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真實 | 佩奇憤怒發聲!她對特朗普政府大喊:這種傷害必須停止!

真實 | 佩奇憤怒發聲!她對特朗普政府大喊:這種傷害必須停止!


每 天 送 你 一 份 生 活 菜 單


給 寂 寞 的 靈 魂 畫 一 個 

 亮

 的

 妝



她鄉華聞 · HERLAND




她鄉華聞(微信ID:chicvancouver)編輯


我們仍然相信,愛無處不在。


1月31日晚,影片《朱諾》的女主角埃倫·佩奇(Ellen Page,也譯「艾倫·佩姬」)在北美收視率極高的訪談節目《深夜秀》(Late Show)中,情緒激動地猛烈抨擊特朗普政府的反「彩虹族群」(LGBTQ)政策。

彩虹族群,也叫「性少數群體」

,是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性戀(Bisexual)、跨性別(Transgender)、酷兒(Queer)、間性人(Intersex)、無性戀(Asexual),以及以上未提及的其他非規範性的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人的總稱,簡稱「LGBTQ+」。




5年前宣布出櫃並已娶妻的佩奇,1月4日剛剛迎來結婚一周年。


她在1月31日晚間的《深夜秀》中,猛烈抨擊了特朗普總統和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 Pence)的反LGBTQ+政策,並強調這些政策是怎樣傷害並影響類如他們一樣的邊緣化人群的經歷。

佩奇說:

「美國副總統希望我沒有愛過我的妻子。他在印第安納州禁止同性戀,他相信『性傾向轉變療法』,他已經傷害了LGBTQ人群,就像他當年擔任印第安納州州長時所做的一樣。」



2015年,共和黨人邁克·彭斯時任美國印第安納州州長,當年3月,印第安納州通過了《恢復宗教自由法》法案,該法案被指涉嫌縱容歧視同性戀者,不僅遭到來自政界、科技界和演藝界一些人士的強烈反對,也成為當年社交網站美國網民熱議的話題。

在本周四晚間的《深夜秀》節目中,佩奇難以抑制心中的憤怒,幾度哽咽,也幾欲淚崩,她喊到:

「我很幸運能有時間和權利在這裡說出這些……這該死的應該停止。」



佩奇激動發聲,源於兩天前美國演員朱西·斯莫利特(Jussie Smollett)在芝加哥遭遇襲擊一事。


斯莫利特,1983年6月出生,童星出身,2015年因出演《嘻哈帝國》而大熱大火。除了表演之外,他還是一名歌手。

就在他大火的當年,2015年3月10日,斯莫利特宣布出櫃。

斯莫利特曾將一段視頻上傳到YouTube,正式公開自己的同性戀身份,這段視頻是他參加《艾倫·德傑尼勒斯脫口秀》(The Ellen DeGeneres Show)之後錄製的。

斯莫利特曾在這檔脫口秀節目中,告訴主持人:

「我需要清楚表明一點,對於我而言,從來就沒有出不出櫃這回事,因為我從來沒有隱瞞過自己的性取向。」



1月29日凌晨,斯莫利特在芝加哥遭遇襲擊,芝加哥警察局(Chicago Police Department)接案,目前該案正在調查中。

警方稱,這可能是一起仇恨犯罪。

事發時,斯莫利特正準備離開一家餐廳,有兩名男子襲擊了他,並對斯莫利特大喊關於種族歧視及恐嚇同性戀者的言論,並向他潑了一種未知的化學物質,還用一根繩子勒住了他的脖子。

斯莫利特告訴調查人員,他聽到襲擊者大喊「MAGA country」。

MAGA,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縮寫,意指「讓美國再次偉大」,這是美國共和黨人的競選口號。美國共和黨前總統羅納德·里根1980年時曾第一次使用,共和黨現任總統特朗普2016年競選時再次使用,並給這個口號申請了商標。

「斯莫利特被襲擊事件」發生後,佩奇隨即在《深夜秀》節目中發表了「激動奔放」的演講。在談到針對LGBTQ群體的暴力時,佩奇要求觀眾「把這些點連起來」。

她說,她希望自己製作的紀錄片《同行》(Gaycation)能幫助揭示「政府政策和言論是如何影響人們的生活的」,就像這次發生的斯莫利特被襲擊事件,就很說明問題。

佩奇表示,她本人並不認識斯莫利特,但是她支持斯莫利特,她說:「如果你有權力,你憎惡別人,你想給他們造成痛苦……你利用你的職業生涯試圖給別人造成痛苦,那麼將會發生什麼?孩子們會受到虐待,他們會自殺,人們會在街上被毆打……」

佩奇說,「我週遊世界,遇到過最邊緣化的人。」「我很幸運今天有這個時間和權利說出這些。這該死的事情,必須停止!」佩奇的演講,贏得了在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和陣陣歡呼聲。





埃倫·佩奇,她的英文原名其實很長,叫Ellen Grace Philpotts-Page,中文翻譯過來就是「埃倫·格雷絲·菲爾波茲-佩奇」。她生於1987年,本月21日,將迎來她的32歲生日。

就在5年前,2014年2月14日情人節這天,佩奇公開宣布出櫃。

當天,她在人權運動組織於賭城拉斯維加斯舉辦的「發光發熱」(Time to Thrive)活動開幕式上發表演說,坦承自己是同性戀。

就在她宣布出櫃4年之後,2018年1月4日,她在其個人社交媒體上宣布與艾瑪·波特納(Emma Portner)結婚。

當天,佩奇在她的Instagram(照片牆)里PO了一張照片,隨後整個INS沸騰了!

照片里,她和艾瑪一起,把戒指戴在了無名指上。



她在INS里留言:

「真不敢相信,我以後就要叫這個非凡的女人『老婆』啦。」

佩奇出生於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市的一個快樂而又平凡的家庭。媽媽是老師,爸爸是平面設計師。

她從小就是一個假小子。因為小時候媽媽帶她去多倫多看了一場《劇院魅影》音樂劇,從此她愛上了表演。

10歲時,佩奇進入NeptuneTheatre School學習,同年即被電視劇《Pit Pony》挑中。

16歲那年,佩奇離開了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踏上了赴多倫多求藝之路。那時,她堅持每天到學校上課,即使拍戲再忙,也不落下功課。

佩奇曾在加拿大廣受歡迎的電視劇《Trailer Park Boys》中擔任配角,這部劇為她第二次贏得加拿大年度電影電視獎「雙子座獎」(Gemini Award)的「整體表演獎」提名。之後,她也出演過一些配角。

此後,一個不到100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成就了佩奇。


在2005年1月美國首映的驚悚片《水果硬糖》中,佩奇扮演了一個高智商的14歲復仇少女海莉。扮演海莉的佩奇,是從近300人角逐中脫穎而出的。

故事講述了復仇少女海莉,看似外表柔弱稚嫩,卻心思細密,勇氣與智慧並存,下定決心懲治殺害好友未成年少女唐娜的兇手,經過周密安排,最終從心理層面摧毀了32歲的戀童癖攝影師傑夫。

影片公映後大獲成功,海莉那天使般的笑容和復仇時的瘋狂,傑夫那玩轉式的曖昧與竭力抵賴狡辯的作態,無不考驗著演員的演技。



《水果硬糖》,對虛偽人格和人性陰暗面進行了深刻的揭露,成了所有「蘿莉控」的噩夢。

該影片被影評家稱為「令男性觀眾觀後脊背漸起寒意,女性觀眾讀了心生快意的黑色童話」。

《水果硬糖》讓佩奇聲名雀起,但2007年9月上映的影片《朱諾》,則讓佩奇成為美國的「國民偶像」。

因佩奇在《朱諾》中的演技爆棚,她差一點兒就摘走了奧斯卡影后桂冠。佩奇也因為《朱諾》而成為好萊塢新生代演技派明星的代言人。







然而一路走紅的佩奇,並不快樂。

從小她就覺得自己「與眾不同」,她對自己的一些行為感到奇怪,也不理解,比如:同班女孩子們感興趣的那些,裙子、帥哥……她都感到索然無味,沒啥興趣。

隨著佩奇出落成少女,她的心裡卻暗暗衷情於自己喜歡的女孩。

她感到了困惑、難堪、尷尬……甚至她還偷偷上網搜索過「為什麼女生會喜歡女生」,也在晚上躲在被窩裡閱讀關於性別認知的書籍。

在意識到自己可能是個「同性戀」時,她感到些許迷茫和不知所措,但當她意識到「這個世界不獨她一人如此」之後,才開始慢慢釋懷。

但她仍然不敢告訴任何人,她把這個當成秘密,藏在心裡,並把注意力轉移到她熱愛的表演事業上。

隨著角色的走紅,已是公眾人物的佩奇感受到了「亞歷山大」。


「當我被認出來的時候,就會覺得不自在。」當面對媒體和鏡頭,佩奇知道自己從此更要謹言慎行了。

「出櫃」,在好萊塢曾被視為一種職業式自殺,是自毀前程。因此,佩奇每天不得不戴著虛偽的面具,言不由衷地生活著,這也讓她感到很痛苦。

終於,這樣的生活讓她再也無法忍受了。2014年,佩奇勇敢出櫃,宣告世人自己是一個同性戀……

2014年的情人節,佩奇在賭城拉斯維加斯的活動中發表出櫃演講。

她說:「我們面對的社會環境為所有人設立了一個絕對標準。關於美好生活的標準,關於幸福生活的標準,關於成功的標準……這些念頭深植在你的腦海,告訴你如何做人、如何穿著、如何成為要成為的那種人。我一直都在試圖改變,變得忠於自我,追隨內心,但……這真的很不容易。」


「任何人如果想要反對這些所謂的規範,都會遭受流言蜚語和另眼相看。LGBT族群對此更是深有體會。」

「我今天來到這裡,是因為,我是同性戀。」

當說到這裡時,佩奇的聲音依然保持著平靜,她的手卻在緊張地顫抖。

直到人群中響起了一陣陣掌聲,佩奇才慢慢平復了心情,她繼續演講:

「我已經厭倦了躲藏,厭倦了閃爍其詞的謊言。我的靈魂遭受折磨,我的心理遭受折磨,我的感情也遭受了折磨。但我們所有人都有權享受完全平等的愛,沒有羞愧,無需退讓。」

有太多的孩子,僅僅因為他們的身份而遭受著欺侮,拒絕或者虐待,甚至有孩子因此自殺。你們能改變這一切,你們也正在改變這一切。

謝謝你們,謝謝你們激勵著我,謝謝你們給我希望,請繼續為了像我這樣的人去改變世界。」

演講結束後的佩奇,真正告別過去躲躲藏藏的生活,做回了真實的自己。



但是不理解的人仍然很多。有一次,她正和女友艾瑪拍拖,她們走在大街上,卻遭遇到了辱罵:「那天我摟著女友散步,親眼看到遠處有個男人沖我們吐口水,並大聲咆哮。」

在社交媒體上,佩奇也經常遭到辱罵和恐嚇,但也有很多人始終理解她、鼓勵她,以她為傲。

佩奇下定了決心:「不能再害怕流言蜚語,要做一個勇敢無畏的人。」

從此,每次出現在公眾場合,她都緊緊握住艾瑪的手。


就算是在嚴寒季節,也抵擋不了她們的濃濃愛意。一組雪地上的街拍,佩奇和艾瑪所戴的紅黃帽子,怎麼看都像是一道名菜——「西紅柿炒雞蛋」,既美味又有豐富營養……


從此,佩奇開始四處奔走,關心像她一樣的邊緣群體,思考怎樣為他們的生存環境做出一些改變。


2016年,佩奇和伊恩·丹尼爾(Ian Daniel)一起主持了紀錄片《同行》,探討世界各地的LGBT文化。從日本、巴西到牙買加和美國,與當地的邊緣人群接觸。


他們在沿途遇到了他們想要找到的邊緣人群,傾聽了他們對於生活的看法及發生在他們身上的動人故事。

經歷過出櫃的佩奇在出鏡中熱淚盈眶,她說:

「社會一直在進步,眼前的現實可能會讓我們心灰意冷,但我們仍然相信,愛無處不在。」





也正是因為這無處不在的愛,如今的佩奇,與她的妻子艾瑪,無所畏懼、幸福甜蜜地度過了結婚一周年的日子。

人世間最真摯的愛情,是心靈最深處的悸動,無論是否與性別有關,但一定是愛至深處,心靈相依。

(特別提示:請網友理性閱讀,理性表達觀點。)


她鄉華聞出品|轉載申請授權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作者:寒江雪


編輯:柏顏


平台:她鄉華聞


微信ID:chicvancouver



有她的地方就有家

 商務合作:


sales@herlandmag.ca


 歡迎投稿:


editor@herlandmag.ca


778.654.8488


:

:

:

:
@copyright http://www.herlandmag.ca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版權聲明:

【除原創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路創作環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她鄉華聞 的精彩文章:

在溫哥華,哪裡可以享受視覺與味覺的碰撞?藝術與紅酒的結合?
科普 | 沒想到看完這些背後的故事,我對加拿大醫療更有信心了

TAG:她鄉華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