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怎樣做個宗教徒? 星雲大師建議四點看法

怎樣做個宗教徒? 星雲大師建議四點看法


攝影|Greg Rakozy


一個人有了宗教信仰,他的內心就會有力量,他的生命就可以擴大升華。那麼,身為一個宗教徒,除基本信仰以外,應該具備怎樣的觀念和心胸呢?


以下有四點建議:


1


對社會大眾要視如親人


宗教信仰的目的,不只是讓自己得到解脫,獲得快樂,更進一步能將大眾視為一體,愛人如己。假如每個宗教徒都能發揮愛心,將一切眾生視如自己的兄弟姊妹,如《四十二章經》里所說的:「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社會必定更加和諧,人際必然更加友愛。


2


對作惡壞人要視如病子


 在這個社會上,有好人也有壞人,當然好人佔了大多數,但壞人也為數不少,對於這些為非作歹、盡做壞事的人,殺了嗎?不能解決問題;不管嗎?更不能解決問題。那麼應該如何看待?視如病子。就像我們對待生病的孩子,會多付出一份愛心,因為以暴不能止惡,唯有以愛才能化解。所以佛經上說:「以慈止怨,以忍息爭。」宗教徒對待社會上的壞人,更要多布施一分愛心,才能感化他們,讓他們去惡向善。


3


對異教門徒要視如朋友


 世界上存有各種不同的宗教,當然就有和我不同信仰的異教徒。對於異教徒,我們要以「他不是我的仇敵,而是我的朋友」的心情來相處。好比每個人對文學的喜好不同,有的人喜歡詩歌,有的人喜歡散文,有的人喜歡學術,有的人喜歡童話,雖然有各種差異,但終歸喜好文學。同樣的,雖有種種不同的信仰,但大家一樣都是宗教徒,所以我們要把異教徒看成是朋友,當作是鄰居,這個社會才能更美好。


4


對含靈動物視如自己


宋朝黃山谷曾作一首《戒殺詩》,詩中提到:「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為別形軀。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須,莫教閻老斷,自揣看何如?」



 世間上的眾生,雖有種種不同的性相,但愛惜生命、求生懼死的本質都是一樣。既然如此,我們就不應該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對有生命的含靈動物,也要像對待自己的生命一樣,給予愛護,不加傷害。


Q

A

&



星雲法語

定價:280元


本套書收錄了星雲大師在《人間福報》發表的精彩法語1080篇,大陸首次出版。內容結合佛法與現代人的生活,深入淺出地闡釋,字字珠璣、篇篇雋永。大師以十冊《法語》,打造了十把「佛法鑰匙」,開啟讀者心靈的大門,帶領讀者從不一樣的角度,去發現與體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於日常生活中體悟佛法精要,並在一言一行中踐行佛法。


長按二維碼請購


點擊"閱讀原文" 至大覺文化微店請購!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大覺文化 的精彩文章:

【如是覺】為什麼自己運氣差老是交到惡友?請問要如何才能避免惡緣呢?
【如是覺】為什麼喜歡聽經聞法但卻不能受用,請問我們應該要用怎樣的態度聽聞佛法呢?

TAG:上海大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