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協領導曬春聯,你喜歡誰的?
蘇士澍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
釋文:九州跨入新時代,萬眾歡呼大作為。
作品氣勢雄強,線條渾厚,融合了唐楷的開張之勢,筆勢流暢含蓄,在使轉與情性之間自由轉換,章法布置公正嚴謹,以端莊之勢弘揚書畫事業正能量。此聯以紅色灑金瓦當紙書寫,抒發了對新春的美好祝福。
段成桂
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
釋文:莫教春風笑我,清吟曲水流觴。
此聯取法「二王」及明清書家,尤以張瑞圖書法風格為根基,線條溫潤,點畫凝重,運筆自如,通過翰墨寄情與舊歲新春的承接,並以紅色瓦當紙書寫,來表達對傳統佳節的祝福。
鍾明善
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
釋文:舉國歡悅辭舊歲,全民攜手奔小康。
作品以靈活質樸的筆法入紙,巧拙兼施,格調高古,形成一種清秀、雅健、俊逸的書風。通過筆墨使轉的變換效果,使得章法自然生動,氣象變換之間,風神盡顯。體現了作者書法的氣韻不凡,具有儒雅的學者風範。
王家新
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
釋文:春山排闥仁為里,翠竹居鄰德不孤。
作品取法晉唐,並糅合了宋代書風特點,字勢穩健,線條渾厚,造勢自然,柔美通暢中寓有剛勁。如「排闥」「翠竹」等字出自王羲之的《集字聖教序》,形神逼真。此聯在灑金紅宣上書寫,將新春的美好期盼熔鑄於筆墨之間。
劉洪彪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釋文:金雞喜躍國泰民安,玉犬歡騰雨順風調。
作者此聯筆跡洒脫,點畫純熟,厚重而不失自然,容晉唐筆意,將新春的節日氣氛融入到書法作品當中,注重美感的搭配,如「歡騰」「喜躍」的生動活潑,通篇空間巧妙布置,章法錯落變化,春風報喜,歡欣鼓舞。
包俊宜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貴州書法家協會主席
釋文:雪裡江山美,花間歲月新。
作品以行草創作,取法高古,融宋元之意趣,並參入明代書家王鐸之特點,書風簡樸清逸。通觀此聯,字勢雄強,方圓有度,「花」「新」等字,皆有米元章手札字形特色。通過暢達的筆墨形式,表達了對丁戊戌新歲到來的期盼和祝福。
王丹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遼寧省文聯副主席
釋文:梅開花勝舊,春到歲更新。
作品以行楷表現,用筆紮實,有提有按,結字生動,方筆與折筆體現出了力量與氣勢,去刀刻之痕,得金石之氣,有古樸雄渾、寬博勢逸的風格。通過描寫春天的景象,並以紅宣書寫慶賀新歲將至,書文達意,借景抒情,展現出作者對新年的美好祝願。
宋華平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釋文:百世歲月當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
作品取法晉唐,並充分吸收了明清立軸書法風格,「朝新」以草法書之,在大開大合的視覺效果下,追求其凝練蒼澀、豐富多變的用筆。作者通過行草書的糅合變化和字勢欹側多姿,豐富章法的多樣性,追求陽剛大氣和直抒胸臆的書寫性。此聯以灑金紅宣書寫,體現出節日的喜慶氣氛。
翟萬益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甘肅省文聯副主席
釋文:海納百川呈瑞彩,天開萬里醉春風。
此聯以中國漢字早期的草篆形式書寫,注重筆墨情性,具有濃厚的象形意趣,點畫如蒼山之松石,線條像瀑布飛流從天而降,線條嚴整瘦勁,方中寓圓,形神兼得,體現出一種「篆意草情」的風格,極富寫意韻味。突出春節到來的歡快和自然。
孫曉雲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
釋文:德從寬處積,福向儉中求。
作者創作此聯堅持回歸傳統,傳承文脈,心中有自己的書法立場和文化擔當。作品秉承了聯句所表達的講家風,講傳承,講文化,整體以重墨書寫,貴在穩中求變,「中」字豎筆在拉伸中追求飛白的變化,使得整幅作品動靜結合,自然和諧。
鄭曉華
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副書記
釋文:雄圖逐夢遠,翰墨寄情真。
此聯以蒼拙的漢隸書寫,線條渾穆,又參有靈動,正奇相生,有辭舊迎新的意蘊。風格優雅俊逸,古樸雄健,通過線條的使轉,表達書寫的性情。
白煦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六屆理事,草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釋文:爆竹慶喜,紅梅迎春。
作品以碑入草,承襲晉唐一脈,力求個性與創造,又有「不激不厲,雄強厚重」的風格。書法蒼勁秀逸、磅礴蒼潤,通過墨色的變化,以飛白書的形式彰顯線條的力度。
王學嶺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釋文:玉雞金曲長風四海,蒼狗白雲銳意今朝。
作品以「二王」為宗,旁涉宋元諸名家。碑帖交融,博採眾長,追求作品氣息的暢達和自然天成,表現出端莊典雅、高古簡遠的藝術風格。以紅色宣紙書寫,烘托出新春的喜慶氣氛。
吳雪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安徽省文聯主席
釋文:春趕新時代,國開美畫圖。
書法作品追蹤帖學,師古而不泥,力求自身修養與筆墨的內在統一。作品風格天真爛漫,無拘無束,平淡自然,豪縱奇逸,極富新意。字勢欹側,風姿跌宕,用墨或重或輕,如「春」「國」「圖」等字處理為左輕右重,突出提按變化,使得章法氣息洒脫率真。
張辛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大學書畫協會會長
釋文:斗精所生,憑水木之和氣;金畜是祭,感養恩以忠誠。
此聯以草書筆意書寫,「憑」「木」「感」等字糅合了章草之意,如,點畫沉著痛快,筋骨強健而不失姿態,故而能以大力安之。作品以灑金紅宣書寫,十分契合了新春的喜慶祥和。
王衛軍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委員會委員
釋文:九州日月開新景,四海笙歌慶豐年。
此聯書法取法魏晉,典型的江南優雅書風,以古典精神和現代意識的有機融合,自覺匯入造型藝術的諸多形式,線條的變化豐富,結體平中寓奇,造白虛實得當,洋洋洒洒又不失意趣,從拙厚開合之中追求不同韻味。給人以獨特「清凈」之感。
張旭光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書法院院長
釋文: 豐年富足人歡笑,盛世平安犬不驚。
作品師法二王一脈,在書法風格上崇尚晉韻,並參有明清書風。字中點畫多有飛白之意,「富」「人」「笑」「犬」等字拙中寄巧,渾穆淋漓,字勢錯落,章法得體。
李洪海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書畫院副院長
釋文:柳岸雨濃千樹綠,桃園春暖萬枝紅。
以行草書書寫的上下聯血脈相通,互為照應、相得益彰。筆法流暢,隨意而致,通過線條提按的變化和豐富的字勢走向,流露出新春的自然之美,給人以清靜祥和之氣,以及所體現出的喜悅情懷和美好祝願。作者在聯句中間加佛教黃宣紙落款,突出了對聯的特色,也凸顯了內容的觀賞性。
苗培紅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五屆理事
釋文:盛世德禽鳴瑞氣,忠良黃耳保平安。
作品典雅、清秀、剛柔相濟,字跡俊朗,並融合了春節的莊重典雅,具有濃厚的書卷氣。描寫出丁酉新歲即將到來的期盼,以筆墨繪情,寓情於景,表達了作者對新的一年的殷切期待與祝福,戌歲開元,萬象更新。
盧中南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原研究館員
釋文:一諾初心終不忘,三軍壯志更惟揚。
此聯以清新典雅的歐楷《九成宮醴泉銘》書寫,端莊渾穆,古意盎然。點畫純熟,線條圓潤,筆墨所到之處,盡顯歐陽率更之風神。剛柔相濟之間顯露出自然與洒脫,喜慶之餘,充滿期待,又處之坦然。以紅色宣紙書寫,大氣磅礴,深刻展現了新春的喜慶祥和。
張繼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隸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釋文:書體真行草,畫風南北中。
作品筆陣嚴整,凝重厚實,融合了漢代碑刻的筆意,又流露出漢代簡牘墨跡所特有的洒脫韻致。以古拙的篆隸進行結合,運筆的堅實沉穩,通過線條的提按頓挫,進行章法的布置安排。
丁申陽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釋文:金雞報曉梅花俏,義犬迎春柳色新。
作品也以喜慶的草書書寫,線條如婀娜多姿的柳條,充滿了生命力。上聯中的小款更是別緻自然,與長筆線條形成鮮明的對比。而紅色的宣紙則將節日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彭利銘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市文聯副主席
釋文:盛世承平興國祚,春風拂面起新程。
作品注重氣息的連貫,力求氣勢與韻律的協調,「承」和「拂」字放大書寫,與「世」和「面」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旨在表現章法疏與密、粗與細、急與緩、輕與重的對立統一組合。
張志和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釋文:河清海晏乾坤朗,國泰民安歲月新。
作品風格根植於王羲之《蘭亭序》,並吸收了李邕、歐陽詢的書寫特點,點畫緊結,字勢舒朗,如「海」「泰」伸展自然,整幅作品以端莊典雅的行楷書寫,開闊的結字與堅實的筆畫,給人以端莊正氣,寫出了新時代書法家的文化自信,胸中有大義,筆下才會有乾坤。
楊明臣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楷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釋文:國之大事惟強勝,民以小康樂太平。
書法以「二王」筆法書寫,字跡洒脫,線條生動活潑,字形或大或小,氣息清晰明朗。章法在跌宕起伏中表現出意趣自然的書寫心態。
於恩東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石油書法家協會主席
釋文:愛看青山疑讀畫,靜研古墨試聽香。
作品書風根植魏晉,以「二王」筆法書寫,線條提按變化明顯,如「研」「古」「墨」「試」四字以「重、輕、輕、重」形式交替出現,豐富章法氣息感,抑揚頓挫之間充溢著一種力量和希望,流露出對新一年的期待和祝福。
張銅彥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六屆理事
釋文:金雞昂首歌國泰,玉犬仰天報民安。
作品以顏體楷書為根基,融入自己對楷書藝術的理解,通篇字跡俊朗,篆籀之氣十足,線條圓渾,筆力醇厚,氣勢莊嚴,通過橫平豎直的藝術表現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中國人的端正與大度,更體現出新春到來之際,家家戶戶莊重典雅與滿室祥和的迎春氣氛。
張戈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
釋文:漫天瑞雪催春早,一路鮮花入夢圓。
作品以行草書寫,注重點畫使轉,飛白走勢,強化用筆,通過線條的綿延引帶,暢而不滑,淳然有味,表現章法的跳躍之感。墨色變化豐富,枯淡濃潤,自然起落,以局部安排表現整體氣勢。
薛鑄
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陝西書法學院院長
釋文: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此聯以行草書創作,又融入了章草的意味,字形端莊,點畫敦厚。提按頓挫變化明顯,線條牽絲引帶多筆斷意連,旨在表現氣息的連貫。
賀恭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力書法家協會主席
釋文:送鳳還巢回眸丁酉花開朵朵,迎犬歸家瞻望戊戌果結累累。
書法作品風格渾厚古雅、質樸靈動。通過行草書的穿插使用,使得字形大小變化。行款落於聯句底端,旨在烘托對聯內容,使得章法更加清晰明朗,沉著穩重。
龍開勝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專業委員會會員
釋文:龍箋能達雙龍闕,鳳尾堪修五鳳樓。
作者以雅俗共賞為尚,堅守傳統書法審美與創作取向,使轉提按極其自如,線條平實勁挺而富有彈性,結字平正中欹側多變,注重墨色的變化和章法的搭配,行雲流水,氣息一貫始終。
張坤山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海軍美術書法院副院長
釋文:宮殿盤郁,樓觀飛驚。
作品以大草創作,以點畫表現形質,使轉表現情性,飛白蒼拙,線條狼藉,並參有章草之意,通過墨色濃淡枯濕的強烈對比,給人以逸趣狂野的視覺衝擊。
梁永琳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
釋文:四海千祥集,九州萬物新。
這幅書法作品用傳統的隸書書寫,經典漢碑中的蠶頭燕尾在這裡得以全面的展現,上聯中的「萬」、「物」與下聯中的「海」、「 祥」等的書寫,出現了蒼勁有力的飛白現象,為整幅作品增添了獨到的藝術感染力。
吳行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空軍美術書法研究院副院長
釋文:雨過蕉花紅欲濕,風回梧葉綠生涼。
此聯見晉唐之書,風格或拙、或強、或柔美、或雄強、或天真爛漫,眾多風格兼之,點畫圓潤厚重,筆鋒多裹於筆端,不激不厲,以平和中求變化。此聯清代書家俞樾、王文治曾書,而作者所作此聯旨在追求一種淡雅逸趣的書風。
潘傳賢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六屆理事
釋文:高鐵巨龍舞,華夏國力増。
此聯以狂草創作,線條跌宕起伏,氣勢磅礴。章法錯落有致。上下聯中的「高鐵」與「華夏」、「巨龍舞」與「國力增」通過濃淡、枯濕、大小、欹側的對比,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感。最後的落款居於下聯偏上位置,目的是讓整個章法更加統一和諧,復歸平正。
楊雙舉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西藏書法家協會主席
釋文:金雞移步鳴鳳竹,玉犬捷足旺華堂。
書法作品筆勢雄強,點畫純熟,取法晉唐,並參入明清書風之氣,行草兼得,巧妙轉化,如「移步」「捷足」等,點畫多筆斷意連,旨在表現章法的氣息通暢,自然和諧。
葉培貴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釋文:戊位於中弘視聽,戌含其土厚文章。
上下聯寓意豐富,作者行書以米芾尺牘為宗,運筆自如,形態各異的筆致跌宕起伏。通過翰墨寄情舊歲新春的承接,來表達對傳統佳節的祝福。
田伯平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四、五、六屆理事
釋文:百聯迎春春風得意,一墨展頻頻道大家。
作品以六朝墓誌基調來書寫,字勢舒展,通過方圓的不斷交替轉換,厚重沉實的同時又增添了些許靈動,襯托出春節端莊與喜慶之氣。細細品讀作者聯後的跋語,作者的謙虛與在辭舊迎新之際的喜悅心情不勝言表。
丁謙
中國書法家協會第六屆理事,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
釋文:旨高辭遠同風雅並舉,行廉志堅與日月爭光。
作品以二王筆意書寫,結字穩健,瀟洒嫻熟,節奏韻律明顯,筆勢內斂,含蓄起止,線條婉曲力透紙背,彷彿字裡行間傳達著作者對先賢的敬畏之情。四行小款落於聯句中間偏上位置,是作者有意為之,巧妙地設計了章法布白,拉開了作品整體的空間形式感,獨具風采。
張宇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煤礦書法家協會主席
釋文:歲月當代好,江山今朝新。
作品以古法書寫,通篇以「二王」筆意為基調,如「歲」「當」「今」等字,皆取法自王羲之《蘭亭集序》,「江山」二字字勢欹側,線條豐厚,糅合了宋人筆勢,「好」字和「朝」字有唐楷字形,以紅色瓦當烘托氣氛,將新春的喜慶表現的淋漓盡致,譜寫了新年最美好的祝福。
王志安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刻字委員會副主任
釋文:春隨香草千年艷,人與梅花一樣清。
作品源自晉唐行草,書風瀟洒流暢,通篇字字獨立,觀其用筆,喜愛鋪折,提按頓挫之間收放自如,線條平實勁挺而富有彈性。通過點畫的牽絲引帶,表現作者創作時的性情。以鮮活的筆墨、舒朗的布白、紅色的宣紙寄託新年的祝福。
楊廣馨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釋文:金雞辭歲歌盛世,瑞犬迎新兆豐年。
作品以宋代書家米芾書風為根基,融合二王法度,如「金」「辭」「歌」等字更是直接取法米元章《苕溪詩卷》中的風神,用筆以方為主,線條生動活潑,結體穩中求險,章法清晰明朗,通過用紅色灑金宣紙書寫,契合了新春喜慶祥和之意。
倪文東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書法系教授
釋文:芳野留勝事,藝苑重高文。
此聯以明清小篆字勢書寫,並博取先秦篆書筆意,如「野」、「文」等字取法鐘鼎之意,多有秦度量詔版篆書的意趣,字勢修長,線條剛勁,點畫緊結,並向下引伸,既講中鋒用筆,又追求側鋒取勢,構成上密下疏的視覺美感,象徵著春天的勃勃生機。
丁嘉耕
中國書法家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釋文:大地播春光,山青水綠;神州增秀色,萬紫千紅。
此聯作者宗法「二王」,並糅合了宋人的筆意,沉著痛快而又儒雅秀逸。線條厚重又不失流暢,行草兼得,提按頓挫明顯,旨在豐富章法的氣息變化。如「山」與「青」,「神」與「州」,「千」與「紅」等組合都有對比體現。
張藝群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外聯部主任
釋文:人和春意泰,年共曉光新。
作者以個性強烈的行草書寫,筆畫勁健,結體古拙,風格變化豐富,節奏感強烈,旨在追求簡捷、流暢、清峻、典雅的風格。書達文意,共繪新春。
張公者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
釋文:沽美酒,慶豐年。
作者以古拙的篆書書寫此聯,字形大開大合,氣勢磅礴,視覺衝擊力強烈,頗具漢代碑額之風範。作品注重書法的形式美,字形結體放到章法中去表現,融入了個人情感的抒發,寫得具有石質的凹凸感,使在宣紙上的線條有了雄強厚重的蒼茫質感。
紀光明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釋文:樓前秀挺千竿綠,堂上花開一品紅。
這是一幅描寫春天的七言聯。上聯中的「千竿綠」指的是竹子。竹,有著不一般的中國傳統文化含義,其挺拔洒脫、正直清高、清秀俊逸也是中國文人的人格追求。它的四季常青象徵著頑強的生命、青春永駐;空心代表虛懷若谷的品格;枝彎不折是柔中有剛的做人原則;生而有節則是高風亮節的象徵。下聯講「一品紅」是一種花名,這裡形容春天的紅色的花兒象徵著吉祥如意,深受人們喜愛,喜氣洋洋,在春風吹拂下,有著一種迷人的香味。此聯用典對仗工整,以竹子和花開為特色,刻畫春天的優美。
作品以行書書寫,風格融合了晉唐書風的厚拙之美。在使轉之間,寄託著作者探索翰墨的真心。通觀此篇,字形端莊規整,線條使轉自然,字勢追求變化,以筆墨的濃淡枯濕表現章法氣息的流轉。
陳扶軍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教育委員會副主任
釋文:白梅凌雪盡,黃耳報春來。
這是一副喜迎新春的五言楹聯。作者通過寫冬盡春來,梅花凌雪,黃耳報春,表達了對春天的嚮往。上聯描寫了臘梅獨立風雪之中,傲立不屈。梅花是中國傳統名花,它不僅以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為它讚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而為世人所敬重,其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下聯「黃耳報春」則源自《晉書·陸機傳》,有「黃耳傳書」一說。這裡借「黃耳」象徵來年的戊戌狗年,傳春報喜,寓意吉祥。
書法以二王筆意草寫,用筆頓挫自如,在結體和章法上追求險中求穩、斜里取正、空間黑白分布、疏密變化多端。上下聯中的「梅」、「盡」、「耳」、「來」等字,隨性而書,通過整體的起承轉合以及大小錯落,突出章法的氣息感。
王榮生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釋文:犬報紅梅臻五福,雞題翠竹報三多。
這是一副迎新春,賀新歲的七言聯。上聯通過「犬報紅梅」,生動的描寫了辭舊迎新時的歡慶場面,並以「犬」擬人,象徵戊戌新歲,下聯則以「雞」相對,借指丁酉年,寄託了新年到來的祝福。「梅臻五福」則象徵梅開五福,即: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終命。而「竹報三多」則寓意喜報多子、多福、多壽。同時,也寄託著紅梅熱烈綻放賀新歲,獨傲寒雪而不屈的瑞意與品格。


TAG:書法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