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空客重新評估關停 A380 生產線的時間,因為最後的客戶不打算買了

空客重新評估關停 A380 生產線的時間,因為最後的客戶不打算買了

空客重新評估關停 A380 生產線的時間,因為最後的客戶不打算買了

據彭博社和路透社報道,空客正在與阿聯酋航空(下稱「阿航」)就相關合同進行談判,後者可能要求將已確定的 20 架 A380 訂單轉換為機型較小的 A350。如果該談判確定了,對 A380 可能是最後的喪鐘。

去年 1 月,阿航同意從空中客車公司購買 20 架 A380 飛機,並按照意願可能增加 16 架。這個最高達 160 億美元的訂單讓空客這一機型暫時免於停產,至少延續至 2030 年。

A380 被稱為 「巨無霸」 飛機,有雙層客艙、四台發動機,載客數在 500 人以上,被設計用於執行 8000 公里以上的長途航線。阿航是空客 A380 最大的客戶。自該機型 2007 年交付第一架飛機以來,至今已交付的 234 架飛機中,109 架是阿航訂購的。

《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此前曾報道,阿航購買大量 A380,一是有錢,二是因為它想在迪拜建立一個樞紐機場,用 A380 接收大量來自亞洲和歐洲的航班,然後用更小的客機分發出去,為此它在迪拜機場單獨給 A380 建了一個航站樓。

隨著航空業越來越多地使用小型機場,A380 這樣的巨無霸飛機對空客和航空公司來說像是一場財務賭注。A380 一架要 4.33 億美元,對大多數航空公司來說,成本回收時間太長。比如,2011 年買了 A380 的南航直到 2017 年才開始盈利。

除了中東石油國家的航空公司,航空公司更關心的是如何裝更多人、減少油耗——航油成本占航空公司總成本 30% 左右,而 A380 太大了,很難滿座,從而導致航空公司經營效率無法提升。相比之下,載客在 200 人以上的寬體客機,比如空客 A350、波音 777、787-Max,更加輕便、省油,每個旅客的運送成本也更低。

2016 年馬來西亞航空成了第一個停飛 A380 的航空公司。需求銳減使空客在 2017 年將 A380 產能從峰值 30 架/年減少到 12 架/年,今年將減至 8 架,2020 年開始為 6 架/年。

彭博社報道稱,雖然去年接了阿航的訂單延續了 A380 的生產時間表,但能達到該機型四台發動機標準的供應商寥寥無幾。現任供應商勞斯萊斯在經過數月的談判後已表示不再接單,而潛在供應商 GE 和普拉特惠特尼(A320 發動機的製造商)對此興趣不大。

發動機供應商也正是阿航與空客談判的原因。2014 年阿航取消空客 70 架 A350 客機訂單,其中一個原因在於不信任該飛機符合要求。

據空客官網公開的數據,截至目前空客接到 321 架 A380 訂單,已交付 234 架,未交付 87 架。如果與阿航談判失敗,空客重新評估關閉 A380 生產線的時間節點。按照今年 8 架、2020 年 6 架/年的頻率,還需要 11 年才能完成減少 20 架後的未交付訂單。

題圖來源:dw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Topic:愛爾蘭推出新家庭暴力法,情感施虐也可被定罪
愛網購的年輕人,地理不會太差|好奇心辭典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