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燦爛的歷史遺存:鐵鳳風鳴—遼金東京地區文物展佳器賞析!

燦爛的歷史遺存:鐵鳳風鳴—遼金東京地區文物展佳器賞析!

近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主辦的「鐵鳳風鳴——遼金東京地區文物展」在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展出。展覽精選153件(套)遼金文物,展現千餘年前生活在北方的契丹、女真族的民族文化、地域風采和文明歷程。雄踞中國北方300餘載的遼金兩代,在遼寧大地上留下了許多燦爛的歷史遺存。東京道(路)中遼陽、瀋陽兩地以及周邊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遼金佛教文物。

展覽現場圖

制瓷業是遼金時期比較發達的手工業之一,在遼人使用的飲食和貯藏器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仿照契丹人的皮製或木製容器所燒造的陶瓷器,主要有雞冠壺、長頸瓶、注壺、雞腿瓶等。雞冠壺是仿照契丹人使用的盛水皮囊而燒制的,上部有穿系和環梁,非常便於攜帶,實用性較強。

圖為黃釉雞冠壺,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金代製作出了大量具有本族特色的銅鏡,在吸取中原紋樣的同時,又創造出一些新的銅鏡紋樣,這些紋樣有些表現了金代社會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耕作、漁獵、遊戲;有些是觀念上的突破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嚮往,體現了金代女真人的高度智慧,具有北方民族的地域性。

圖為雙魚紋鏡

據介紹,遼陽作為遼金時期的五京之一,當時是東北地區重要的政治和軍事中心,也是經濟和文化中心。東京道(路)中遼陽、瀋陽兩地以及周邊出土的遼金文物種類豐富,風格多樣。此次展覽展出的文物不僅有生活用瓷中的雞冠壺、三彩盤等特色瓷器,還有花紋精美的銅鏡,可愛有趣的冮官屯玩具瓷等物品,小到一隻銀耳環,大到佛教造像都各有特點。

圖為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

展覽現場圖集

遼代 石龜硯

遼代 白釉黑花粉盒

遼代 三彩花卉盤

遼代金手鐲

金代 鳳凰紋帶柄鏡

金代 鑲嵌綠松石金牌

金代 鑲嵌綠松石金剛杵

金代 白釉褐彩花卉紋罐

展櫃中這些玩具瓷,則大部分出土於遼陽的江官屯窯。它們不僅品種豐富,形態各異,而且展現了一種獨特的古樸、稚拙的藝術美。

展覽現場圖

江官屯窯址位於遼寧省遼陽市文聖區小屯鎮江官屯村,此地在遼代時屬東京岩州,金代屬石城縣管轄。該窯址初建於遼代,金代達到全盛時期,元代時漸衰至廢。作為當時的五京七窯之一,遼陽江官屯窯陶器和瓷器的製作基本承襲了唐代的陶瓷工藝,與北宋中原地區的陶瓷製作工藝屬同一系統。但遼金兩朝皆為游牧民族統治,因此其生產出來的瓷器在繼承唐宋時期中原陶瓷的基礎上,又有著區別於其他朝代的獨特美感,並以富有游牧民族特點的造型聞名於世。

展覽現場圖

試想一下,這些小動物可能是古代窯工們在緊張的勞作之餘、憑藉自己的經驗和豐富的想像力,用廢棄陶土隨手捏制而成,在換取一定經濟收入的同時,也為自己的工作增添些許樂趣。也正因如此,這些陶瓷玩具製作簡便,往往不像其他生活瓷器那麼精緻,具有隨意化的特點;然而,這種純樸、稚拙、渾然天成的美感反而構成了巧奪天工的藝術。

展覽現場圖

契丹人原信薩滿教,到遼代在漢族文化的影響下,又接受了儒、佛、道等。雖然在某些方面保留了契丹舊時薩滿教的習俗,但總的來說遼代契丹人已經以信佛為主。

展覽現場圖

遼代的佛像造像也有自己的特點,記者在展廳見到了一座典型的遼代佛像,菩薩結跏趺坐於蓮花寶座上,髮髻高起,上搭頭巾垂至肩後,頭部正視,雙目微睜,胸前飾瓔珞,寬袍長裙,雙手緊握凈瓶。

展覽現場圖

這些佛造像在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上都很有特色,它一方面繼承了唐代造像典雅端莊的遺風,吸收了南宋造像寫實的手法,同時又融入了契丹和北方地區傳統的審美情趣和表現技法,因而在整體風格上體現出多樣文化融合的特點,展現出遼代造像獨特的文化藝術風貌。

展覽現場圖

這些遼代佛像肩部寬闊,胸肌隆起,有剛健的氣勢,菩薩像多戴高花冠,束高髮髻,花冠的形式很特別,類似契丹貴族的頭冠;胸前通常有一串連珠瓔珞,裝飾較宋代的更簡潔;兩耳際有兩條寶繒垂在雙肩,並分段打結。造像的坐立姿勢都很有特點,其中坐像雙膝收得很緊,站像兩腿筆直,稍顯僵硬。

展覽現場圖

展覽現場圖

展覽現場圖

展覽現場圖

雖然在有限的展覽空間內布展不能面面俱到,但從中可以看出遼、金這兩個少數民族政權的風采。觀眾可以較為直觀地了解遼金歷史,感受到北方民族固有的文化特色,同時也領略到其與中原地區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和共同發展的輝煌一面。據悉,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3月6日。

圖片致謝網路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狐在線 的精彩文章:

滬上風雲,且看上海匡時2018秋拍預展!
曾釋出張大千名作的加州拍賣,這次又帶來了一大波生貨!

TAG:藝狐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