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吃了這麼多年的餃子,居然是他發明的?你絕對想不到!

吃了這麼多年的餃子,居然是他發明的?你絕對想不到!

新春將至,除夕夜的團圓飯里,大抵都少不了一頓餃子,圓滾滾形似元寶,既好吃,又有吉祥的好寓意。

醫聖張仲景正是傳說中餃子的發明者。

餃子,醫聖……橫跨美食與醫學兩個領域,怎麼看也不像是同一個人的成就。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製圖:張艦元

張仲景能成為名醫,倒不算偶然事件。他大約生於公元150~154年,少年便仰慕扁鵲等名醫的高超醫術,這大概為其學醫奠定了心理基礎。

他生活的時期,社會環境又是怎樣呢?

時值東漢末年,兵禍連綿,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加之疫病流行,許多人因此失去生命。曹植在《說疫氣》中寫道:「家家有殭屍之痛,戶戶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張仲景的家族也未能倖免。他曾提到「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製圖:張艦元

原本大家庭中的兩百多人,在不到十年間里,竟然有三分之二的人因疫病去世,倖存者無多。目睹此景,張仲景立志學習醫術,濟世救人。

拜同族叔叔張伯祖為師後,為專心讀書,張仲景把自己關在小屋裡,堵死門窗,只留一個小洞傳送飯菜和水,讀完了《難經》、《黃帝內經》等醫學著作,背熟數千條湯頭歌。

明·李廉《醫史·張仲景補傳》記載,「(張仲景)工於治療,尤精經方,遂大有時譽……少時與同郡何顒客游洛陽,顒深知其學,謂人曰,仲景之術精於伯祖,起病之驗,雖鬼神莫能知之,真一世之神醫也。」

那時的張仲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久即成為遠近聞名的醫生。

製圖:張艦元

他對仕途頗為輕視,也不願意做官。曾有這樣一個故事,講到張仲景一度擔任長沙太守,但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就不再辦公,而是在大堂上為人置案診病,即「坐堂」。因此,後人尊稱張仲景為張長沙,其方為長沙方。

傳說中,餃子也是在他卸任長沙太守、告老還鄉時發明的。

返鄉路上,正是寒冬時節,北風刺骨,大雪紛飛。張仲景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衣不蔽體,餓得面黃肌瘦不說,耳朵也凍爛了,心裡說不出的難過。

他總琢磨著,能不能想出一個辦法來幫幫那些窮苦百姓。日思夜想,張仲景研究出一個好方法:喝一碗「祛寒嬌耳湯」。

製圖:張艦元

他先讓徒弟們在空地上搭起棚子,支起大鍋,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里煮熟,撈出來切碎;然後用麵皮包起來,做成形似耳朵的樣子,就叫做「嬌耳」,再下鍋煮熟。

每個窮人,都能從這兒免費領到一碗湯,2個「嬌耳」——也就是後來的餃子。吃完之後,人們渾身發暖,再也沒那麼多人凍傷耳朵了。

行醫救人的同時,有感於族人和老百姓無辜染上疫病而亡,張仲景開始耗費精力,廣泛搜集古今治病的良方,包括許多民間驗方,對坐葯、洗浴、舌下含葯等多種治病方法都加以細緻研究,期待能讓人們少受疾病之苦。

「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張仲景《傷寒卒病論集》。

製圖:張艦元

經過許多年的努力,他獲得了大量醫學資料,結合自己在臨床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最終寫出了《傷寒雜病論》十六卷(又名《傷寒卒病論》)。據考證,此時大約是公元205年左右。

只可惜,沒過多久,張仲景就過世了。有史料記載,他大約卒於公元215~219年。那部奇書一度散軼,後來由晉代名醫王叔和加以整理,才得以傳世。到了宋代,漸次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二書。

感念於張仲景的成就,後世遂尊稱其為醫聖。

「其書為諸方之祖,時人以為扁鵲倉公無以加之,故後世稱為醫聖。」——明·趙開美刻《仲景全書》卷首《醫林列傳》。

張仲景的確擅長治病,理論頗豐。在研究前人醫學著作的基礎上,他提出「傷寒」是一切熱病的總名稱,還對前人留下來的「辨證論治」的治病原則深入思考,提出了「六經論傷寒」的新見解。

《傷寒雜病論》更被認為是「諸方之祖」,有人說,這是中國最早一部結合了理論與實際的臨床診療專書。而張仲景則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傳奇人物,足以成為後世醫者楷模。

不過,如果只是醫術超群,張仲景可能很難獲得如此榮耀。人們更看重的,是他的高尚醫德。

製圖:張艦元

在那個亂世里,張仲景堅持以仁術濟世,從許多傳說中能看出,無論是君主重臣,還是窮苦百姓,他都一視同仁,用心救治。

每一次診病,他都足夠認真負責,力求讓自己的病人得到儘可能好的醫療效果。

「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所謂窺管而已。」——張仲景《傷寒卒病論集》

他不喜歡那些「惟名利是務」的人,也不滿同時代的一些醫生,只會拿著一點家傳的醫術謀生,卻從不想著鑽研醫學經典著作,不去拓展醫學知識,診斷病情時只會應付病人。

傳說,為了弄清草藥的毒性,張仲景自己細品毒草,幾乎因此身故。

當然,也有人說,很多張仲景的事迹以傳說成分居多,不能太當真;甚至曾有人懷疑張仲景是否確有其人,理由是一些正史中並沒多少與他有關的記載。

可那又怎樣呢?

在張仲景這個人物身上,寄託了人們對崇高醫德的尊敬,對所有優秀醫者的尊敬,也映襯著古往今來,醫生們懸壺濟世的理想。

正如這樣一句流傳頗廣的話:醫者,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所謂醫者仁心,大抵如此。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陳小柒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藏醫藥浴法」入聯合國非遺名錄;手術粘連形成機理被發現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