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別信什麼英國長弓吊打重裝騎士,每人射光了40支箭還得去肉搏

別信什麼英國長弓吊打重裝騎士,每人射光了40支箭還得去肉搏

英法百年戰爭里的克雷西和阿金庫爾會戰,往往被誇張地形容為騎士階級的末日、平民步兵主宰戰場的開始,或者長弓吊打鎖子甲、板甲之戰。那麼,事情真的如此嗎?

首先,關於克雷西的阿金庫爾和會戰,網上資料已多,再次贅述意義也不甚大。不過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決定這兩場會戰的勝負的,並不是重騎兵無用,而恰恰是因為不合理的布陣,或是不合適的環境,使重騎兵無法發揮出本領。

百年戰爭期間,證明重騎兵的實戰威力的最好例子,就是1356年,在克雷西會戰後正好十年的普瓦捷會戰。1356年9月19日,黑太子指揮下的英軍在距離普瓦捷五千米的聖皮耶爾森林與諾艾勒森林之間布陣。基本的陣型與克雷西會戰如出一轍。英軍依託小川和森林以拒馬和下馬騎士組成陣線,在兩側布置了長弓手,並在戰線後方布置了兩組重騎兵,其中一組200人由布謝准伯爵約翰.德.格來伊雷三世(Jean III de Grailly, captal de Buch)指揮的加斯科涅騎士,埋伏在諾艾勒森林中。這支機動力量後來成為了這場會戰的定音錘。

布謝准伯爵 約翰.德.格來伊雷三世(Jean III de Grailly, captal de Buch (?~1376年9月7日))

這次會戰中,英軍由一千名加斯科涅步兵,二千名長弓手和三千名包括下馬騎士及同樣武裝的扈從組成的下馬重騎兵組成。與之敵對的法軍則在國王約翰二世的親自指揮下,由皇太弟奧爾良公爵菲利普和王太子查理以及法國元帥約翰·德·格拉蒙,率領3000名以弩手為核心的步兵,及至少8000名下馬重騎兵。此外作為突擊隊,法軍在第一陣中還包括有300名精銳騎士。

此戰一開始,法軍的重騎兵就發揮出了當時新普及的鐵甲衣的威力。去世於1360年的英國史學家貝克的傑佛瑞(Geoffrey the Baker )記載道,英軍射出了如同冰雹一般的長箭,但是箭頭或是無法穿透法國騎士的鎧甲而被彈飛,或是因為衝擊直接折斷,完全無法阻止騎士的突擊。英國長弓手之後的戰術機動證實了傑佛瑞的記載的可信度。長弓手迅速地向兩翼散開,開始專註從兩側攻擊馬匹的側面。當時的馬甲的防禦幾乎全部集中於正面,因此馬匹的側面格外脆弱,終於英軍靠攻擊馬匹的戰術阻止住了法國重騎兵的突擊,但是也被迫為正面讓開了口子。

於是,王太子查理的重步兵迅速地壓上,與英軍陣線的加斯科涅重步兵展開了混戰。不幸的是,第三陣的奧爾良公爵在王太子收攏部隊重整準備再次進攻時,錯當成了第二陣已經潰敗,而開始動搖。這一動搖使第四陣擁有毫髮無損的6000名下馬重騎兵的國王本陣一時無法進軍。這給了英國人一個寶貴的喘息機會。

當時一名長弓手最多攜帶40支箭,而這時英國人已經幾乎用完了箭,長弓手們拿起劍和斧頭開始加入步兵與下馬重騎兵的格鬥。擁有絕對人數優勢的法軍開始逐漸恢復了陣型,向彈盡糧絕的英軍壓去。陣線的崩潰和英軍的失敗幾乎已無法避免。大量英國步兵開始臨時上馬集合,準備作為臨時的騎兵發動反衝擊。就在這最關鍵的時刻,之前埋伏在諾艾勒的布謝准伯爵已經率領他的200名加斯科涅騎士完成了一個直徑一千米的大膽迂迴。他們從法軍的左側翼,也就是英軍的右側翼向集結中的法軍本陣發動了衝擊。

普瓦捷會戰 示意圖

同樣是久經訓練,可稱為中世紀最優秀的職業軍人的騎士與騎士扈從,法國人與加斯科涅人僅僅是下馬與騎馬的差別,結果200名加斯科涅騎士的衝擊徹底打亂了法軍的本陣,造成了法軍的混亂與崩潰。擔心被包圍的法軍開始潰退,但是被英軍的反攻徹底打亂。格拉蒙元帥戰死沙場,而約翰二世當了俘虜。率領這一大膽的重騎兵奔襲的布謝准伯爵更被法國視作危險人物,當他1372年被俘時,法國堅決拒絕了他的贖身要求,而將他在巴黎的一所修道院中軟禁到死。這在那個時代,也絕非常見的待遇。可見,在百年戰爭時期,騎士的時代,還遠沒有結束。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David Lee,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房記 的精彩文章:

忽必烈率蒙古鐵騎3月滅大理,段氏皇族不但不憤怒,反而感激涕零
八國聯軍打進紫禁城時,百姓夾道歡迎的消息屬實嗎?為什麼?

TAG:書房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