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夷陵之戰劉備損失了5萬人,為何蜀漢因此就開始走了下坡路呢?

夷陵之戰劉備損失了5萬人,為何蜀漢因此就開始走了下坡路呢?

夷陵之戰雖然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但是此戰是蜀漢和東吳恩怨激化的結果。因此,在這結果之前,蜀漢已經有有一個損失的過程了。所以,夷陵之戰無論損失的是五萬還是《三國志.劉曄傳》中記載的八萬,對一損再損的蜀漢軍隊來說,絕對是重大打擊。軍隊數量的損失,只是造成蜀漢一蹶不振的一個因素而已,蜀漢的隱形損失,遠遠不止這些。

夷陵之戰,劉備以馮習為大督,張南,吳班為前部,輔匡,趙融,廖淳,傅彤為別督。這些將領,雖然事迹不詳,但是肯定都是蜀漢中堅力量。結果除了吳班,向寵倖免外,其餘皆沒,連黃權都被斷了後路,馬良,沙摩柯也等死於亂軍之中。這還不是最要命的,劉備在逃命時,不得不把盔甲燒毀斷後,而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這就不難理解蜀漢日後的窘迫了。蜀漢損失的不止是人才,還有大量的軍資,如此大敗,別說一州,就連一國要恢復都需要很長的時間。而長時間的恢復,又讓蜀漢不少有經驗的將領年老去世,具體可參考諸葛亮的《後出師表》。

從土地面積上講,失去荊州後,蜀漢只擁有東漢十三州中的益州,而魏國擁有人口稠密的中央腹地,且經濟最發達,而吳國也擁有揚州、荊州和交州。蜀國面積最小,不僅導致其農業總產量減少,也使得其防禦沒有戰略縱深,一旦敵軍深入四川盆地,就沒有迴旋之地。

從人口上看,劉禪降魏時全國登記在冊的人口28萬戶,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此數字與《晉書地理志》、《九州春秋》以及《續漢書地理志》等相比,所載彷彿過小,但此數字是劉禪降魏時尚書郎李虎送的士民簿所記載,可信度較高,即使數字不十分準確,但由於益州土地面積有限,與經歷了休養生息後的中原相比,人口總量也必然出於絕對劣勢。

失去荊州又喪失全部精銳,狹隘的益州當然難以恢復,所以此後蜀漢再也發展不起來,士兵戰鬥力與數量都遠遠不足。由此可見,損失五萬人的夷陵之戰,給蜀漢帶來的傷害已經相當之大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秋歷史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中高翠蘭的最後結局是什麼?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
辛庄之戰,李雲龍僅60人,為何能突圍日軍兩個團3800人?

TAG:深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