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廣東老照片:得風氣之先的省份

晚清廣東老照片:得風氣之先的省份

晚清廣東老照片:得風氣之先的省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晚清傳教士所辦醫院裡的助手。本文選取的老照片是美國傳教士兼醫生威廉·哈維·杜布森的作品。晚清時期他到廣東傳教,同時,身為攝影愛好者的他拍攝了一批記錄當地社會面貌的照片,對於研究100多年前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史料意義。

晚清廣東老照片:得風氣之先的省份

熱鬧的廣州商業街。廣東在清朝的地位非同尋常。由於朝廷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廣東省會廣州是唯一的對外貿易口岸,也即中外交流的唯一窗口,所以這一帶百姓的見識自然是最為開闊的。近代以來,雖然通商口岸日益增多,但廣東始終是中外人員、商品往來較為頻繁的地區。

晚清廣東老照片:得風氣之先的省份

廣東某城的城牆,牆上刷著廣告,其中還有一個英文單詞(疑似motor),這表示著此地的開放程度。

晚清廣東老照片:得風氣之先的省份

盲童學校里的孩子。像杜布森這樣的傳教士,不僅為廣東帶來了新的宗教信仰,更關鍵的是,他們帶來了世界文明的新知,帶來了現代化的學堂,帶來了先進科技,帶來了西醫……不能說他們的目的多麼純粹,但客觀了推動了當地的社會進步。

晚清廣東老照片:得風氣之先的省份

廣東陽江日常生活的一個場景。晚清廣東的對外貿易中,進口的貨物主要是鴉片、洋紗、糧食等,出口的貨物主要是絲織品、茶葉、蔗糖等。

晚清廣東老照片:得風氣之先的省份

一個家庭的合影,左邊兩位是新婚的夫妻。

晚清廣東老照片:得風氣之先的省份

民居依河而建。不得不說,貿易往來不難擴大,衝擊著廣東傳統的社會經濟方式,比如洋紗的大量進口,導致很多以土紡為生的農家破產;新式的織布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也挑戰著小農經濟。

晚清廣東老照片:得風氣之先的省份

地方軍隊的軍號手。晚清廣東的社會形勢並不太平,主要是因為百姓賦稅負擔很重,民不聊生進而引發民變。比如,1895年,廣東厘金稅加抽二倍,1899年再加一倍,1901年再加抽百分之三十。

晚清廣東老照片:得風氣之先的省份

一輛牛車經過衙門前。牛車的車輪由木板拼成,看上去比較笨重。

晚清廣東老照片:得風氣之先的省份

四位陽江士紳,他們是地方社會的意見領袖。廣東的革命運動也風起雲湧。由於這裡的人們最先了解到西方先進的政治理念和行政方式,對清朝統治的不滿日甚一日,很多知識分子加入到了革命的行列,甚至為推翻清王朝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歷史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1917年張勳兵敗,帶小妾藏匿荷蘭使館
老照片:晚清10種常見的社會職業 第五第六張最受非議

TAG:小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