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俄暫停履行《中導條約》,歐洲焦慮萬分,冷戰2.0要來了?

美俄暫停履行《中導條約》,歐洲焦慮萬分,冷戰2.0要來了?

當地時間2月1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美國暫停履行與俄羅斯簽署的《中導條約》(INF)義務,並將於2月2日正式啟動退出程序。

俄羅斯也不示弱,2日俄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也將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義務。

白宮的聲明顯示:「除非俄羅斯重新遵守條約,銷毀所有違反條約規定的導彈、發射架以及相關設備,否則(美方的退出)程序將在6個月內完成。」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2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此表示遺憾。「我們已多次闡明中方在《中導條約》問題上的立場。作為軍控與裁軍領域的重要雙邊條約,《中導條約》對於緩和大國關係、增進國際與地區和平、維護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說,中方反對美退約行為,敦促美俄雙方通過建設性對話,妥善解決分歧。

同時,耿爽還強調,《中導條約》多邊化涉及一系列政治、軍事、法律等複雜問題,不少國家均對此存有關切。中方反對條約多邊化。當務之急是維護並執行好現有條約,而不是破舊立新。

美俄再添齟齬

《中導條約》,全稱《美蘇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導彈條約》,由美國和蘇聯兩國領導人在1987年簽署。該條約規定,雙方需銷毀射程在500~1000公里的短程導彈,以及射程在1000~5500公里的中程導彈,包括搭載常規與核子彈頭的導彈、導彈的陸基發射器。該條約被視為意欲保護美國以及其在歐洲地區的盟友。條約簽署至今,雙方共銷毀了2692枚相關導彈。

不過,自1987年來,兩國圍繞該條約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歇,雙方不斷指責對方違反該條約。比如,美國認為俄羅斯研發及部署9M729型陸基巡航導彈,違反了《中導條約》的規定。在美方看來,該導彈是實際射程能超過2500公里的「口徑」巡航導彈的衍生品。而俄方否認該導彈違反條約的相關規定,並指控美國在東歐部署、應對伊朗威脅的導彈防禦系統,可隨時改為發射攻擊俄羅斯的中程巡航導彈。而後者理應被銷毀。

去年10月,美國總統特朗普曾以俄方多年來不遵守《中導條約》為由,威脅退出該條約。此次,白宮方面給出的聲明也一如既往地認為,《中導條約》失效的責任完全在俄方。

對於美國單方面的指責,普京2日當天在會見俄外長拉夫羅夫與國防部長紹伊古時說:「我們多年來很多次提議就裁軍問題舉行詳細會談,並且就這一議題方方面面開展討論。近年來,我們看到的是,我們的提議並沒有得到夥伴(美國)的支持。相反,一直以各種借口來破壞成形的國際安全體系。」

普京還表示,俄羅斯將不再提議就《中導條約》問題進行談判,但俄方此前提出過的建議仍然有效。

冷戰時代重啟?

失去了《中導條約》的約束,意味著美俄雙方有理由繼續發展中短程導彈。目前,最為緊張的莫過於歐洲國家。有美國智庫指出,歐洲當前普遍關心的是,美俄是否會把歐洲大陸變成一個新的核武火藥桶?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費莫蓋里尼曾表示,歐盟希望在保留和履行《中導條約》方面仍有談判的可能。她說:「如果沒有《中導條約》,歐洲的安全可能遭到威脅。」她指出,《中導條約》沒有全面履行的強制機制,但是這一協議對於歐洲很重要,如果協議被廢除,歐洲的安全將得不到保證,而歐洲國家也不希望再一次淪為其他大國鬥爭的地方。

對於歐洲的關切,普京在2日明確表示:「俄羅斯不會捲入代價高昂的軍備競賽。」

而美國方面,特朗普政府軍費開支不斷攀升。去年末,特朗普政府同意國防部長馬蒂斯的建議,將在2020財年向五角大樓撥款7500億美元。此前,英國簡氏防務預算報告(Jane"s IHS Markit)的數據指出,2018年全球國防支出總額達到1.78萬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了4.9%,創近十年新高。在這背後,是北約和美國國防支出的快速增長。

同時,2018年國防支出增速最快的10個國家中,6個位於東歐地區,其中烏克蘭、波蘭以及羅馬尼亞的國防支出幾乎增長了9%。

有美媒分析稱,美俄暫停《中導條約》,意味著冷戰時代或將重新開啟,而一旦打開「潘多拉魔盒」,恐怕將見證一場「一邊倒」的新時代軍備競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誰是全球市值第一?蘋果、亞馬遜、微軟展開激烈爭奪
蘋果重金押注的「硅山」奧斯汀:創新、音樂與朝氣撲面而來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