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德國崛起之源—普魯士統一德意志

德國崛起之源—普魯士統一德意志

德國位於歐洲西部,東鄰波蘭,捷克,南接奧地利,瑞士,西鄰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與丹麥相連,並挪威隔海相望, 面積雖小,卻是一個頗有影響力的世界大國,也是歐洲的重要國家之一。中世紀以來,德意志國家就是歐洲大國,德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曾經稱霸西歐,盛極一時,但17世紀爆發於歐洲的宗教戰爭,法國一舉打敗了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地利,由此確定法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從屬於奧地利統治下的神聖羅馬帝國,在其後的百年中,長期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當時德國的土地上,分散著幾百個大小不等的諸侯。

德國四分五裂狀態的下,在德國東部,以柏林為中心的普魯士不斷發展壯大,形成了普魯士王國,而傳統的德意志邦國,以奧地利實力最為龐大。18世紀以來,普魯士與奧地利為爭奪得德意志霸主地位的鬥爭一直在進行。

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大革命,撼動了歐洲封建社會的基礎,法國軍隊的勝利,使德國人認識到,德國必須進行政治經濟的社會改革,才可能重現中世紀的輝煌,重回歐洲舞台的中心。

1806年,普魯士首相卡爾?施泰因開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通過對工業,農業,商業,軍隊,教育等方面進行改革,到19世紀上半期,德國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但此時德意志的分裂狀態嚴重阻礙社會的發展,經濟發展迫切要求德意志民族統一。到19世紀中期,普魯士的愛國情緒普遍高漲,要求結束分裂割據狀態,建立一個統一民族國家的呼聲,不斷高漲,民族主義作為一種強大的思潮推動著德意志帝國開始走向統一。

在這一時代背景下,1861年,威廉一世登上普魯士國王王位,並開始準備用武力統一德意志,1862年威廉一世,又任命俾斯麥為首相兼外交大臣,這一任命標誌著普魯士王國開始用使用武力並通過王朝戰爭統一德意志。

俾斯麥是堅決主張用武力統一德意志的強硬派,上台後的他竭力推行他所謂的鐵血政策,著手策劃德意志統一大業。1862年9月30日,出任首相不久的俾斯麥在普魯士會議上發表了著名的鐵血演說,他認為,當前最大的問題不是通過演說和多數人決議能夠解決的,而是要通過鐵和血。在他領導下,普魯士王國在19世紀中後期通過與丹麥,奧地利和法國戰爭最終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從此歐洲建立起了一個令歐洲各國側目的強大國家--德意志帝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隻橘里 的精彩文章:

仇恨起源,第一次普法戰爭
大英帝國衰弱之始-布爾戰爭

TAG:一隻橘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