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美國組建「天軍」的最新情況分析與研判

美國組建「天軍」的最新情況分析與研判

美國自2017 年初提出成立「天軍」(Space Force)以來已歷時近2 年討論。2018 年3 月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公開宣稱要組建獨立「天軍」,並指示國防部啟動獨立成軍方案論證工作。近期,在美國國會、國防部、軍種部等各方推動下,航天部隊獨立成軍工作快速推進。

1

美國組建「天軍」的原因

太空作戰指揮控制缺乏專業機構協調統籌

美軍已經明確在六大地理戰區外,將太空劃設為聯合作戰責任區,將太空視為與陸地、海洋和天空同等級別的物理域。但是美國太空作戰指揮控制一直由戰略司令部代行。戰略司令部根據統一指揮計劃(UCP)確定任務領域,主要負責以核威懾為主的美國戰略部隊的指揮與控制。太空作戰無法在任務繁雜的戰略司令部內得到應有重視,太空聯合作戰指揮控制一直「以指揮部代司令部」,沒有完整的專業機構負責。

太空部隊與裝備建設亟需面向作戰轉型調整

美軍現有的太空部隊是在非對抗環境條件下,以天基信息支援保障為主要原則進行發展建設的,這在美軍當前面向對抗環境開展作戰準備時暴露出諸多問題。

美國幾乎所有軍用航天裝備都經歷了超值超期問題,20 年來沒有大型航天項目立項,航天裝備採辦集權統管勢在必行。

2

改革走向分析

改革歷程回顧

美國自2017 年開始持續嘗試與推動太空軍事力量改革調整,但軍方與立法者在改革方案、進程方面存在分歧。在2018 年特朗普總統宣布要建立「天軍」後,各方逐漸達成一定共識,但是改革具體方案細節與時間節點仍需要持續研究。改革主要歷程回顧如下:

2017 年5 月,美國眾議院首次在《2018 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提出組建半獨立軍種的改革方案,即在空軍部下設立「空軍航天軍」(Space Corps)。該提議遭到包括空軍部在內國防部多位官員反對,最終未獲參議院的支持,在兩院最終表決版本中被刪除。

2017 年12 月,在總統簽署生效最終版本《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明確了包括延長空軍航天司令部司令的任期至6 年,提升其採辦管理權為軍種級等數項管理機制優化措施,但未涉及體制改革計劃。

2018 年3 月以來,特朗普總統多次在公開講話中提出組建「天軍」計劃,表示將建立陸軍、海軍、海軍陸戰隊、空軍和海岸警衛隊之外的第六軍種——「天軍」。特朗普總統沒有對外披露具體改革方案,但指示國防部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具體研究「天軍」組建方案。

2018 年5 月和6 月,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分別表決通過了各自版本的《2019 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提出了一些具體改革措施。

2018 年8 月9 日,美國防部根據《2018 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要求,向國會提交《國家安全太空機構組織和管理結構最終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初步提出了以組建「天軍」為目標、分兩個階段完成的改革計劃。

(1)第一階段

由國防部牽頭建立「天軍」的四個主要機構如下所述。

航天發展局。國防部將組建航天發展局,統籌美軍下一代航天能力研發與部署,逐步整合當前各軍種和業務局下的航天研發與採辦機構,未來進一步簡化運行管理,加速航天採辦效率,促進國防部和情報界間協調合作,為組建航天司令部奠定基礎;

航天作戰部隊。國防部將參照美軍特戰司令部模式組建航天作戰部隊,統管各軍種航天人員,建立包含作戰、情報、採辦、網路等在內所有航天相關專業人員的職業規劃和晉陞通道,統一進行教育、訓練與部隊編成。目標在2019 年夏季前向美印太司令部和歐洲司令部派出太空作戰部隊,未來將作為天軍部的骨幹部隊;

天軍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為實現特朗普總統成立獨立「天軍」的目標,加速推進各項過渡工作進程,《報告》提出立即組建由國防部常務副部長任組長,參聯會主席、所有軍種部長、四名國防部副部長及戰略司令部司令為成員的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天軍部的組建方案,含機構設置、職能配置、領導結構、力量編成、經費管理、進度安排等,將於2019 年2月向國會正式提交天軍部的組建方案和立法建議。為順利推進和平穩過渡,還將增設主管航天的國防部助理部長,具體主抓落實天軍組建工作;

美國航天司令部。2018 年8 月1 日美國國會通過的《2019 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已明確要將戰略司令部下設的聯合部隊太空組成司令部升級為二級聯合作戰司令部——美國航天司令部。目前,國家太空防禦中心已正式轉入作戰值班,並與聯合部隊太空組成司令部合併,統一指揮國防部和國家情報領域太空力量,為2018 年底正式組建美國航天司令部奠定基礎。

(2)第二階段

國防部將於2019 年2 月隨2020 財年預算申請計劃向國會提交一份組建天軍作為武裝部隊軍種部所需職權的立法建議,供國會在《2020 財年國防授權法》立法中予以考慮。國防部計劃與國會立法者共同努力,通過正式立法將第一階段建立的機構組織整合為第六軍種——「天軍」。

2018 年9 月10 日,美國國防部常務副部長帕特里克·沙納漢在一份備忘錄中對國防部8 月發布《報告》的最新進展進行了說明。

2018 年10 月23 日,美國航天委員會召開第四次會議,強力推動「天軍」的組建工作。

2018 年12 月18 日,白宮發布聲明,計劃新成立的美國航天司令部將成為一級功能型聯合作戰司令部,戰略司令部原所有太空職責移交。

發展走向分析

(1)作戰指揮線改革基本明確

計劃新組建的美國航天司令部已確定為一級聯合作戰司令部,將負責太空聯合作戰責任區,制定太空作戰戰略、概念和方案,統一指揮美國太空作戰行動,主要執行兩項任務:一是確保國家太空安全;二是在上述前提下為聯合作戰提供太空作戰兵力。

(2)建設管理線改革博弈激烈

美軍事航天建設管理線改革深度觸及軍種既有利益,各方存在較大分歧,並且利益之爭中還夾雜了兩黨政治爭鬥。但從長期來看,美國軍事航天建設管理髮展逐步走向獨立是大勢所趨

(3)軍事航天裝備發展將走上快車道

美國將組建國防部航天發展局,逐漸整合各軍種和業務局現有航天研發和採辦機構。未來,美航天裝備發展將統籌優化,在以下三方面實現突破:

一是裝備採辦速度顯著提升;二是新技術向能力轉化速度顯著提升;三是航天體系設計和優化能力顯著提升。

3

結語

太空戰已從幕後走向前台。美軍深刻認識到其現有的太空軍事力量領導管理體制已不適應當前和未來太空作戰的需要,把太空軍事力量調整改革作為近期重點和優先工作。我國應高度關注美航天力量改革動向,儲備應對預案和策略,同時加快生成新質能力,達成對美戰略新平衡,確保我國家和太空安全。

來源:《國際太空》2019年01期

作者: 宋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ASA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NASA與全球合作夥伴一起重返月球
這獨角獸是只……豬?

TAG:NASA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