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代滅亡前宦官橫行兩百年,原因出在哪?朱元璋早早便埋下了禍端

明代滅亡前宦官橫行兩百年,原因出在哪?朱元璋早早便埋下了禍端

在中國的封建王朝中,宦官是一個特殊而龐大又不可或缺的存在。他們原本是為了服務皇室而存在,然而漸漸地也和皇權之間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糾葛。有的朝代甚至因為宦官興風作浪而加速了滅亡,比如明朝。

後世看來,明代的宦官問題和其他朝代相比顯得十分突出。明代宦官用勢最長,數量眾多,權勢龐大,更是其他朝代望塵莫及。著名的太監魏忠賢甚至人稱「九千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此外還有明英宗朱祁鎮時期的太監王振,利用皇帝對他的信任把持朝政,最後甚至成為太上宰相。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明代宦官為什麼能在朝廷中得勢時間長達兩百多年?人們探究其背後的原因,沒想到竟然是在開國皇帝朱元璋時期就藏下了禍根。其實,在明朝建立之初,明太祖朱元璋是非常注重吸取前朝教訓的。為了防止宦官干政,他制定了嚴格的條律,為了加強皇帝的集權,他廢除了丞相,獨攬大權。

據說朱元璋身邊曾經有一個太監出於好心,指出了他聖旨上的一個錯誤。當時朱元璋雖然採納這個太監的建議,卻在之後把他逐出了宮,因為宦官不得干政。此外,朱元璋還在宮裡派人鑄造一塊鐵碑,上面刻著「內臣不得干政,犯者斬」。朱元璋如此嚴令禁止,又怎麼會為後代宦官干政埋下禍根呢?

這和朱元璋的另一個舉措有關。他廢除丞相,也即宰相,這使得明代的皇權得到空前的加強和集中。但是這同時也給皇帝帶來了另一個難題:工作量太大。整個大明帝國的上下內事宜,無論巨細都交由皇帝一人處理。根據記載,勞模朱元璋平均每天要處理四百多件事。洪武17年,他曾經8天處理了上奏的3291件奏章。

然而,朱元璋似乎沒有意識到一點,就是他的後代子孫都能像他一樣如此勤勉嗎?皇帝對於政事的態度,很大程度上都是取決於他的個人意志。而明代後期的歷史也表明,很少有皇帝能做到朱元璋那樣。這個體制也就出了問題。皇帝懈怠朝政,再加上宰相已被廢除,皇權至高無上,就幾乎沒有其他力量來挽回局面。

宦官的存在,為皇帝處理政務提供了幫助。雖然到建文帝朱允炆為止,都還在嚴格禁止宦官干政。但是明成祖朱棣開始,宦官就發揮起了作用。朱棣在發動宮廷政變的過程中,就是通過收買建文帝身邊的宦官來探聽情報,以掌握京城的虛實。等他順利登基後,自然要在朝中給這些宦官一些權力地位。

朱元璋立下的「宦官不得干政」的規矩,一朝被打破,就再也無法挽回了。朱棣之後的明朝皇帝,由於不像先祖那樣能幹肯拼,經常把內閣交上來的文書奏摺分給身邊的太監分批,最終竟然產生了太監管制的大臣的現象。宦官們把持朝政在後代就更加愈演愈烈,甚至一手遮天。

參考文獻:《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洪荒之使 的精彩文章:

崇禎自殺後,其後代去哪了?貴州現崇禎直系血脈,還藏有尚方寶劍
號稱不倒翁的一代權臣,輔佐五朝八姓11位帝王,死後卻被罵千年

TAG:洪荒之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