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觸目驚心:浮游生物的塑料地獄

觸目驚心:浮游生物的塑料地獄

撰文:SARAH GIBBENS和LAURA PARKER

攝影:DAVID LIITTSCHWAGER

這是在夏威夷州基霍洛灣收集到的海面水體樣本,包括一條豚魚和許多微小的塑料殘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的科學家根據小魚的尺寸推測,它出生尚不足50天。該照片拍攝於夏威夷州KAILUA KONA鎮的一處臨時實地實驗室,屬於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的太平洋島嶼漁業科學中心。

攝影:DAVID LIITTSCHWAGER

海面水流交匯之處是尋找海洋生命的好地方,通常居住著小型的浮游生物,自然也會引來飢餓的小魚。

近些年來,這樣的地方又新增了一類居民——如瘟疫般蔓延的塑料碎片。

「看到如此少量的海水樣本竟然包含這麼多塑料碎片,我的心在震顫。」這些照片的攝影師、國家地理探險家 David Liittschwager嘆道。去年7月,Liittschwager陪同科學家去夏威夷州的海岸邊採集海水樣本,那裡擁有豐富的浮游生物資源。他們從海面採集了400立方米的水體樣本,並分裝到19升容量的水桶中,再運回設立在夏威夷島的臨時實驗室。

除了在夏威夷州拍攝水體樣本,Liittschwager還到英國普利茅斯的一處實驗室研究了其他樣本,後者是用大型船隻拖曳水桶,從而收集到的水體樣本。

上面兩幅圖是從同一張水體樣本照片分離而成的,左側是分離出的海洋生物,右側是剩下的塑料碎片。該樣本採集自夏威夷州附近的水流交匯處,那裡通常擁有極為密集的漂浮物,包括浮游生物和塑料碎片等。照片拍攝於夏威夷州KAILUA KONA鎮的一處臨時實地實驗室,屬於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的太平洋島嶼漁業科學中心。

攝影:DAVID LIITTSCHWAGER

Liittschwager將水體樣本倒入托盤以便於拍攝。他的照片展示了另一番世界,那裡的浮游生物和塑料交織在一起。幼魚就在五顏六色的塑料叢林中划水,還要時不時躲避魚線的纏繞。有些照片里亂成一團,實在分不清哪些是活物,哪些是垃圾。

這些樣本照片仿若色彩豐富且以海洋為主題的抽象藝術,實則赤裸裸地揭露了海洋所面臨的危局。在紫外線照射和磨損等作用下,海洋里的塑料垃圾被分解成不易察覺的塑料顆粒。尺寸緯度在5毫米以下的塑料被稱作「微塑料」,它們無所不在,全世界任何海洋無一倖免。它們流經內陸江河,深入海底溝壑。

當下,科學家正致力於探尋微塑料傷害人類和海洋生物的具體過程。2017年,一項研究發現,鳳尾魚把塑料誤認為食物,可能與塑料外包裹的海藻有關。隨後,這些小魚又被食物鏈中更高端的大型魚類吞食,科學家擔心這些塑料顆粒最終將隱藏我們的餐盤裡。去年10月發表的另一份報道稱,90%的食用鹽中都含有微塑料。

「塑料是超棒的材料,」Liittschwager說道,「但把某些物件製成一次性塑料製品就顯得非常愚蠢。」

過去的20年里,各類有關塑料的影像深深觸動著Liittschwager的感官,大自然奇觀的魅力在塑料的威脅下逐漸黯淡無光。1994年,他在夏威夷州的某處雜亂海灘上,親眼見證了太平洋垃圾漩渦帶來的可怕災難,那裡簡直就是各種漂浮垃圾的終點站。10年後,他和科學家在夏威夷州的偏遠島嶼找尋信天翁幼鳥早夭的原因。經解剖發現,幼鳥的胃裡有不少塑料碎片,例如塑料瓶蓋的殘片。

正如Liittschwager所言,「我希望人們能清楚這裡發生了什麼。」確實如此,他只不過是在簡單地記錄事實,並無任何誇大或掩飾。

在「巨大」的橡膠手套背景下,包括鯕鰍幼魚在內的小魚小蝦們顯得蒼白無力。照片拍攝於夏威夷州KAILUA KONA鎮的一處臨時實地實驗室,屬於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的太平洋島嶼漁業科學中心。

攝影:DAVID LIITTSCHWAGER

(譯者:清泉石上流)

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官V)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