後的強軍,全軍覆沒以殉國,一個王朝最後的脊樑!

一, 白桿兵

白桿兵是一支極為擅長山地作戰的特殊兵種,是大明王朝四川石砫土司馬千乘(極少數漢族土司)之妻秦良玉打造的,因軍隊多用「白桿槍」而聞名,所謂白桿槍是以結實的白蠟木做成槍桿,上配帶刃的鉤(可斬可拉),下配堅硬的鐵環(類似錘一樣的鈍擊武器),戰力犀利。

大明四支最後的強軍,全軍覆沒以殉國,一個王朝最後的脊樑!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這支軍隊在晚明是戰功赫赫,秦良玉帶著它們平播州楊應龍之亂,平奢崇明叛亂,打出了威風,而在1621年的渾河之戰中,4000白桿兵血戰滿清八旗,最後全軍覆沒更是令天下震動,連努爾哈赤都為之膽寒!

1630年,清軍入寇,女將秦良玉再度帶領白桿兵出擊,光復灤州、永平、遷安、遵化四城,給予清軍極大殺傷,就連崇禎都親自召見了秦良玉

1644年,三萬石柱精兵在抵抗張獻忠的戰鬥中全軍覆沒。

二, 天雄軍

天雄軍可以說是明末最強軍隊之一,他是由抗清民族英雄盧象升所一手打造的,1630年,盧象升擔任右參政兼副使,整頓大名(河北大名縣)、廣平(河北廣平)、順德(河北邢台)三府兵備,打造了這麼一支強悍的「天雄軍」。

大明四支最後的強軍,全軍覆沒以殉國,一個王朝最後的脊樑!

天雄軍官兵都是些同鄉父老,所以凝聚力極強(類似曾國藩湘軍),加之盧象升本人才幹出眾,又極富威望,所以天雄軍戰力非常強,在迎擊老闖王高迎祥的戰役中,2000天雄精兵用勁弩打敗上萬重甲鐵騎,擊殺敵千人以上。

然而,在1638年的巨鹿之戰中,盧象升率領5000名天雄軍被80000清軍主力圍困,而內部「求和派」楊嗣昌和高起潛卻見死不救,最終盧象升與5000天雄強軍全部血戰殉國。

三, 關寧軍

關寧軍中「關」指山海關,「寧」指寧遠,這支部隊從孫承宗和袁崇煥的時候便開始打造,據說袁崇煥在安置了遼地數十萬流民後,再選取了數千強悍之輩打造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選兵方式類似東晉北府兵),並栽培出祖大壽等一批遼地本土將領。

大明四支最後的強軍,全軍覆沒以殉國,一個王朝最後的脊樑!

這支軍隊相當犀利,早期在寧遠之戰,北京之戰殺得清軍極為膽寒,然而遺憾的是,後來遼地開始漸漸軍閥化,吳祖兩大家族成為土皇帝,最終隨著吳三桂的開關,這支軍隊投降了清王朝,成為歷史的恥辱……

四, 鐵人軍

鐵人軍是鄭成功所打造的一支重裝步兵部隊,因為鄭氏家族是東南巨富,所以在經濟方面並不窘迫,加之鄭家海盜出身,廣泛接觸了明軍,日軍,西洋軍隊,清軍等各路軍隊,鄭成功就集眾家所長,打造了一支重甲部隊,號「鐵人軍」,歷史記載如下:

「……監造堅厚鐵盔、鐵鎧及兩臂、裙圍、鐵鞋等項,箭穿不入者。又制鐵面,只露眼耳口鼻,妝畫五彩如鬼形,手執斬馬大刀。每人以二兵各執器械副之,專砍馬腳,臨陣有進無退,名曰鐵人。」——《台灣外記》。

大明四支最後的強軍,全軍覆沒以殉國,一個王朝最後的脊樑!

這支軍隊是鄭成功的精銳力量,1659年鎮江之戰,這支軍隊首次亮相,給予八旗兵極大殺傷,後更是收復四府、三州、二十二縣,大有光復東南半壁之勢。

而後來在收復台灣的戰鬥中,這支部隊又作為先鋒出現,其戰力之強悍讓荷蘭人極為畏懼。

關鍵詞:明朝 鄭成功 軍事

作者:雲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