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瑞士的獨立製表人,他把鐘錶做成了「雙黃蛋」之後

瑞士的獨立製表人,他把鐘錶做成了「雙黃蛋」之後

Armin Strom這個名字,可能對於那些喜歡小眾品牌的表友都是極為陌生的。1967年時,Armin Strom先生在瑞士布格道夫主要是搞鐘錶維修的,但是他本人又極為喜歡手工的鏤空雕花手藝,世界上最小的女士手工鏤空腕錶就是出自他手。

Armin Strom已然在優秀的獨立製表界贏得一席之地,並且成功用他們家自主生產的極具創新而且非常漂亮的高水平腕錶俘獲收藏者的心。

為了進一步展示他們在在時計製造方面的技術,融化F1材料、3Dpvd塗層、共振雙調節器這些名詞逐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並以Masterpiece 系列為投名狀,試想獲得更多愛好者的追隨。

這家工坊在2016年就曾通過他們家的產品讓大家眼前一亮,後來又帶來令人印象深刻的Pure Resonance。

此時的他們又重新踏足可以追溯到17世紀Christiaan Huygens的物理學原理。實現了新的技術突破,把兩個機芯合成在一塊腕錶里,通過Armin Strom的專利離合器彈簧實現相互感應的共振。

兩塊表合成一塊,這應該是焦點中的焦點。這是一款體現了超常的製表技藝的時計。這塊表不僅僅是吸引力很大,錶盤更大!!長度是59毫米,寬度是43.4毫米,厚度是15.9毫米。

這塊表也不見得適合每個人,但是有試戴過的表友和我講,由於是橢圓形的5級鈦金錶殼並不影響佩戴。這塊表的寬度是嚴格控制的,所以戴在手上也不會有「溢出」的感覺,表耳也比較短。

不過更重要的是,這塊超乎尋常的時計帶來的感覺。12點鐘位置有兩個擺陀,由離合器彈簧連接,好像是在觀看心跳一樣。

很自然,大家的目光會被玫瑰金擺陀的橋板所吸引。切邊和裝飾都處理得非常漂亮。這些讓人瞠目的成果都是他們在自己的作坊里用小鎚子和鑿子一絲不苟地加工出來的。通過手工打造出來的每件產品都是獨一無二的。

玩的純粹是藝術!兩個小時和分鐘錶盤亦是如此。另外體現這款表優雅的地方還有考究的分鐘刻度盤、極具特色的羅馬數字時標以及鏡面處理的指針。突出的特點還有出自Kari Voutilainen大師之手的鏤刻,在中央錶盤和6點鐘方向的動力儲備顯示區都有。還有一處地方可以看到第三種波浪形鏤刻,在24小時標記的位置,雙指針標記通過各自指數的顏色來說明白天或者是晚上。確實是一款充滿藝術氣息的計時產品。

上面講到的這些藝術氣息還是只是一些小細節的處理,真正的亮點是:著名的Armin Strom遊絲,共振的真正傳遞者。實在是太薄了,幾乎察覺不到。但是所採用的拋光處理面,一旦光線照上去,立刻會成為視覺的焦點。

表背——透過藍寶石水晶鏡可見——補充加強了整塊表的高級腕錶既視感。圓形的日內瓦條紋凸顯了底板的曲線和錶殼的圓潤感。他家的表都熱衷長動力,所以你可以看到表面的4個發條盒形成對稱結構。

老鄧說表:

技術的另一面,配兩個獨立的機芯意味著錶殼要做成橢圓形的。兩個獨立的錶盤可以顯示雙時區時間,亦可以用一個來倒計時。感應的共振可以中和各塊機芯之間精度的細微差異,最大程度減小震動帶來的負面影響,節省調校的能量。根據Armin Strom的實驗室測試,精度效率可以提供15%到20%。這是很顯著的提高!因為錶殼夠大,所以每個機芯都有兩個發條盒,單個機芯的動力儲備可以高達110小時。價格方面,起點是比較高調滴……所以過過眼癮就好!!!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鄧說表 的精彩文章:

鐘錶界的黑科技,陀飛輪已經被「玩」成一朵花

TAG:老鄧說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