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十多年來美國各方面的歧視都有所緩解,但對胖子是個例外

十多年來美國各方面的歧視都有所緩解,但對胖子是個例外

十多年來美國各方面的歧視都有所緩解,但對胖子是個例外

這個世界充滿歧視。白人歧視黑人、瘦子歧視胖子、年少歧視年老、健全人歧視殘疾人、異性戀歧視同性戀、富人歧視窮人,在以公平為基礎的平權運動下,人們開始正視並反思生活中的各種歧視,但觀念上的改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道理都懂,但實際遇到又還是容易陷入思維慣性,發生在別人身上和發生在自己身上又是不同的態度。

在好奇心研究所的一項調查中,即便絕大多數人都覺得「排斥「娘娘腔」」是一種歧視,但 22089 個反饋中 16.6% 的人仍舊不能接受身為男性的自己/男友穿得「娘」,15.1%的人無法接受男友比女友更經常哭。

消除歧視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哈佛大學的心理學科學家 Tessa E.S.Charlesworth 和他的團隊 1 月份發表在《心理科學》上的一項研究,調查了 2004 年到 2016 年 13 年間 400 多萬份美國人關於歧視的數據,顯示了在過去的十多年裡,美國人對年齡、殘疾、肥胖、種族、膚色和性取向觀念的變化。

這份調查分為「內隱歧視」(採用內隱關聯測試(IAT),即用分類任務來測量兩類詞之間的關聯)和「外顯歧視」(主要採用自評的方式),結果顯示: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外顯歧視,即所有自我報告的對年齡、殘疾、肥胖、種族、膚色和性的歧視都下降了。也就是說,美國推崇的政治正確,在長期來看,確實改變了整個社會的偏見,至少表面上是這樣。

其中對性取向的歧視變化最明顯,從 04 年到 16 年,美國人對性取向的歧視率下降了將近一半(49%)。

但人們觀念里的偏見,無意識表現出來的歧視,並不像表面上那麼讓人高興。調查顯示,人們對性取向、種族和膚色的隱形歧視都有所下降,對同性戀的隱形偏見下降了 33%,比表面上的改變要低 16%。

壞消息是,在人們的內心,依然對殘疾人、老人,和胖子抱有很深的偏見。年齡、殘疾,和肥胖的隱形歧視率在十年間的變動幅度十分小,年齡的隱形偏見率降幅不到3%,殘疾的隱形偏見降幅不到1%,而對肥胖的偏見,則不降反升。

十多年來美國各方面的歧視都有所緩解,但對胖子是個例外

好奇心研究所的一項調查中,人們也展示了在中國胖子們的受到的各種歧視:各路營銷號見天兒恨鐵不成鋼地告誡你,「自己的身材都控制不了還能幹什麼」;年輕朋友見面的第一句話是「哇!你好像瘦了!"(對方以為這樣寒暄的話 會令你開心,其實覺得在變相提醒你是個胖子);去買衣服,發現喜歡的牛仔褲最大隻到 28號,能穿的衣服,尺寸都要被單獨列為「超大碼」;吃少總被關懷,「吃這麼少,你在減肥嗎」,吃多點就容易被勸「少吃點吧,就當減肥了」。

在追究健康生活和健身的潮流下,長得胖的人會被和「丑、笨、懶、不健康、沒制止力、吃得多、不運動」掛鉤,即便人們知道肥胖也會跟」遺傳、代謝、心理狀況」有關,但在評價一個人的體型時,人們常常會把這些因素忽略不計,僅僅以「你不好看,是因為你不努力」為標準。加拿大社會學家戈夫曼的研究顯示,這些被默許的體重污名,帶來的偏見、消極態度和歧視,都可能導致胖子們把這種態度內化為羞恥和自卑,甚至產生抑鬱、焦慮,以及自殺的念頭,過度的壓力還會讓肥胖者開始暴飲暴食,從而變得更胖,形成惡性循環。

有意思的是,美國人對胖子的隱形歧視率高達 50%,但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來看,全美有 50 個州的肥胖率超過了 20%,另有 5 個州的成人肥胖率超過了 35%,相當於每 3 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肥胖。這也意味著,有許多胖子自己也十分討厭胖子,肥胖歧視不僅來自他人。

而在未來,全球範圍內肥胖症患者的比例正在急速上升,歐洲肥胖大會上公布的報告預計, 到 2045 年,全球約有 1/4 的人將成為肥胖症患者。

題圖來自:giphy??The Simpson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人均 GDP 達到一萬美元時都發生了什麼?我們看了 10 個地方的 33 個瞬間
科學家在中世紀女性的牙垢中發現了罕見顏料,或能揭開隱秘的歷史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