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當媽必修課:看懂 寶寶的肢體語言

當媽必修課:看懂 寶寶的肢體語言

嬰兒可不會用語言來表達他們想要什麼,但是他們肯定有自己的方式告訴你發生了什麼。剛出生時,他們會哭泣,幾個月後,會開始微笑,大約五個月後,可能會就會開始咿呀學語。除此之外,寶寶們會用身體說話。而父母需要做的工作,就是理解孩子的肢體語言。

當媽必修課:看懂 寶寶的肢體語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理解和回應寶寶的肢體語言

寶寶的肢體語言會給你重要的線索,告訴你他的感覺和他需要什麼。例如,當寶寶感到痛苦時,注意他的動作可以幫助你了解是什麼讓他不安或不舒服。

如果太陽照在寶寶的眼睛裡,他可能會蠕動和移動;如果他被嚇了一跳,他會突然抽動手臂和腿;如果有很大的噪音,他可能會為此煩惱而哭泣。

當媽必修課:看懂 寶寶的肢體語言

你也可以通過觀察寶寶對你的反應來看看是什麼讓寶寶平靜下來。比如,當你對孩子微笑,或者唱歌,跟他說話時,他的表情可能會很放鬆。當寶寶開始對你微笑時,儘可能多地回報微笑。微笑能幫助寶寶感到安全和被愛,甚至能促進其大腦發育。

值得注意的是,當你注意到寶寶的肢體語言並做出反應時,他會感覺更安全些,這有助於建立牢固的關係,而溫暖而充滿愛的關係是寶寶成長的基礎之一。

當媽必修課:看懂 寶寶的肢體語言

從寶寶的信號中識別感受

寶寶的身體語言會告訴你「我醒了」、「我想玩」,「我不舒服」,「我餓了」等等。最終,你將會了解這些不同的提示。例如,當寶寶表現出疲倦的跡象時,你是否讓他睡覺,或者當他表現出餵養提示時,你是否給他餵食,逐漸地你會越來越了解孩子,孩子也會對你越來越依賴。

多去和寶寶交流

當寶寶表現出準備交流和玩耍的跡象時,你可以悄悄地、有節奏地和寶寶說話,並且用很多面部表情。這樣的話,在寶寶學會說話之前,他很可能就會去試驗用聲音滿足需求,包括打噴嚏、咳嗽和尖叫。

這些噪音是想引起你的注意,不管多麼愚蠢,都會幫助寶寶學會交流。值得記住的是,孩子們在溝通上的程度都不同,性格外向的孩子往往比那些安靜的孩子更愛說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百寶箱 的精彩文章:

「只不過是開了個玩笑」因為被縱容,玩笑變成了校園霸
「蠟燭包」要不得!會讓關節變形

TAG:育兒百寶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