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地球上的頂級掠食者-史前生物

地球上的頂級掠食者-史前生物

頂級掠食者,或稱超級掠食者,是指一掠食性物種在其生活範圍的食物鏈中不存在比其營養級更高、甚至對其進行掠食的掠食物種。


其存在能維持生態系統中各物種數量的平衡及食物鏈的穩定做出貢獻。


本期介紹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頂級掠食者。

暴龍



是一種巨型的肉食性恐龍,身長約13米,臀部高度約4米,體重約6.8噸。咬合力將近6噸,相當於一只大象的重量。



暴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北美洲,距今約6700萬年到6500萬年。


如同其他的暴龍科恐龍,暴龍是二足、肉食性恐龍,擁有大型頭顱骨,並藉由長而重的尾巴來保持平衡。




相對於它們大而強壯的後肢和巨大的身體,暴龍的前肢非常小。


暴龍被認為是種掠食動物,以大型食草恐龍為食。

棘龍



棘龍因為它們的巨大體型、帆狀物、修長的頭顱骨而著名。生存於白堊紀的非洲北部,約為1億1400萬年到6500萬年前。其中最著名的種是發現於埃及的埃及棘龍,而第二個種是摩洛哥棘龍。


棘龍是目前已知最大型的肉食性恐龍,甚至大於暴龍、南方巨獸龍。這些推算顯示棘龍身長13到19米,高度約為2.1至4.8米,體重為4到18噸。棘龍的背部有明顯的長棘,是由脊椎骨的神經棘延長而成,長度可達2.2米,長棘之間推斷有皮膚連結,形成一個巨大的帆狀物。




目前仍不確定棘龍主要是陸地掠食動物,還是魚食性。棘龍擁有延長的嘴部、圓椎狀牙齒、以及較高的鼻孔,類似現代鱷魚,顯示它們可能是魚食性。

鯊齒龍



鯊齒龍,又名望齒龍、噬齒龍、噬人鯊龍,生活於白堊紀,約1億到9300萬年前。與棘龍生存在同時期的非洲,因此會發生一定程度上的競爭。



鯊齒龍是已知最大型、最重的獸腳類恐龍之一,僅次於棘龍。



根據不同科學家的估計值,

撒哈拉鯊齒龍

的身長約在12到13米之間,體重約在6到15噸之間。由於

伊吉迪鯊齒龍

的頭骨更大,伊吉迪鯊齒龍的身長可能超過13米。

滄龍


滄龍生活於白堊紀(約7000萬至6500萬年前)的西歐海域。它們是群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這代表滄龍是可以上岸的,但速度應該和海豹沒兩樣。



滄龍的身長可以達到17米,滄龍體重大約40頓左右。滄龍擁有巨大的頭部、強壯的頜部與尖銳的牙齒,外形類似具有鰭狀肢的鱷魚。



古生物學家認為滄龍生活在海洋的表層,捕食魚類、菊石類與海龜,可能還包括其他小型的滄龍類。

南方巨獸龍


南方巨獸龍,生活於9千3百萬至8千9百萬年前的上白堊紀的南美洲,它是最巨大的陸地肉食性恐龍之一,較棘龍小型。



最大的南方巨獸龍標本估計有13.5米長,及9至10噸重。南方巨獸龍具有獸腳類中最大型的頭骨,正模標本的頭骨估計約1.6至1.7米長。



它的嗅覺區發展得很好,可見它有很好的嗅覺。南方巨獸龍推測為集體狩獵的。

馬普龍


馬普龍,又稱為地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阿根廷。是巨大的肉食性恐龍,身長約10.2到12.2米。





被認為會以群獵方式來獵食阿根廷龍。

上龍



上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的大海,是種大型掠食性動物,最長可達13米。




以海洋爬蟲類、魚類和海洋無脊椎動物為食。在上龍屬的種類中,馮氏上龍擁有15噸的驚人咬合力。

古巨蜥



古巨蜥,又名巨齒蜥,是一種已滅絕的巨型巨蜥。它們生存於更新世的南澳洲,約於4萬年前消失。最早到達的澳洲原住民可能曾與之一同生活。



古巨蜥沒有留下完整或接近完整的骨骼,故很難確定其大小。早期估計它們最大約有7米長,及重600-620公斤。




古巨蜥是已知最巨型的陸上蜥蜴,它們的四肢及身體強壯,頭顱骨很大,眼睛間有細小的冠,顎骨上長滿鋸齒狀的牙齒。



從其體型來推斷,它們主要獵食中型至大型的動物,包括任何巨型的有袋類(如雙門齒獸)、爬行類、細小的哺乳動物及鳥類。

泰坦巨蟒



泰坦巨蟒,意即「極大的蟒蛇」,生存時期為6000萬年到5800萬年前的古新世,棲息於南美洲。





是巨型無毒蛇類,也是已知最大的蛇,體長約15米,體重超過1,100 公斤,身體最粗處厚達1米。以鱷魚等大型動物為食。

丘布特凱克鯊



丘布特凱克鯊,是生存於漸新世到上新世(約2800萬年前-5百萬年前)的擬噬人鯊屬成員。也是當時最頂級的掠食者之一。



丘布特凱克鯊有長達129毫米的牙齒。



根據巨大的體型和食性來看,很可能會與巨牙鯊和梅爾維爾鯨發生競爭。其化石發現於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它們的身長約12.2米。

龍王鯨



龍王鯨,又名械齒鯨,是現代鯨魚的近親,生存於3900萬至34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




龍王鯨身長為20-25米,擁有比現代鯨更為修長的身體。古生物學家對於它們已經退化的短小後肢非常感興趣,因為它可以證明現代鯨原先是由陸生哺乳類動物演化而來。龍王鯨被認為有不尋常的運動方式。



大小相同的胸部、腰部、薦部與尾部脊椎骨意謂著龍王鯨是類似鰻魚般的方式來活動。



龍王鯨的頭部沒有類似現代齒鯨的額隆(melon),腦部也是比較小的。龍王鯨被認為沒有現代鯨魚的社會能力。

利維坦鯨



利維坦鯨,生存於距今1200-1300萬年前的中新世,化石是在秘魯南部皮斯科-伊卡沙漠科羅拉多山丘發現的。



唯一的頭顱化石長3米,牙齒最長36厘米,全身估計長13.5-17.5米。體型與外貌與現代抹香鯨相似。



但與現代抹香鯨只在下顎有具功用的牙齒比較,梅爾維爾鯨兩顎都長有牙齒,而且比現代抹香鯨的牙齒大得多:是目前所發現最大的鯨齒。它們據信是積極的掠食者,可能以鬚鯨為食。

巨齒鯊



巨齒鯊,學名源自希臘文,意指巨大的牙齒,是史前巨大的鯊魚,生存於1590萬至260萬年前中新世到上新世。



據估計,巨牙鯊最大的體型為20.3米長。從這種身型來看,巨牙鯊的重量估計達至103噸。


與其他現代鯊魚相似,它的骨骼是軟骨而非硬骨,形成骨骼化石紀錄的缺乏。


但是,巨牙鯊約過百的大型堅硬琺琅質牙齒則保存了很久。這些牙齒與大白鯊的牙齒相似,且約為20公分長(最大斜邊長度)。巨牙鯊的咬力是古今動物之最,咬合力達致19噸,


從已知的史前食物鏈來看,一般都相信它會以鯨作為食物。這種以牙齒推論的方法使我們可以知道這種生物在史前是巨大體型的獵食者。

阿根廷巨鷹



阿根廷巨鷹,又稱阿根廷巨鳥,生活在6百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化石在阿根廷被發現。



阿根廷巨鷹的復原模型



是種體型巨大的猛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飛行鳥類之一,雙翼展開的長度為5.09至6.07米,是少數可跟大型翼龍相比的鳥類。

泰坦鳥



泰坦鳥,是非常大及不能飛的掠食性鳥類,生存於500-180萬年前的北美洲,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及德克薩斯州都有發現其化石。



泰坦鳥估計約高1.4-2.5米,重150公斤,但差異較大,故它們有可能是兩性異形。



泰坦鳥的鳥嘴


有像斧頭的鳥嘴,雙翼細小,不能用來飛翔,相反有一對爪可以用來抓住獵物。

安氏中獸



安氏中獸,又名安氏獸,是一種原始、身體粗壯的偶蹄類哺乳動物,生存於4500-3600萬年前的始新世。



化石於1923年6月在蒙古戈壁沙漠發現,是一個長83.4厘米及寬56厘米的頭顱骨及一塊骨頭。



估算體長可達360厘米,而肩高則達185厘米,重約400公斤。它的四肢很短,而身體很長,有長的尾巴,腳上有蹄。它的鼻端很長,有鋒利的牙齒及扁平的頰齒,可以用來咬碎骨頭。



安氏中獸的復原模型

它有可能是雜食性多於肉食性的,會吃腐肉、骨頭、植物或軟體動物,而非獵物新鮮的肉。若安氏中獸是吃腐肉的,它可能會以其龐大的身型來嚇走細小的掠食者。


安氏中獸屬有蹄哺乳動物,在親緣關係上其實更接近於綿羊或山羊,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被戲稱作「披著狼皮的羊」。

偉鬣獸



偉鬣獸,生存於約2400萬年前中新世早期,它們的化石是在埃及及利比亞發現。



偉鬣獸是非洲最大的掠食者,長度5-6米,重約1500公斤。



偉鬣獸的頭顱骨估計超過1米長。裂肉齒是在第一臼齒,及與下臼齒重疊成像剪刀般,可產生利害及強大的剪力。



偉鬣獸可以獵食大型的獵物,有時會吃腐肉。中新世時撒哈拉沙漠是較為肥沃,大部分地方都是草原及有豐富的雨量,且有湖及池提供水分予動物群。偉鬣獸及其他的掠食者都有足夠的獵物供應。在偉鬣獸的化石附近亦發現了乳齒象的骨頭,顯示它們可能是獵食乳齒象的。

古巨豬



古巨豬,又名古豬獸,生存在600萬年前的北美洲,化石在美國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內布拉斯加州及懷俄明州發現。



古巨豬體長可達200厘米,肩高120-140厘米,重達270公斤。它們的外觀可能像大型及有獠牙的野豬,頭部兩側會有腫塊。



古巨豬的頭骨




古巨豬富攻擊性,在一些犀牛顎骨及其他哺乳動物骨頭上發現了一些屬於它們的牙印。從懷俄明州恐龍中心發現的證據,顯示古豬獸像現今的肉食性動物般,會收藏食物。發現的食物骨頭主要是來自先獸。

巨型短面熊



巨型短面熊,又名巨型熊齒獸、噬牛熊,生存於80-1.25萬年前的北美洲。是北美洲原住民,分布在阿拉斯加的中北平原,由加拿大至中墨西哥,加利福尼亞州至維珍尼亞州。它是現今眼鏡熊的祖先。




巨型短面熊四肢站立時肩高1.8米,若以後肢站立則高3.3米,估計它的體重達1200公斤。巨型短面熊是向前直線行走的,而非像現今的熊行走時左搖右擺。



由於沒有吃植物的證據,相信巨型短面熊是完全肉食性的。巨型短面熊的強壯體型令人認為它是掠食巨大動物的。但這個想法卻存在問題,原因是雖然巨型短面熊非常強大,但構造卻很脆弱。



若要殺死大型的動物,巨型短面熊需要更為巨大,及其骨骼結構需要更為密集。其他學者則認為巨型短面熊可以追捕細小的草食性的動物,它亦有可能攻擊行動緩慢的動物,如大地懶。或者搶奪其他動物(如恐狼、斯劍虎及美洲擬獅)所捕獲的食物。



巨型短面熊約於12000年前滅絕,部分原因可能是其巨大的獵物首先滅絕,另外亦因其競爭者棕熊從歐亞大陸進入了北美洲。

刃齒虎



刃齒虎,又名美洲劍齒虎或斯劍虎,大約生存在距今3百萬至1萬年前的北美洲和南美洲。其學名在希臘文的意思有「刀一般的牙齒」的意思。


「刃齒」這個名字特指這些動物上頜長出的極長的犬齒。雖然人們都稱之為「刃齒虎」,但實際上它們並不是老虎。老虎屬於貓科的另一個亞科:豹亞科,刃齒虎則屬於劍齒虎亞科。



它們的尾巴很短、四肢有力、頸部健壯、犬齒極長。比現今的所有貓類都要強壯,大概跟熊差不多。它的背側腰部按比例縮短,與現代豹屬的其他動物相比,其後肢比前肢要短,這表明它的前肢適於用力而非奔跑,且在捕食時會發揮出巨大力量。



其犬齒髮達,可達17公分。毀滅刃齒虎的犬齒最長可達28厘米。





身型龐大的毀滅刃齒虎,是地球上生存過的大型貓科動物之一。它肩高大於1.4米,平均體長2.6米,體重大約在360到470公斤之間。



刃齒虎很可能捕食多種大型動物,包括美洲野牛、貘、鹿、美洲駝、馬以及大地獺等。如同似劍虎一樣,刃齒虎也有可能捕食未成年的乳齒象和猛獁象。它們甚至可能會攻擊史前人類。



刃齒虎在更新世晚期,大約公元前10000年時滅絕,這個時期還有很多其他的大型食草和食肉動物滅絕。


這時期到達北美的史前人類獵殺了很多大型動物,被認為導致了這次大滅絕。也有觀點認為是冰河期的結束導致了這次滅絕,因為冰層的消失會使植被發生變化。草原延伸了,夏季更熱更長了,北美部分地區陷入乾旱。但這種觀點無法解釋為什麼刃齒虎和其他大型動物在之前的很多次冰河期間隔中能生存下來,卻在這次冰河期末期在北美和南美突然滅絕。

感謝大家的支持


讓我們做得更好 走得更遠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投稿郵箱:iltawcom@163.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物世界 的精彩文章:

鳥類的結構
十年時間這種動物消亡了一半,然而卻沒多少人關注它們

TAG:動物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