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bmj:人工甜味劑或對健康沒有影響

bmj:人工甜味劑或對健康沒有影響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幾十年來,人造非糖甜味劑一直是激烈爭論的焦點。它們究竟是對健康有益,還是會增加風險?最近一項研究結論再次煽動起人們的情緒,聲稱它幾乎沒有任何有益或有害的證據。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糖的負面作用已經是無可辯駁的,一場關於尋找糖替代物的競賽也隨之開始。

消費者喜歡甜食和飲料。因此,在公眾努力是自己變得更健康的同時,非糖甜味劑就被設計出來了。

FDA已經批准了一些非糖甜味劑。它們比糖更甜,且幾乎不含有熱量。因為這些化合物(也稱人工甜味劑)是相對較新的發明,因此關於它們的潛在益處和副作用仍然存在爭議。

有些研究稱,用非糖甜味劑代替普通糖能夠幫助人們減掉額外的體重並降低糖尿病風險。而有的研究人員則持相反觀點,他們認為非糖甜味劑實際上可能會增加糖尿病、肥胖和代謝紊亂的風險。非糖甜味劑也被認為與癌症風險有關,但是關於二者之間關聯的證據並不充分。

為得到確切結論,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對現有的研究進行了綜合分析,以希望找到結論性的答案。該研究近日已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the BMJ)》上。

再次關注非糖甜味劑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總共對56篇論文進行了評估,這是迄今為止對這一問題最全面的回顧。

他們分析的研究對象包括成人和兒童參與者,且比較了低糖和無糖甜味劑與高糖甜味劑的攝入量。

他們調查了包括口腔健康、腎臟和心血管疾病、癌症、血糖水平、行為、情緒、體重和身體質量指數(BMI)的一系列因素。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對於上述大部分健康指標來說,食用非糖甜味劑的人與不食用甜味劑的人之間似乎沒有顯著差異。

研究人員說:「對於大多數結果,非糖甜味劑攝入與不攝入之間,或非糖甜味劑不同劑量之間,似乎沒有統計學或臨床相關的差異。」

圖片來源:bmj

在一些小型研究中,他們發現一些較弱的證據表明,非糖甜味劑有助於降低BMI和血糖水平,但是證據並不充分。

研究人員還觀察到,食用少量非糖甜味劑人的體重增加幅度較小,但是證據同樣不充分。

對於兒童來說也是如此,人工甜味劑略微減輕了體重的增加,但並不影響體重指數。

當研究團隊專註於肥胖和超重人群的研究時,也沒有證據表明非糖甜味劑能夠帶來任何益處。

圖片來源:bmj

研究人員也在尋找任何副作用或不良事件的證據。在這篇綜述中,同樣沒有結論性的數據,研究人員寫道:「無法排除潛在的危害」。

還需更多的研究

在他們的論文中,作者們反覆重申,他們發現的證據非常沒有說服力,這些證據可以被評級為「非常低或一般」,並呼籲更多實質性的研究。他們解釋說,需要更長期的研究來評估非糖甜味劑對超重、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腎臟疾病風險的影響。

隨著該研究一起發表的還有哈佛大學T.H. Chan公共衛生學院的Vasanti S. Malik博士的社論。

她寫道:「儘管類似這項研究的元分析非常重要且有用,但我們仍然要對結論保持謹慎。我們不應該忽視高質量研究所取得的發現。例如,de Ruyter團隊以及Ebbeling團隊進行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最嚴格的試驗,他們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證明用膳食替代物來代替含糖甜味飲料能夠在一年的追蹤研究中觀察到兒童及青少年的體重減輕。」

總體來說,Malik同意這項研究的作者們呼籲更多研究的觀點。她總結說:「隨著越來越多的證據浮出水面,政策和推薦都需要定期更新,以確保最可靠的數據被用於平息關於糖和糖替代物的公共健康爭論。」

由於非糖甜味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歡迎,因此,理解它的益處或風險(即使程度很輕)對於公眾是非常重要的。無論這些甜味劑能夠輕微降低肥胖風險還是使糖尿病風險輕微上升,研究人員們都需要弄清這些事實。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揭秘:蜂王漿的「神奇」
脫髮:手掌中的線索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