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騎著摩托去西藏1】托馬斯式的旅行哲學:免費的翻譯,套牌的摩托,沒有到不了西藏的車

【騎著摩托去西藏1】托馬斯式的旅行哲學:免費的翻譯,套牌的摩托,沒有到不了西藏的車


1

免費的翻譯

Jia Jia,你告訴他我需

Castrol

的全合成機油!」




2007年3月,托馬斯帶著我在桂林的進口機車摩托車修理店修車。從我決定要跟他「私奔去西藏」以後,他就有了一個隨身翻譯。那時候我跟爸爸瞎掰,說我帶團去西藏呢。可是他也沒付我工資,到現在想起來,工資還是應該要付的。如今我做代購找他幫我買東西也要付他傭金呢。昨天他幫我買了個手機,還說我應該付他買手差價費。



說起來我做了這麼多年翻譯,工資也沒有拿一分錢,還是很虧的。但是網上常常說

:世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這些年看過的風景,兩個人享受過的愛情,卻不是幾千幾萬塊錢算得清楚的。所謂夫妻,就是要我們用不同的形式,你欠著我的,我欠著你的,一輩子也糾纏不清。外人沒必要看得太明白,自己心中有數就可以了。


2007年我開始接觸摩托車,從一個對摩托車一竅不通的人,慢慢變得對摩托車的各個部件耳熟能詳。因為那時候每到一個城市,我們都要滿大街小巷的尋找修進口摩托車的修理店。



自從離開陽朔以後,托馬斯不再叫我的英文名

Kaka。他叫我Jia Jia

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聽我說:「你好,我是

Kaka。

」他挑了挑他那雙漂亮的棕色長眉。後來我們關係很親近了,有一天他陪我去汽車站接一個來自波蘭的義工Ada。那姑娘聽說我的名字以後,沒忍住笑了。我這才覺得一定有什麼不對勁。



我取這個英文名是因為很多港片會把

Jia翻譯成

Ka,

像康佳電視不就是

Konka

嘛。再說巴西也有一足球運動員叫

Kaka

來著,我覺得沒毛病。但波蘭姑娘

Ada

那噗哧一聲笑讓我警覺起來。



後來才知道,原來

Kaka在德語中的意思是「小朋友的大便」。再一想,在我正式通知他可以叫我

Jia Jia

之前托馬斯的確很少叫我的名字。我以為是因為我們關係特殊,而且他也從來沒有告訴我這個單詞在德語里的意思。真不知道托馬斯每一次面對我,想開口跟我說話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這事情如今就成了他取笑我的談資,可不是一般的腹黑啊。他抿著嘴笑,叫我:My little Kaka的樣子,叫人又愛又恨。

英文名真是一段黑歷史,自從那以後我就打算以後行走江湖,再不亂取名字了,甭管你哪國人,叫不叫得出我的名字,我都叫

Jia



自從改回了本名,托馬斯特別喜歡叫我名字。因為他語言不通遊盪了半個中國以後,終於有了旅途上的溝通能力。我可以幫他點菜,修車的時候可以翻譯。最重要的,每天都有人可以聽他說話。每天他叫我的次數之多,我總覺得是不是餘音在繞樑。




2

套牌的車

騎著摩托車去西藏?

我從來沒有想像過,一個人能坐這麼長時間的摩托車。小時候聽說隔壁家哥哥騎摩托車從鄉下進城,都覺得這真的是個很新穎的進城方式。

人對自我極限的認知就好像堅硬的頭蓋骨包圍下的大腦能量。你所不知道的自己其實比你以為的自己強大很多很多倍。



托馬斯在來中國之前,除了在駕校並沒有騎過摩托車。當他背著行囊買了張單程票飛往中國的時候。他也不知道前面有什麼樣的人與旅途在等著他。

一開始他嘗試過騎自行車。大概從來沒有見過上海這麼大的城市,騎了兩天感覺腿都快廢了。他看著自己兩根竹竿一樣的長腿,決定買個踏板摩托車。偏偏被一個上海的英國佬忽悠買下這個看起來炫酷卻不適合跑長途的摩托車。購車合同寫在肯德基的墊餐紙反面,他一共支付了人民幣

7000塊錢,拿到了這台雅馬哈TZM的二手街車,以及證明它滬A牌照合法性的行駛證。細心的托馬斯還曾經找交警查了,的確有這麼一個牌照。但是全上海人民都知道,這個叫套牌車。



初到中國還清純逼人的小托同志


總之託馬斯就騎著這台

「合法」的摩托車,去了黃山,又去了海南,後來到了陽朔。還撿了個姑娘,就是我。我們騎著這個車每開兩三百公里就要加油的街車,從廣西穿過貴州,翻過雲貴高原,繞過西雙版納,穿過虎跳峽,路過香格里拉,從德欽爬過雪山,上了青藏高原,將它停在布達拉宮前面。



我原來不知道自己的屁股這麼扛造,不管那摩托車多好看,你坐上幾個小時就知道屁股有多痛。但從出發的那天開始,整整一個月,這台雅馬哈

TZM的摩拖車坐墊無疑就是我可憐的屁股又愛又恨的神仙伴侶。從新鮮到疼痛再到麻木,最後完全習慣了摩托車上的生活,這就是人這種生物最具魔性的適應能力,連屁股都是如此,何況靈魂。


3

沒有到不了西藏的車

所有的專業修車師傅都會告訴我:

「你們這輛車

並不適合跑長途

」。



後來事實證明他們是對的。這種機車雖然炫酷,可是一旦壞了零件,找一個能修這個車的師傅都相當不容易。

從舒適度和機車性能來說它

只適合在平坦的路面短時間的騎行。

在西藏翻山越嶺的時候,

上山時間過長,動力就超

高溫

我們

不得不停車

等待

它冷卻,或者找到有山泉的地方用水澆涼發動機,到後來就不得不得用冰雪來冷卻。



在中國曆練了幾個月以後的小托同志正在罐山泉水冷卻動力


令人頭痛的

是它的耗油量。這個看起來炫酷的傢伙吃油有點猛,幾乎每

兩三

百公里我們就一定需要找到一個加油站。那時候的滇藏線,錯過一個加油站都是很危險的。



如果你問一個摩托發燒友這樣的車能不能

西藏,他一定會覺得你瘋了。但是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次用錯誤的交通工具的長途旅行

經歷

,我發現其實不管去那裡,大概只有去不了的人,沒有去不了的車吧?人的極限和潛能遠遠比自己想像中的樣子要厲害



我們在西藏的山川大脈上孤獨盤行時,曾經經歷過很多次油盡糧枯的時刻。



那時候的滇藏線的路況不像現在這麼好,很多路都還是剛用炸藥把石頭炸開一個洞就是隧道的毛路。過路車輛不多,最要命的是好不容易盼來一輛車,現代汽車的油箱根本放不出汽油來,試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但是幾乎過路的車輛看到我們揮手都會停下來,對於汽油的事情愛莫能助,但是他們會給我們一些乾糧和水。在這種生存環境十分有限的狀況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和善顯得那麼的重要,這讓我十分感恩。



有一次

後面過來一輛大貨車,我們沒有攔車的打算,因為貨車燒的是柴油。但是貨車自己停下來了。車上下來三個人,其中有個穿衝鋒衣的小夥子對我們的摩托車非常感興趣。問我們從哪裡騎過來的,準備騎到哪裡?我們回答了以後他問我們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助的。



我說:

「謝謝,可惜你們也幫不上,我們的車沒有油了,燒的是汽油。」



穿衝鋒衣的小夥子神秘的笑了:

「汽油啊,誰說沒有,我們是中石化的運油車呀!你看我們貨車後面的油罐,要多少汽油都夠呢!」



我這才注意到貨車後面的車廂是油罐!你很難想像那一刻我的心情,就像剛爆出炮竹口的

花,直上雲霄,燦爛開放!何止是欣喜若狂,更有命運之手在冥冥中助我一臂之力的幸運感。這是一種神秘的力量。後來總有人問我旅途中沒有油了怎麼辦?我就給人講這個故事,聽起來多麼不可思議,但是它就發生在我自己身上,我曾經有血有肉的感受過這種奇蹟。

當你認真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心無旁騖散發出來的力量,會改變你周圍的氣場,讓全世界的人和事都來幫助你完成它。我不知道你是否相信奇蹟的力量,反正,我是相信的。

作者簡介

湯佳,80後自由職業者。十年來與德籍丈夫一起環球旅行,七歲的混血兒女兒伊娃已經跟隨父母腳步走過75個國家。已出版著作《親愛的,這不只是一場旅行》

《愛是有故事的旅行》

,個人公號:愛是有故事的旅行(ID:

eva-aroundworld

)。新浪微博:@湯佳托馬斯


推薦閱讀



請外國人吃飯的那些事兒


托哥教你如何用最少的錢玩轉紐西蘭,絕對乾貨!


環遊世界,我是如何做到財務自由的(下)


愛是有故事的旅行

  

環球旅行第十年的故事分享。


公眾號所有文章均為原創首發。


歡迎關注,打賞,分享。


   



                     

Iphone

讚賞識別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國生活報 的精彩文章:

【12月11日小新聞】人間悲劇,難民營發現嬰兒屍體;天上掉黃金-童話般的祝福;命運被改寫的烤鵝
【提醒】德鐵周一開始罷工,德鐵與德鐵工會感情又破裂了......

TAG:德國生活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