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熟地黃」就是「生地黃」煮熟了之後的藥物嗎?答案是這樣的

「熟地黃」就是「生地黃」煮熟了之後的藥物嗎?答案是這樣的

看到「熟地黃」這個名字,我們會想到:熟地黃是不是就是生地黃煮熟了的藥物呢?實則並不是如此,真實答案令人意外。

答對了一半,熟地黃並不是把生地黃給「煮」熟了,而是選擇質量較好的生地黃佐以黃酒、砂仁、大豆、陳皮等為輔料而「蒸熟」了的藥物了。生地黃苦寒入心、肝、腎經,主要的功效是清熱養血滋陰,清營分血熱,那麼,經過黃酒、砂仁、大豆等一些甘補入味的輔料一起蒸制的熟地黃,又有什麼特殊的功效呢?

「熟地黃」就是「生地黃」煮熟了之後的藥物嗎?答案是這樣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加入各種輔料九蒸九曬之後,原本粗糙乾癟的生地黃此時似乎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模樣,經過蒸制炮製之後,這些生地黃已經變成了油光發亮,軟乎乎,能夠補血養陰,填精益髓的重要滋補藥物了。生地黃尚且被稱為「地髓」,那麼這經過悉心烹飪,其滋補能力亦不可同日而語的熟地黃,到底又有什麼特殊的功效呢?

「熟地黃」就是「生地黃」煮熟了之後的藥物嗎?答案是這樣的

1.養血補虛

熟地黃甘而微溫,能夠入肝、腎兩經,經過仔細炮製之後,其滋補肝陰腎精的作用十分強大。肝為藏血之臟,腎中藏著先天之精,後天脾胃生成的脾胃至今亦充填先天之腎臟。中醫理論認為,精能生血,血能化精,且肝木之順逆亦依賴於腎臟藏先天之精以充養,這就是中醫理論中的「乙癸同源」理論,熟地黃能夠入肝腎,強筋骨,補腎虛,且能是血液化源充足,故能夠用來治療由於內臟血虛而導致的眩暈失眠,月經失調,崩中漏下的疾病。

「熟地黃」就是「生地黃」煮熟了之後的藥物嗎?答案是這樣的

2.入肝腎,又是益精填髓的重要藥物

熟地黃質潤而能夠入肝腎之陰,善於滋補腎陰,是補充腎陰津液的重要藥物,其大補肝腎之陰的功效是治療由於肝腎陰虛而出現的頭暈耳鳴,健忘失眠、耳聾,遺精盜汗、骨蒸潮熱等疾病的重要治療依據。北宋錢乙的《小兒葯證直訣》一書,就有在「八味腎氣丸」的基礎上化裁而成用來治療小兒的五遲五軟、發育不良疾病的良方。

【本文由「本草世界」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千鍾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本草世界 的精彩文章:

這味藥物可以用來治療凍瘡疾病,還可以調理中風痰厥,你知道嗎
沒想到這種常見的植物,卻是補益肝腎、清解虛熱的良藥

TAG:本草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