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五行司福壽,陰陽申昌明:《陰符經》白話文翻譯(二)

五行司福壽,陰陽申昌明:《陰符經》白話文翻譯(二)

黃帝陰符經疏

少室山李筌疏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發殺機,龍蛇起陸。

人發殺機,天地反覆。

天人合發,萬變定基。

——節選自《黃帝陰符經疏》

宋代南宗祖師張伯端《悟真篇》曾言:「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止五千。」從古至今,陰符經就被稱為綜合萬化之機,權統群靈之妙,藏微隱妙,賅天括地。故天道顯而彰乎大理,人道通乎妙而不知,是歷代道法通玄者、內丹修鍊者、齋醮大成者、陰符符籙派等高道必精研之經文,可謂道教之瑰寶,先天之明珠。

正文400餘字,分為三篇。因其文博大精深,奧秘無窮,所以本文的白話轉寫僅針對經文的註疏,方便初入道門者閱讀領會,略窺門徑。

我們接著上期繼續往下再讀兩句,原文為紅字,註疏為綠字,白話為黑字: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疏曰:夫人心主魂之官,身為神之府也。將欲施行五賊者,莫尚乎心,故心能之士,有所圖必合天道。此則宇宙雖廣,觀覽只在手中;萬物雖多,生殺不出於術內。故曰:心正可以辟邪也。

心靈支配靈魂,而精神則藏於身體當中。

因此,倘若想要施展五行的相剋之道,主要是在心靈上做工,所以,心力強盛之人,他的行動必然合乎大自然的客觀規律。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雖然宇宙無限廣博,但也可以握在手中拿捏洞察;而萬事萬物雖然品類繁茂,其生滅變化也不過是在五行當中。

所以說:符合五行之道的心靈能夠抵禦一切邪惡。

天發殺機,龍蛇起陸。

人發殺機,天地反覆。

天人合發,萬變定基。

疏曰:天含五炁,遞為生殺,自然有之。天道生殺,皆合其機宜,不妄發動。陰陽改變,時代遷謝,去故就新,此天發殺機,皆至公也。乘天威殺之機,或龍或蛇,沉隱之類皆能震起於陵陸。順天應時,暢達於其間,為乘天之機,不失其宜也。人發殺機,天地反覆者,人是五行之子,須順五炁之生殺,任陰陽之陶運,何得擅自興其生殺乎?至如世間之法,殺人者死,殺生者罪,何也?為非天之合殺,彼人奈何殺之乎?言人不合妄動殺機也。至如奸臣逆節,違背天道,反叛君親,恣行兇惡,損害於世,擅行屠戮,妄動殺機者,同翻天作地,覆地作天,如此之大亂為逆,天之大禍,是名天地反覆。此則人怨神怒,天將誅之,人共殺之,俱合其殺機,是名天人合發,萬變定基。罰叛討逆,順天行誅,皆合天殺之機宜,愜至公之正道,則萬物咸伏,無敢妄動,名曰定基。君臣之道貴其公正,若能動用合其天機,應運同其天道,此則人安其心,物安其體,五行安其位,岳瀆安其靈;上施道德,下行仁義,災害不生,禍亂不作,天人靜默,名曰定基。

自然界當中的事物以五行劃分品類,依照金水木火土的演化順序相生相剋,這是客觀存在的。

而自然界內部本身的生化與消滅,也都合乎其自身的(五行生剋)規律,所以不會在規律之外貿然發動。陰陽兩極能量變化,歷史和社會不斷更遷,舊的消逝而新的發生,這樣一種經由自然界所發動的生滅節奏,是完全公正公平的。

趁著大自然的生滅變化,或是龍,或是蛇,類似這些深藏不露的生物都會爬上陸地來,這就是順應自然的變化,並抓住變化的節奏通行無阻。

至於這句「人發殺機,天地反覆」,是說人也是五行當中的一份子,也應該順應五行的生滅變化,讓陰陽兩極能量自然運行,又怎麼能擅自去更改大自然的生滅規律呢?

這就好比社會的律法,把別人殺死是一種需要償命的犯罪行為,為什麼?這是因為別人的生滅是由自然規律所決定的,而不是經由你個人所決定的,所以你又憑什麼去殺人呢?所以這就是個人不能符合自然規律、妄自去更改自然規律。

這又好比亂臣賊子,違反自然規律——背叛君王、背叛親人,擅自做一些兇惡之事,對整個社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並且擅自掠奪他人的生命,完全不顧自然規律與社會秩序,猶豫把天翻過來作地,又把地翻上去作天,嚴重危害社會秩序與自然法則,就是一樁大罪,是整個世界的大災害,這就是所謂「天地反覆」的意思。

一個人如果走到這一步,他就會引發天地與神靈的怨恨與震怒,天地不能容他,社會也要消滅他,兩者的機緣就此趨於一致,叫做「天人合發,萬變定基」。

懲罰罪惡、討伐逆賊,順應天地和社會的目的施行殺戮,這是合乎時宜的;並且,這又合乎自然生滅的公正公平之道,那麼,如此行事,世間萬物都得靠邊站,不敢妄自阻攔——這就是所謂「定基」的意思。

君臣之間的關係,貴在合乎自然生滅的公正公平之道,若是彼此之間能夠遵循這份客觀規律,並且與之保持一致,那麼就人人安心,五行範疇之類的所有事物各歸其位,岳瀆也能平復它們的精神。

(岳瀆,五嶽和四瀆,五嶽是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為道教所繼承,是為道教名山,分別為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四瀆,星官名,屬井宿,共四星,一星在雙子座內,三星在麒麟座內,即麒麟座17號、13號、ε星。古人認為它們與我國的四條大河對應,故名。 《晉書·天文志》:「東井南垣之東四星曰四瀆,江、河、淮、濟之精也。)

社會的管理者以德服人,社會的民眾誠信文明,則天地不勝災害,社會不生禍亂,天人共處節奏一致,彼此安靜和諧,這也是「定基」。

轉發分享 功德無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轉發者及眾讀者···

小編提示

- The End -

修行人的公眾號

自然|無為|玄德|清靜

「嗣漢天師府」修行人的第一訂閱號

致力於傳統國學及道學文化的復興、闡釋、傳播

修行人的心靈凈土,煉道者的法海梯航|開悟|增慧|止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山嗣漢天師府 的精彩文章:

面相小知識:有這些面相特徵的人,離家越遠事業越成功
修道之人找師父不容易!拜師前如何辨別「真師」和「偽師」?

TAG:龍虎山嗣漢天師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