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養生,而是堅持做這件事

惜命最好的方式不是養生,而是堅持做這件事

  

藍字

每晚一本書

」關注我們哦!


一次心理工作坊里,導師問參與者:

「你覺得人生的幸福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有人說錢最重要,有人說健康最重要,有人說家庭最重要,也有人說事業成功最重要……每個人都有充分的理由,來證明自己的看法。

導師接著問:

沒有人覺得,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嗎?沒有你們自己,事業是哪來的,家庭哪來的,身體健康又是誰來管理的?

所有人都愣住了——是啊,沒有自己這個原點,人生中的這些事業家庭財富,又從何談起呢?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在追求人生幸福的過程中,我們偏偏第一個就忽略了自己,讓自己變成了最不重要的。



  • 為了完成KPI,在競爭中出頭,我們起早貪黑,付出自己的健康為代價



  • 為了教育好孩子,我們比誰都焦慮,在千軍萬馬中,把自己熬成了黃臉婆



  • 為了家庭和睦,我們忍氣吞聲,大事化小,結果把自己憋出了抑鬱的癥狀

    ……



如果說哪一天突然意識到自己了,那一定是生病了,身體不舒服了,或者突然發覺鏡中的自己開始衰老了。

不妨想一下,你有多久沒有好好睡一覺了?有多久沒有好好吃一頓飯了?

因為我們都太「忙」了。

1



這是一個人人都在努力奔跑的時代,我們都過著高密度的競爭生活。

從早晨起床,就一頭扎進各種事情中,工作、會議、客戶、電話……忙裡偷閒,就看書,聽課,記筆記;碎片時間,就刷朋友圈,掃頭條,看微博……甚至睡覺前,都要再刷一會兒手機,好像這樣才能和時代保持最新的同步。

當我們的注意力都被這些事情塞滿,哪還有時間照看一下自己的身心狀況呢?

尤其在一些高競爭領域,光是應付每天的新情況就夠手忙腳亂了,哪還有功夫管自己的心理感受?

可是,這樣真的對嗎?

理研究發現,當我們長期忽略對身心的關注,心思都追逐外界的人事物上,很容易

導致對心智資源的過耗和透支,嚴重時甚至引發身心耗竭,產生巨大負面影響。

如果你對此沒有覺察,或者毫不在意,那麼,當那個臨界點到來時,就會難以挽回。

這幾年,我們已經聽過太多的痛心例子:


2016年6月29日,年僅34歲的天涯社區副主編金波在北京地鐵6號線站台上突然暈倒,隨後失去意識,最終沒能蘇醒過來。

2016年10月6日,春雨醫生髮布訃告,公司創始人張銳先生因突發心肌梗塞去世,享年44歲;

2017年2月15日,上市公司大禹節水創始人王棟因突發心臟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53歲。

……

《法制周報》曾提到一份公開資料: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已有1200多名企業家因為擺脫不了心理障礙,走向了自殺身亡的道路。

而職場人的心理壓力和身心危機,早已成為普遍現象。前段時間一份刷屏的壓力測試,讓許多人意識到自己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壓力。


自我壓力檢測表


10個問題,請回答「是」或「不是」。


口 你整天沒精神,到了該睡覺的時候卻精神很好,於是睡不著,隔天起來又沒精神。

口 你很容易累,即使睡足了8小時也還是一樣。


口 你很容易感冒或被身邊其他生病的人傳染。


口 你會突然莫名想吃一些不健康、高熱量的垃圾食物。


口 你儘管節食還是增胖,尤其在腰圍部位。


口 你時常腰酸背痛,也經常頭痛。

口 你時常拉肚子,或者是有食道逆流等消化不良的癥狀。


口 你的性慾大減,也覺得自己不性感。


口 你平常覺得很焦慮,很容易有負面思想。


口 你以前的脾氣很好,但現在很容易被激怒。


回答「是」超過3項就要警醒了,超過5項說明壓力已經很嚴重。

如果我們只是忙碌於工作和生活,卻忽略了自己的身心感受,那麼,到底我們是在工作、在生活,還是讓工作生活壓榨了精力,抽幹了精神?

如果我們努力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但在過程中卻讓自己變得焦慮、暴躁、乾癟、暗淡,那這樣的追求對我們自己意義何在呢?

2



但遺憾的是,我們沒得選擇,因為時代就是如此。當別人在努力奔跑時,你不可能停下來歲月靜好。

所以,

你必須在每一天中,都留出一點時間,

讓勞碌的心靈得到滋養,讓疲憊的身心得以恢復。



具體要怎麼做呢?

在歐美的醫學界、科學界、企業界等高度忙碌的競爭性領域裡,人們選取了一種非常高效而實用的身心養護方法,叫做「正念訓練」。

很多著名企業家如比爾蓋茨、扎克伯格,傳媒大亨默多克,著名主持人奧普拉,籃球明星科比、詹姆斯等等,都在用正念來養護自己的身心,這個名單可以列很長很長。

「正念訓練」最早是在1970年代由美國麻省大學的醫學教授卡巴金博士所創造,

它的靈感來自禪修,同時與心理學、臨床醫學相結合,最初是用於病人緩解身心壓力、疼痛和疾病。

後來,醫學界和科學界的大量研究證明,

正念訓練在調試人體狀態、提高免疫力、減輕焦慮、改善抑鬱等方面有顯著效果。


STANFORD丨

WINDHOVER

斯坦福大學正念中心


在矽谷,微軟、facebook、蘋果、intel等大公司早已將正念作為員工必備培訓課程。

而很多高等學府,比如

哈佛大學、牛津大學、斯坦福、伯克利

等,也都成立正念研究中心,向學生和公眾提供正念訓練的課程。

為什麼正念會在這些高競爭、高壓力的圈子裡流行起來?原因很簡單:

因為它真的有效,而且非常科學。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畢業於哈佛大學心理系的

心理導師劉軒

,帶領你學習正念,掌握正念,用正念來調試自己的心理狀態,科學養護自己的身心健康,做一個正能量、積極的自己。

24堂正念訓練課 


每天20分鐘,

跟著導師學健康減壓


只需一頓飯錢,

做回正向的自己


↓↓↓








24堂正念訓練課


讓我們內心變得強大


每天20分鐘,

跟著劉軒老師學健康減壓


只需一頓飯錢99元,


讓你做回積極正向的自己!


還在等什麼!


趕快點擊按鈕,馬上報名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晚一本書 的精彩文章:

你沒窮過,你不懂!
你就是想得太多,有建設性的事做得太少

TAG:每晚一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