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這位CEO寡言,但為了與Uber爭上市,他能拼一下嗎

這位CEO寡言,但為了與Uber爭上市,他能拼一下嗎

據國外媒體報道,2019年打車服務公司Lyft正在和Uber搶佔上市先機。一向內向的Lyft首席執行官洛根·格林(Logan Green)現在必須要放下矜持形象,用上市證實自己的企業不僅可愛,也可以像Facebook和亞馬遜一樣自信。

圖示:Lyft首席執行官洛根·格林(Logan Green)

當記者問及格林最崇拜哪位科技領袖時,他羅列出三個名字: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以及亞馬遜的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

「相比之下,矽谷的許多其他公司都害怕涉足運營,」格林2017年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他希望效仿馬斯克、扎克伯格和貝索斯那種不受約束的方式。

格林的問題在於Lyft的企業形象看起來非常可愛。它的標識是粉色的,旗下汽車還曾經裝飾著毛茸茸的泡泡鬍子,司機也往往以友好著稱。儘管Lyft已經有超過10億次的使用量,並在美國和加拿大地區緊隨Uber之後,但並沒有擺脫可愛形象。

現在35歲的格林必須證明,Lyft可以像亞馬遜或Facebook一樣自信。目前Lyft和Uber陷入了一場關於公司上市的競賽:兩家公司都在去年12月提交了文件,準備在未來幾個月內上市。打車服務公司的上市可能會在矽谷創造出大量財富,並為包括Slack和Pinterest在內的其他高估值科技初創企業上市奠定基礎。現在的關鍵在於誰將成為第一個

格林面臨著搶佔先機的壓力。Lyft最新一輪估值為151億美元,相比於Uber約1200億美元的估值微不足道。

對格林自己來說,這意味著他可能不得不放下矜持,轉而更加活波開放。公司二號人物、Lyft總裁約翰·齊默(John Zimmer)更善於交際,在過去12年里經常處理對外事務,相比之下,格林更願意在員工大會上發言,而不願在技術會議上拋頭露面。同事們都說他很內向。

齊默在2017年的一次採訪中說,格林經常因為他舉止安靜而被誤解。現年34歲的齊默說,「他好像極具競爭力。」「他一直是個積極分子。」

Lyft以上市前的靜默期為由,拒絕讓格林或齊默接受採訪。在一份聲明中,首席運營官喬恩·麥克尼爾(Jon McNeill)稱他們是「為創造積極變革而獻身的冷酷無情傳教士」。

而被格林稱為靈感來源的科技界領袖馬斯克建議不要讓Lyft上市。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上周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目前體系讓長期的價值創造和產品創新變得異常艱難。它總是強調季度業績,否則就會懲罰企業。對於像Lyft(或特斯拉)這樣的高增長、估值潛力巨大的公司來說,這尤其糟糕。」

格林在加州卡爾弗市出生和長大,2006年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獲得商業經濟學學位。隨後他擔任了該大學的可持續發展協調員,研究高油耗「一人一車」模式的替代方案。他還在聖巴巴拉大都會運輸區(Santa Barbara Metropolitan Transit District)擔任董事,這個職位讓他對市政交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格林在2017年的採訪中說,20多歲在去辛巴威度假時,受到當地人的啟發。他們的臨時服務讓拼車的每個座位都能坐滿,既為乘客省錢,又減少了上路行駛的汽車數量。

2007年,格林在加州聖巴巴拉(Santa Barbara)創辦了Zimride公司,將有需要的大學生與其他正在開車的學生進行配對,為他們提供長途拼車服務。

齊默當時在雷曼工作,他留意到約翰·西格爾(John Siegel)在Facebook上發布的有關這家初創企業信息。齊默在海外求學時認識了西格爾,兩人曾一起上過中學。

「齊默並沒有技術或編程背景,但他給人留下的印象相當深刻,」西格爾說。「我認為他們可以合作。」

就這樣,格林和留在紐約的齊默開始了後者所說的「異地戀」,通過Skype一起工作。2008年,他們搬到了加州帕洛阿爾托(Palo Alto)的一套兩居室公寓。齊默說,兩人在創辦Zimride的頭三年都沒有拿到薪水,他們賣給大學的每一份合同後都要去宜家吃瑞典肉丸來慶祝。

2011年,Zimride籌集到600萬美元。但作為一項網路服務,智能手機和移動應用的崛起讓其業務措手不及。2012年,格林決定將移動P2P打車服務從Zimride剝離出來,將其命名為Lyft。

Lyft將走向公共街道,實時把司機和乘客撮合在一起,而不再是讓學生們一起乘坐長途汽車。齊默想出在汽車上印上粉紅色鬍子的主意,格林還鼓勵乘客們用拳頭碰撞來迎接司機,以保持Zimride那種社區的感覺。

當時打車服務還不合法,只有持有執照的計程車司機才能在公共街道上搭載乘客。風險投資公司Floodgate合伙人安·繆拉-科(Ann Miura-Ko)曾投資過Zimride,現在是Lyft的董事會成員。

「有人問,『這真的管用嗎?』」她說:「他不確定,但是積極的。」

但格林並沒有考慮到Uber的出現。當時,由特拉維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運營的優步是將自己定位為只使用有執照司機的豪華專車服務,而不是像Lyft這樣的低成本服務。2013年Uber還發表了一份白皮書,羅列了P2P打車服務的風險,這也是將Lyft擠出市場的一種方式。

「他們試圖在幕後關閉整個市場,」格林說。「他們不想要競爭。」

Uber管理人員還就此事與加州監管機構進行了會晤。加州監管拼車服務的幾位現任和前任監管機構官員和議員都表示,他們從未與格林見過面,因為齊默常常是出面溝通的那個人。

「說實話,我從沒聽說過他,」舊金山監管人員亞倫·佩斯金(Aaron Peskin)說。

卡蘭尼克最終將Uber帶入了沒有執照司機的打車服務市場。他和格林很快就成了死對頭。2014年,當格林準備推出Lyft的拼車產品時,Uber搶先宣布了同樣的服務。

同一年Uber曾考慮收購Lyft。在卡蘭尼克位於舊金山的家中吃晚飯時,Uber首席執行官嘲笑齊默要價太高。最後並沒有達成協議。

卡蘭尼克後來為Uber籌集到數十億美元的資金,而格林則依靠齊默在華爾街的學識和個人魅力,從風險投資家和其他人那裡獲得了投資。Lyft總共融資近51億美元,而Uber則籌集到了140億美元。

2017年,卡蘭尼克在一系列醜聞後被公司趕下台。格林抓住這個機會,宣傳Lyft是一個更友善、更溫和的打車服務網路。這使得公司客流量激增,在美國一些城市Lyft甚至佔到35%的市場份額。

最近,Lyft開始涉足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在拉斯維加斯提供自動駕駛服務。它還收購了美國最大的共享單車公司Motivate,使公司在一個新興的交通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在2017年的採訪中,格林說他還遠未成功。

格林說:「作為一名企業家,你總是希望自己與眾不同。」「你在努力營造一個並不存在的未來,你希望它是,當然它也需要是一種延續。」(晗冰)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道 責任編輯:王鳳枝_NT254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電腦網 的精彩文章:

三星「屏中屏」新專利曝光:在挖孔區添加第二屏幕
高性能大容量U盤怎麼選?東芝U365不要錯過!

TAG:太平洋電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