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平天國之後,為何兩江總督非得是湘軍集團的人才能擔任?

太平天國之後,為何兩江總督非得是湘軍集團的人才能擔任?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勢如破竹,從廣西蔓延至數省,朝廷正規軍綠營在太平軍面前不堪一擊,戰敗的奏摺像紙片一樣飄到咸豐帝的御座前。無奈之下,咸豐帝發布了全民總動員,命令大臣回地方辦理團練。

太平天國之後,為何兩江總督非得是湘軍集團的人才能擔任?

對於當時的大清來說,動員所有力量對付太平軍也是一個好辦法,可副作用也很明顯,一旦這種力量壯大起來,就很難善後。因為戰爭結束後,再想讓他們拿起鋤頭重新種地,就是天方夜譚了,至少得給他們一個好的歸宿,讓他們獲取巨大的利益回報。

曾國藩和他的湘軍集團就是這種情況,經過十餘年的奮戰,湘軍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最終鎮壓了太平天國。儘管曾國藩自己的野心不大,也沒想過要劃江而治或是當皇帝。但不是所有的湘軍將領們都是這麼想的,不給點實實在在的好處,恐怕是交代不了的。

事實上,清政府給予曾國藩和湘軍集團的回報不算豐厚,咸豐帝曾許下過諾言,誰要是剿滅太平軍就封誰為王。可等到曾國藩拿下南京後,掌權的已經是慈禧。按理說,不管是誰當家做主,都應該履行承諾,封曾國藩為王。結果我們都知道,曾國藩最終還是得了低了很多等級的一等侯。

太平天國之後,為何兩江總督非得是湘軍集團的人才能擔任?

不封曾國藩為王也就罷了,清廷還對他進行了打壓制衡。南京收復沒多久,曾就被調往北方剿捻,可捻軍不同與太平軍,他們不是集團化作戰,而是擅長打游擊,所以在剿捻的戰場上沒能再續輝煌。後來慈禧讓李鴻章取代他,讓他擔任直隸總督。表面來看,曾國藩由兩江調任直隸似乎是升了,實際上是讓他脫離湘軍大本營,把他架空,然後再對湘軍來一番秋後算賬。

首當其衝的就是裁撤大部湘軍,讓他們從哪來還回哪去。幾萬湘軍被裁撤,但很多兵勇卻不願意回家,就在江南以打劫為生。這幫散兵游勇又和很多黑幫勢力攪和在一起,既不怕官更不怕民,鬧得兩江之地雞犬不寧。

慈禧對湘軍的手段很毒辣,他調曾國藩為直隸總督目的就是讓湘軍群龍無首,隨後又空降和湘軍集團素無瓜葛的馬新貽為兩江總督,此舉一是想從曾國藩和湘軍的手裡收回兩江的統治權,二是裁撤湘軍,清除曾國藩在兩江的影響力。

太平天國之後,為何兩江總督非得是湘軍集團的人才能擔任?

客觀地講,馬新貽確實是一個能幹而稱職的封疆大吏,他接管兩江後,嚴厲懲治散兵游勇,凡是危害地方的一律就地正法,這讓湘軍集團心生怨恨。慈禧的算盤打得精,她想讓通過馬新貽這個棋子去和曾國藩以及湘軍掰腕子,試圖收回兩江。

這種想法太天真了,湘軍集團在兩江經營十餘年,可以說不僅僅是兩江,就是東南數省都成了湘軍的地盤。讓一個初來乍到的馬新貽接管這個政治集團,無疑是痴人說夢,況且馬新貽手上也沒有兵權。結果不用想,要不讓馬新貽滾蛋,要不就別活著離開兩江。果然,兩年後,馬新貽就被刺殺了,而這事就是湘軍乾的。

和平時期,總督被刺殺這在大清朝可是捅破天的大事,慈禧是個精明人,其中內情不用細想也知道。這一次變故,讓慈禧意識到湘軍的地盤根本動不了,但還是想嚴懲兇手解一解胸中的惡氣。

太平天國之後,為何兩江總督非得是湘軍集團的人才能擔任?

馬新貽被刺幾天後,朝廷發出上諭,命江寧將軍魁玉聯合布政使梅啟照等人共同審理。不幾天,上諭又讓漕運總督張之萬參與審訊此案。張之萬是個官場老油子,他知道兩江這個地方不好惹,搞不好自己也會攤上禍事,所以一直拖延,既不對兇手張汶祥用刑,也遲遲不定罪。折騰了小個把月,最終得出了個「為同夥報仇」的罪名結案。

對於這樣的結果,慈禧豈能滿意,於是便讓曾國藩火速回任兩江重審此案。曾國藩坐鎮兩江後,其他審案人員都得徵詢他的意見,曾國藩的態度是一言不發,大家心知肚明,認為此案到此就該結束,不宜擴大。最終,還以「為同夥報仇」的罪名定案。慈禧接到奏報後,儘管心裡窩火,可為了不激起兵變,動搖根基,不得不接受這個方案。

太平天國之後,為何兩江總督非得是湘軍集團的人才能擔任?

自馬新貽被刺後,慈禧這才知道兩江這個地方碰不得,此後兩江總督成了湘軍的專屬,大家輪流做,外人從不敢覬覦。直到慈禧完全掌握最高權力後,對兩江總督的任命也是十分謹慎,雖然也有不是湘軍集團出身的人擔任過,但那是極少數,她唯一能做的便是頻繁更換兩江總督。所以,我們發現,李鴻章在直隸總督任上一干就是二十餘年,而兩江總督卻像走馬燈一樣,換了一茬又一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兩鄰國在中國領土打仗百姓深受其難,慈禧發話:都是友邦保持中立
此人是民國顯赫一時的紅人,學問沒有打仗不行,靠美人計獨步天下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