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間詞話》:生活是否精彩,全在人的境界

《人間詞話》:生活是否精彩,全在人的境界

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數一數二的國學大家。

一生著述62種,批校典籍近200種,涉及戲曲、詩詞、哲學、美學、史學、金石、考古、教育、翻譯等眾多領域。

他以短短64則筆記,開創性地梳理出中國詞的美學,是「打開中國最美詞話的金鑰匙」。中國人都應該讀一讀。

在他看來,生活是否精彩,全在人的境界、情懷和胸襟,並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說」。

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初時迷惘探索,確定目標後執著前進、終得頓悟,寫詞、治學與做人是一樣的道理。三句道出成功之法,引人深思。

王國維的「境界說」

所謂「境界說」,是巧借宋代詩詞中的三個句子來比喻人生治學和事業追求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引自北宋詞人晏殊的《蝶戀花》。

王先生藉此意在闡明做大事業大學問的人首先應不畏人生路上的凄苦悲楚與迷茫無助,而是激流勇進,奮發向上,唯此方能登高望遠,取得一番成就。

這種精神類似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韌不拔的意境。

第二重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取自宋朝詞人柳永《鳳棲梧》,將本用來表達愛情的詩句升華,是說經過第一階段的痛苦摸索後,找到了人生的目標,而後全力以赴,身體力行,孜孜不倦地去踐行人生理想。

第三重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取自北宋詩人辛棄疾的《青玉案》。

這句最妙!經歷了苦苦尋覓和追求的前兩重境界,驀然回首的剎那,卻豁然開朗,突然醒悟到人生的真諦,所思所悟,不經意間一一畢現。

這是經歷了前兩階段的痛苦摸索後的厚積薄發,水到渠成的結果。

無獨有偶。王國維先生關於人生三重境界的觀點與禪宗所說的「悟道求索三境界」不謀而合。

禪宗的悟道三境界是這麼說的:

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初見知識,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雖然二者一個是講人生治學,一個說的是禪宗之道,可細細尋味,確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謂微言大義,醍醐灌頂。

《人間詞話》:最負盛名的詞話著作

王國維用傳統的詞話形式及傳統的概念、術語和思維邏輯,較為自然地融進了一些新的觀念和方法,其總結的理論問題又具有相當普遍的意義,這就使它在當時新舊兩代的讀者中產生了重大反響。

在中國近代文學批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人間詞話》,在理論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一些問題上頗有創見。

用葉嘉瑩先生的話來說,王國維開闢的這條詩詞鑒賞之路,是讓我們從詩詞中不僅要看到那些作者寫了什麼,還要看到作者更為豐富的言外之意(大意)。

我們可以這麼認為,有時作品中流露出的是作者的本意,也有時候,作品會在無意間透露出作者自己都不曾想到的心境。如此的探尋之路,是多麼神秘,多麼令人嚮往。

詩享課堂吟誦專家余水容老師為您帶來《人間詞話》吟賞系列課。

輕觸圖片 了解課程

主講人:余水容

詩享課堂合作講師

吟誦專家·著名詩人

國學教育資深顧問

余水容老師在詩歌的創作、教學,鑒賞、吟誦上有著二十多年的深厚功底,從賞析與品讀、吟詠與歌唱、聲調與音韻、格律與創作等四層方面,解讀詩詞形式與內容之美。

余水容老師在長房雲時代「傳統文化大講堂」

二十幾年來,余水容老師致力於中華古典詩歌的研習及舊體詩詞的創作,出版有個人詩詞選,獲第二屆《中詩作家文庫》優秀獎,作品被收入《中國當代詩人詞家代表作大觀》。

余水容老師參加研討會

余水容老師還被湖南省圖書館常年聘為客座教授。成為眾國學教育機構聘請的資深導師及教學顧問。

余水容老師做客長沙百姓大講堂·橘洲講壇

掃碼聽課

購買須知:

本課程為音頻課程,購買後即可永久收聽該課程。

本課程為虛擬內容服務,購買成功後概不退款,請您理解。

爆款好課推薦

點擊文字 了解課程詳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世界 的精彩文章:

馬東:黃明哲正解道德經,是浮躁人生的一個正解
這10個夸人「有才」的文學典故,你知道幾個?

TAG:詩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