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專欄」打球輸了怎麼辦呢?繼續呀!相信過程你將變得更好
眼看過年了。大伙兒閑了,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愛看電影。
前些日子,楊侃組織了一群朋友一塊兒看了場電影,《德魯大叔》。看完挺有感想,還一直沒來及寫。
《德魯大叔》這片兒,可能不少朋友已經看過了。有的上電影院看的,有的神通廣大上網看的。這電影有點兒意思。這支老頭隊里,除了歐文扮演的德魯大叔,還有韋伯扮演的牧師,內特·羅賓遜扮演的老年痴呆症患者,雷吉·米勒扮演的近視眼,大鯊魚奧尼爾扮演的功夫教練,另外還有莉莎·萊斯利扮演的牧師他媳婦。這幫人演一場籃球的戲,那都是真功夫,不用剪輯加特效,人家就這麼厲害。電影里還埋著各種梗,比如歐文不給奧尼爾傳球,奧尼爾的台詞是「傳球啊,科比」;還有最後決賽叫最後一個暫停的時候,韋伯扮演的牧師問德魯大叔:「我們是不是只剩最後一個暫停了?我怎麼記得還有一個?」這是當年密歇根五虎畢生之痛的梗,讓資深球迷一看,特有回味。
至於電影的情節呢,平心而論,那真是特別簡單。不光特別簡單,而且是標準化流程。情節主幹就是一個小黑胖子,想組隊去參加洛克公園第50屆冠軍賽,贏那10萬美元的獎金。結果他隊里的頭牌(阿隆·戈登)被人撬了,連他女朋友都被同一個人撬了。小黑胖子無路可走,無家可歸,在紐約街頭髮現了德魯大叔,一出手技驚四座。小黑胖子說服德魯大叔參賽,德魯大叔的條件是必須找到他當年那些老隊友,帶他們一起參賽,就去尋找其他那老幾位。
這裡面的標準情節包括:1.內特·羅賓遜扮演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有個孫女,小黑胖子和孫女必須萌生愛情;2.德魯大叔和奧尼爾扮演的功夫教練年輕時不和,必須通過共同戰鬥化解了心結;3.德魯大叔發現小黑胖子組隊參賽是為了掙錢,小黑胖子發現自己同時也為了拯救自己。他年輕時候打球,因為在一個關鍵球上被扇了個大帽而被嘲笑,從此再也不敢碰籃球了。
說到這兒,其實你都完全可以想像結尾了。我當時就是看到一半,就知道後面的情節設定和橋段了。這幫老爺子里一定會有一個人在決賽之前倒下(奧尼爾心臟病發作),沒法參賽了;決賽肯定是打又撬走小黑胖子頭牌,又撬走他女朋友那個人的球隊;臨場肯定還要有一個人受傷,必須讓再也不打球的小黑胖子上來打球;小黑胖子不光得打球,生死時刻,他還要接德魯大叔的傳球去投最後一投;他投最後一投的時候啊,他那個仇人肯定會撲上來蓋他。
小黑胖子虛晃一槍,橫移一步,三分出手。
結果呢?
那還用說,進了唄,還能不進嗎?
反正電影就是這麼個電影。喜歡體育的人就是這樣,你明知道就是這樣的橋段,明知道最後準是這麼回事兒,但你看的時候還是會興奮,還是會開心,因為這就是體育的精神賦予你的愉悅感。最後小黑胖子投進那球的時候,我身邊的洪老師高興的啪啪鼓掌。
這部電影有很多主角,但其實真正的主角是小黑胖子;這部電影有很多情節,很多條線,可其實最重要的扣子也是小黑胖子。他從慘痛的失敗,不敢再碰籃球,最後敢於在決賽里投出生死球,打開自己的心結,成為一個不一樣的人。回過頭想,我們看體育比賽,或者參與體育,你經歷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這個過程,就是從輸到贏。輸完以後,看你怎麼贏,或者看你怎麼去爭取贏。把體育精神給人的體驗說簡單點二,就這麼回事兒,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有共鳴。
所以我想聊的核心就在這兒。在體育經歷和體育精神里,最核心的是什麼呢?就是輸了以後你怎麼辦。除非你是神仙,你是超人,否則你在競技場上一定會輸。輸了以後,你怎麼接受和面對,怎麼走出來?把這件事說大點兒,體育不只是體育,它是教育的一部分。體育經歷和精神給人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給人的人格塑造,就是這件事。這叫挫折教育。教育你在受挫之後怎麼辦。中國體教分離,體育高度缺失。所以咱們的很多人沒經過系統挫折教育,就是沒怎麼輸過。沒怎麼輸過的人什麼樣呢?往往就是輸不起,要麼是自己情緒崩潰,承受不了;要麼是罵街,誰贏了你誰有罪,誰贏了你誰混蛋。這兩種情況,在互聯網上都有典型呈現。
你要是練過體育,哪怕最基層的少體校,你就不會是這樣的人了。因為你訓練完了,就會打比賽。打比賽就會有輸贏。你總是經歷輸贏,特別是經歷輸,你就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兒,你就能承受他。
第一,你會知道,失敗是不可避免的,這是競技的宿命。你全力以赴,但還是會輸,你應該坦蕩的面對他;第二,你會在輸了以後總結,怎麼變得更好,你變的更好,依然會輸,但你仍然會變得更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你輸掉的不是最後一場比賽,哪怕它再重要,也會有下一場。有下一場,你就不會失去希望,你就會振作起來。
咱們就不拿高水平運動員舉例了,他們的故事你們都知道。咱們就拿我這低水平的來說,我小時候練什麼呢?足球守門員。守門員這個行當,就是最好的挫折教育。您想啊,守門員的宿命就是被人進球。天底下再神的守門員,你是卡恩奇拉維特,你也得丟球。而且大家評判一個守門員的標準,和評判一個前鋒完全不一樣。比如,我一場球下來救了10個球,可是失誤丟了1個,最後0比1輸了,這球就是從我手上輸的;一個前鋒一場球踢飛了10個必進球,就把握住一個,最後1比0贏了,這球就是從他手上贏的,他就是功臣。所以守門員這個行當,責任大任務重,失球,挨埋怨,就是不可更改的宿命。可我還就是喜歡這個行當。
小時候,我們每回輸了球,心裡都特別難受。那種難受啊,就是心裡憋著一口氣喘不出來,窩的慌。晚上睡覺,腦子裡全是今天丟的球。那球怎麼丟的,別提多清楚了。我就一遍又一遍地想,這球我有問題嗎?如果我那麼判斷,如果我換一個技術動作,如果我時機卡的再對一點,我是不是就能救出來?這些都會成為我的經驗。我心裡清楚,比賽還會再輸,球還會再丟,可是我有機會每打一場就變得更好一些。我敢說,所有從事過體育,有過訓練和比賽經歷的朋友,在任何一個項目上,一定都有過相似的體驗。
那麼最終,挫折教育在我們的人格里塑造出了什麼呢?我不是吹啊,這就是我覺得我這個人最厲害的一點。我說過好多次了,我一點兒都不聰明,也沒什麼特別的天賦。但我就是能堅持。在任何領域的競爭,再難的逆境,最後我徹底失去機會之前,也就是終場哨響之前,你別想讓我提前認輸。無論如何,我都能幹到最後。而且即便我輸了也沒什麼,因為永遠有明天,有下一場競爭。我就屬於蒸不熟,煮不爛,捏不碎,弄不死,那種類型。
這就是體育賦予我的。所以我熱愛體育。我不一定一直說球,也不一定一直開體育公司。但體育永遠是我的一部分,它雕塑了我。
回到《德魯大叔》這部電影,最核心的主線,就是對小黑胖子的一場挫折教育。他最終擊敗了逆境,重建了自己。所以哪怕情節再套路,橋段再俗,你也還是會喜歡,因為這就是體育精神。
最終,讓我們扣回到標題上。輸了,你還能咋辦呢?繼續啊。爭取贏,大不了繼續輸。但在這個過程里,你將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