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管仲一個政治智慧,被中國人拋棄兩千年,結果日本學習後強勢崛起

管仲一個政治智慧,被中國人拋棄兩千年,結果日本學習後強勢崛起

管仲一個政治智慧,被中國人拋棄兩千年,結果日本學習後強勢崛起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管仲,歷史教科書里必提的一個人,有著「華夏第一相」之稱。管仲是春秋齊國著名的政治家和理財家,齊桓公即位國君後,管仲被提拔為「上卿」,使之「任政相齊」。

在齊桓公的大力支持下,管仲進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不僅迅速扭轉齊國國勢衰微,反而讓齊國國力凌駕其他諸侯國之上,齊桓公也因此成為了「春秋五霸」之首。讓人遺憾的是,春秋後的統治者沒有深入理解學習管仲改革的智慧,結果讓近代日本學習了。

對內大刀闊斧的改革,對外管仲提出了「尊王攘夷」。別小看這四個字,可以說正是「尊王攘夷」在某種程度上促成了日本的崛起。為何這麼說?我們來看「尊王攘夷」的內涵,尊,尊崇。攘,排斥、抵禦。原意是尊奉周王為中原之主,大家共同來抵禦北伐游牧少數民族的進攻。

管仲一個政治智慧,被中國人拋棄兩千年,結果日本學習後強勢崛起

齊國實力強大起來後,採納了管仲的建議,適時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以各諸侯國首領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服。這裡插一句,後世只有曹操用了「尊王」,成為了呼風喚雨的梟雄。

公元前655年,周慧王有另立太子的想法,齊桓公里召集各諸侯國國君,與周天子結盟,確定了太子的正統地位。此後,任何侵犯周王室權威的事情,齊桓公都會制止,這就是所謂的「尊王」。

至於「攘夷」,齊桓公就更有發言權了。前664年,少數民族山戎伐燕,齊軍救燕。前661年,狄人攻打邢國,齊桓公採納管仲「請救邢」的建議,打退了毀邢都城的狄兵,還在夷儀為邢國建立了新都。

管仲一個政治智慧,被中國人拋棄兩千年,結果日本學習後強勢崛起

齊桓公實行「尊王攘夷」的政策,讓他的霸業合理合法,同時也保護了中華文化。然而,中國人拋棄了「尊王攘夷」,結果兩千年後被近代日本使用,最終促使了日本的強勢崛起。日本江戶時代末期,幕府體制遭遇嚴重危機,又面臨外來入侵,民間出現了「尊王攘夷運動」。

當時日本反幕府運動由「尊王論」和「攘夷論」組成,是兩種不同的思想。但是,黑暗的幕府統治,使得兩種思想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重大歷史潮流。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推翻幕府統治,將權力歸於天皇,進而攘夷。

管仲一個政治智慧,被中國人拋棄兩千年,結果日本學習後強勢崛起

日本民眾之所以接受「尊王攘夷」,有三個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是德川幕府本身的腐敗;二是幕府財政困難,幕府武士更是生活艱難;三是外國勢力入侵,激起了國民「攘夷倒幕」的熱潮,正所謂「凡諸外夷,對於皇國有敢為不敬者,允宜施以皇國武力,悉加誅罰,以光國威。」日本充分利用「尊王攘夷」,最終引出了重大歷史事件,就是「明治維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李老師 的精彩文章:

四百多年前一場特殊的天災,導致中國死了83萬人,大地晃動了五年
李世民在刑場救下一死囚,成大唐第一名將,還將大唐疆土擴張三倍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