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武當派

興起於湖北武當山,崇祀「真武大帝」的道派。武當山稱太和山。武當道教源遠流長,魏晉時期即為道士修真之地,有「仙室」之稱。晉代,武當山「學道者百數,相繼不絕」。(晉王韶《南雍州記》)戴孟、謝允、劉虯皆為居武當修道成仙之士。唐貞觀年間(627—649),武當山道士齋醮禱雨有應,太宗敕建五龍祠,代宗時敕建太乙觀、延昌觀。五代時,高道陳摶隱武當山九室岩,服氣辟穀歷二十餘年。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敕封武當真武神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真君」,宋代武當道教影響日甚,武當道士道術已顯名於世。元代武當山已有九宮八觀,著名道士葉希真、張守清、魯洞雲、汪真常、張道貴、葉雲萊、劉洞陽、胡道玄等在武當山開宗傳派,授徒數千人,明代是武當道的鼎盛時期。明成祖、明世宗先後大營武當宮觀,歷時數十年。新建成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三十九橋樑、十二亭台的龐大建築群。明成祖從全國欽選四百名高道主持武當道務,至嘉靖(1522—1566),武當山各大宮觀都有道士數百人,全山計有道官、道士、軍丁、工匠等一萬多人。武當是道教名山,歷來有各派道士居同修鍊元末明初武當山道派有武當清微派、全真派、正一派、茅山派等。明洪武初,張三丰入武當山修鍊,後離山遠遊,明成祖多次派人尋訪「真仙」張三丰而不得,更擴大了武當道教的影響。張三丰居武當山修道,嫡傳弟子丘玄清住五龍宮,盧秋雲住南岩宮,劉古泉、楊善澄住紫霄宮,形成了以張三丰為師的道派,世稱武當道派。張三丰另一嫡傳弟子劉碧雲,後又被尊為武當榔梅派祖師。「榔梅派」以奉祀玄帝為主,亦稱武當本山派,乃正一支派,其傳法系統為「碧山傳日月,守道合自然,性理通玄得,清微古太無」等。張三丰武當派與全真道教義及宗風都有所不同。該派崇祀「真武大帝」,在思想上強調三教合一,以「道」為三教共同之源,以道德仁義忠孝為本,且重視修鍊內丹,特彆強調性功。張三丰武功高強,兼擅拳劍,武當道派內家拳技,相傳即創始於張三丰。從明代開始,入武當修鍊的各派道士都自稱武當道,都以張三丰為祖師。北京白雲觀藏《諸真宗派總薄》中,以張三丰為祖師的武當道派有真武玄武門、自然派、三豐祖師自然派、三豐祖師日新派、日新派、三豐祖師蓬萊派、三豐派等。明代武當道場成為「皇室家廟」,天下高道匯聚武當,武當道地位日高,取代閣皂山,與龍虎山、茅山合稱三山新符籙。《張三丰全集》和《敕建大岳太和山志》是研究武當道的主要資料。武當在明清時期擁有最龐大的教團,有規模最大的道教建築群和珍貴的神像法器。武當「治世玄岳」成為天下第一名山。武當道教歷經戰亂兵燹,現仍有六宮二觀等建築四百多處,文物七千餘件。武當道士現有一百多人。武當玄武派的內家拳馳名中外,武當道仍以修鍊、武術而著稱於世。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榔梅派

又稱武當本山派。創始人孫碧雲。《古今圖書集成》卷二八七引《武當山志》載:孫碧雲,關西人。幼年穎悟,願學仙人,入西嶽華山追希夷之跡,岩棲穴處,服氣養神。探黃老經旨、《周易》、《參同》,與夫儒釋子史,罔不熟誦。洪武二十七年(1394),明太祖征至京師,賜衲衣,供齋供,館於朝天宮。次年賜還華山。永樂十年(1412)成祖復召至,賜詩一章,敕授道錄司右正一,命住持武當山南岩宮。永樂十五年(1417)卒。有《碧雲集》行世。該派創始於明永樂年間,《諸真宗派總簿》錄有其傳代派字。後傳衍於武昌葛店鬥牛觀,至今仍有傳人。

西河派

雷法神霄派的支派。亦稱薩真君西河派。北宋末薩守堅,得張繼先、林靈素、王文卿雷法之傳,寓泉州,以道術名世,門下弟子從游者數百輩,稱西河派。據《諸真宗派總薄》,其傳派次序為:守道明仁德,全真復太和,志誠宣玉典,中正演金科。沖漢通圓滿,高宗居大羅,武當興法派,福海起洪波。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穹窿山派

正一神霄支派,由施道淵所創,以蘇州穹窿山和玄妙觀為中心。《金蓋心燈.道譜源流圖》:「施亮生,號鐵竹道人,嘗受初真戒、中極戒於王昆陽(王常月)。後精於法,改皈正一真有府,派名姑蘇穹窿山一派。」故未給他列傳。其事迹見《玄妙觀志》和《蘇州府志》。清顧沅《玄妙觀志》卷四:「施道淵,字亮生,別號鐵竹道人。生吳縣橫塘鄉。童真出家為朝真觀道士,遇異人張信符授以丹訣,年十九,從龍虎山徐演真授五雷法,能驅役百神。時為人除崇魅,療疾苦,不以為利。初築室堯峰,晨夕修鍊,移往穹窿山,即茅君故宮,……鼎新之。順治戊戌(1658),五十三代真人張洪任請於朝,賜額上真觀,並賜淵號『養元抱一宣教演化法師』。由是四方征請,凡建名勝一百七十餘所,塑像八千七百二十有奇。郡中元妙觀殿宇傾圮,太傅金之俊延道淵主觀事,修復三清、雷尊諸殿,……晚游閩越,探真訪道,尤多救濟。康熙丙辰(1676),裕親王召主醮京師。乞歸,……戊午(1678)果化于山觀。道淵著有《玉留堂語錄》。」施道淵傳弟子胡德果,號雲廬,吳郡人,盡得道淵之術。康熙四十三年(1704),吳中大旱,被官府延請祈雨,德果登壇作法,大雨如注。自後名望愈著。胡傳潘元珪,字允章,號梧庵,吳郡人,出家玄妙觀,為胡德果高弟,善五雷法。德果死後,凡吳中有大醮法事,俱延元珪主之。雍正間應召入都,值大光明殿,為御前值季法官,遇有祈禱,皆稱旨。後南歸,仍居蘇州玄妙觀。潘傳弟子惠遠謨(1697—1771),惠傳弟子張次理(1712—1786)和施神安,遠謨和次理又同時兼承婁近垣正乙派之傳。施神安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繼張資理主玄妙觀方丈,於嘉慶間逝世。此後承傳不詳。

真大道教

原名「大道教」,金初北方出現的三大新道派之一。創始人劉德仁,號無憂子。滄州樂陵(今屬山東)人。自稱二十一歲時遇一鬚眉皓白之老翁,授以「《道德經》要言」(一說授以「玄妙道訣」),創教於金皇統二年(1142)。在傳教時以召神劾鬼之術為人治病,一時信者甚眾,自稱大道教。五傳至酈希成(誠)分為兩派,因元憲宗支持酈派,故改名為真大道教。是教以《道德經》為宗旨,兼汲儒、釋部分思想,所列戒條有九:一曰視物猶己,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於君,孝於親,誠於人,辭無綺語,口無惡聲;三曰除邪淫,守清靜;四曰遠勢力,安賤貧,力耕而食,量人為用;五曰毋事博奕,毋習盜竊;六曰毋飲酒茹葷,衣食取足,毋為驕盈;七曰虛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塵;八曰毋恃強梁,謙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史稱其為「以苦節危行為要,而不妄取於人,不苛侈於己」。真大道教在修鍊上不講究飛升化煉之術,而注重靜默祈禱,也不奉祀諸多鬼神,為人治病不藉助符籙,只是「默禱虛空」,不化緣乞食,主張道士出家苦行,其宮觀初稱為「庵」,墓稱為「塔」,類似於佛教,流傳於河北一帶。全盛之際,其傳播地域曾西出關隴至於蜀,東望齊魯至於海濱,南極江淮之表。經十餘傳而衰。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大道教

參見「真大道教」條。

太一教

或稱太一道,金初北方出現的三大新道派之一。金天眷中(1138—1140)蕭抱珍創立於衛州(治所在今河南汲縣)。該派所用「太一」之名,說法有二。一說該派因傳太一三元法籙,因名其教曰太一「(《元史.釋老傳》)。一說因取「元氣渾淪,太極剖判,至理純一之義」而得此稱(至元三年《重修太一廣福萬壽宮碑》)。據傳,蕭抱珍曾得仙聖授以「秘籙」,善「祈禱訶禁」之術,亦以符籙為人治病,故其門徒甚眾,朝廷聞名。金熙宗皇統八年(1148),朝廷召其入宮,為皇后治病,深受禮遇,賜其所居庵為「太一萬壽觀」。死後,元世祖追賜為「太一一悟真人」,改「太一萬壽觀」為「太一廣福萬壽宮」。二祖蕭道熙(本姓韓)、三祖蕭志沖(本姓王)承傳其道。元世祖賜以四祖蕭輔道「太一中和仁靖真人」之號。五祖蕭居壽(本姓李)也得元世祖禮遇,至元十二年(1274),令建太一宮於兩京,命其主持宮中祠事,兼祀六丁神,並賜太一掌教宗師印,賜號「太一演化貞常真人」。六祖蕭全佑(本姓李)嗣,亦被封為「真人」。七祖蕭天佑(本姓祭)於元仁宗延佑二年(1351),以「太崇玄體素演道真人」身份和正一派玄教大宗師張留孫、全真道掌教孫德囗等,在大都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設經籙普天大醮。泰定元年(1324),七祖又於吳全節、夏文泳、劉尚平等,率法師道士數千人在大都崇真萬壽宮建金籙周天大醮。太一教盛傳二百年元未仍在活動。七祖之後,史料無載,流傳不明。太一教重符籙齋醮,與正一道相類似;其規定道士必須出家,則又與正一道有別。該派始祖規定,凡非蕭姓嗣教者,皆改蕭姓。元代深受理學影響,以忠信孝慈為行身之要。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凈明道

全稱「凈明忠孝道」。是宋元間在南昌西山興起的道派,系由靈寶派分衍而成。凈指不染物,明指不觸物,該派以凈明忠孝為宗旨,並作為教派名稱。凈明道的創立經歷了長時間的醞釀過程。凈明道尊奉東晉道士許遜(許旌陽)為祖師,稱其法籙出於許遜。許遜東晉時居南昌傳道與十一弟子並稱十二真君。許遜死後,西山道教不絕如縷,許遜焚修的游帷觀,亦歷經唐代道士胡惠超重振和北宋皇帝的敕封。南宋初,西山玉隆萬壽宮(原游帷觀)道士周真公利用許遜信仰,致禱許真君救度,得授《飛仙度人經》、《凈明忠孝大法》,即於西山建翼真壇,傳度弟子五百餘人,標誌著這一道派的形成。但周真公一系的道派傳承未久,似即湮沒無聞。宋末元初,西山道士劉玉起而創教。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劉玉托稱遇西山道士胡惠超下降,宣告凈明大教將興,當出八百弟子,劉玉當為師。劉玉始建騰勝道院,以善道勸化。此後劉玉先後宣稱得許遜降授《玉真靈寶壇記》、《中黃大道》、《八極真詮》,郭璞降授《玉真立壇疏》,胡惠超降授道法和三五飛步正一斬邪之旨。至大德元年(1297)以「凈明道」命名的道派正式形成。劉玉重新開創的凈明道以許遜為凈明道師(旌陽公一傳),以蘭公、諶母為凈明啟教,以西山十二真君為凈明傳教。又尊唐代道士張氳為凈名經師,胡惠超為凈明法師,東晉道士郭璞為凈明監度師,合稱「凈明三師」。劉玉稱凈明揚教,為旌陽公二傳。劉玉以下凈明道四代嗣法宗師稱凈明嗣教,黃元吉為旌陽公三傳,徐異為旌陽公四傳,趙宜真為旌陽公五傳,劉淵然為旌陽公六傳。劉玉至凈明四嗣教五代是凈明道興盛時期。黃元吉在西山傳玉真,隱真、洞真三壇以授弟子,此後西山凈明法壇法籙盛行於世。黃元吉、徐異、劉淵然皆赴京師,弘揚凈明教法,廣結士大夫,名重一時。黃元吉得三十九代天師張嗣成舉薦,被元室敕封為凈明崇德弘道大師、教門高士、玉隆萬壽宮提點。趙宜真曾先後從張廣濟、李玄一,研習全真北派、南派之學。凈明道與全真道、正一道保持了密切的友好關係。劉淵然以後凈明道的傳承系譜不明,教派漸趨衰落。清順治九年(1652),丘處機第八代嗣法弟子徐守城入西山研修凈明道,致力於西山宮觀的修復。康熙三十一年(1692),徐守誠死,其弟子譚太智、張太玄、熊太岸居西山紹繼凈明法統。此後,凈明道歷史即付諸闕如。凈明道以「凈明忠孝」為修道宗旨。凈明是指對內心修鍊的要求,忠孝是對行持的要求。凈明道以忠、孝、廉、謹、寬、裕、容、忍為「垂世八寶」,要求道士恪守。凈明道以忠孝為大道之本,認為「忠孝立本,方寸凈明,四美俱備,神漸通靈,不用修鍊,自然成道」。(《凈明忠孝全書》卷二)凈明道的特點是融匯道、儒、釋,倡導三教歸一。認為道教的凈明,儒教的忠恕,佛教的大乘,三教之旨,殊途同歸。凈明道重視封建倫理修養,具有濃厚的理學特色。《凈明忠孝全書》是凈明道的基本經典,由黃元吉編撰成書,是研究凈明道教的重要資料。《道藏》中收有凈明道經書十餘種。凈明道是以倡導忠孝為特色的新道派。凈明道的教義,深得元明官僚士大夫的讚賞,亦受到元明統治者的重視。凈明道嗣法宗師與龍虎山張天師關係密切,與全真龍門派、全真南派亦有交往,是無明時期頗有影響的一個教派。

正一道

亦稱正一教、正一派。道教後期以龍虎宗為主幹集合融匯諸符籙派而形成的符籙大派。形成時間在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以該年元成宗封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為標誌。所合道派,主要有:龍虎宗、茅山宗、閣皂宗、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天心派、凈明道、太一道等。該派形成於大德八年。從至元十四年(1277)起,張陵後嗣代代被敕封為天師,受命主管江南道教。江南各派的教務大政皆須聽命於天師(全真道之在南方者也不例外),或由天師請命於朝廷(如道士敕封等),使歷代天師逐漸成為江南各符籙派的共主,為組成正一道準備了領袖條件。另一方面,由於歷代天師受到特別尊崇,其所領龍虎宗自然獲得良好的發展條件,特別是它的支派玄教的發展更是規模空前。這又為正一道的形成準備了組織條件。在上述基礎上,各符籙派之間逐漸加強交參與融合,對天師龍虎宗的向心力不斷加強。故以大德八年張與材受命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為標誌,正一道形成。此後,全國道教皆分屬正一,全真兩大派,明清政府也只承認此兩派。集合諸符籙派而成的正一派,以張陵後嗣(歷代天師)為首領,以《正一經》為主要經典。以符籙齋醮、降神驅鬼為主要宗教活動。該派道士允許有家室,可以不出家,不住宮觀,清規戒律不甚嚴格。原諸符籙小派合併入正一道後,由於種種原因,有的小派逐漸與他派融合而絕傳,如閣皂宗、太一道等,有的小派卻在承認正一大宗下,保留著原有小宗的承傳。如龍虎宗、茅山宗、武當道、凈明派、清微派等。它們在明至民國間各自承傳不絕。只是在明中葉後,因不得皇室有力的支持,大都式微。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龍虎宗

道教派別,系五斗米道(天師道)發展到以江西龍虎山為中心的稱謂。實即五斗米道、天師派的延續。以張陵後嗣遷居龍虎山建教為標誌。但時間尚難考定。《漢天師世家》、《元史.釋老傳》等謂張魯第四子張盛於三國或西晉永嘉間去龍虎山建教。此說疑點甚多難以置信。據史籍考察,張魯降曹後,其子皆封列侯,但無張盛之名。《茅山志》卷十五載有南北朝時張陵幾個子孫之名,有九世孫一人,十世孫七人,其中二人署籍蜀郡。梁簡文帝撰《招真館碑》,記張陵第十二代孫張道裕在天監二年(503)來虞山建招真館,修道十餘年,地點在江蘇常熟。《受籙次第法信儀》收《天師治儀》,為張陵第十三工孫梁武陵王參軍張辨所撰。凡此,未有一人居龍虎山。據現存資料,大約在晚唐時,張陵子孫始入居龍虎山。《龍虎山志》卷二「上清宮」條云:該宮原本為「第四代天師自漢中歸龍虎山(所)建傳籙壇,唐會昌(841—846)中賜額真仙觀。」卷六《張諶傳》:「二十代諶,字子堅,唐會昌中,武宗召見,賜傳籙壇,額曰真仙觀。」所云第四代天師(張盛)所建傳籙壇,不可信,二十代張諶受命建傳籙壇,似近事實。五代時南唐皇帝李璟在龍虎山敕建張天師廟,時人陳喬為撰《南唐新建信州龍虎山張天師廟碑銘》,碑立於南唐保大八年(950),碑中提到的是張陵第三十一代孫張秉一。此後《漢天師世家》所列各代天師,始有史籍可資佐證。據此,張陵後嗣入居江西龍虎山建教,大約始於晚唐。此時即為龍虎宗始建的大約年代。另有一說認為張魯之弟張衛有子名張盛,不降曹氏,獨自攜妻去江西龍虎山修道,但史料亦不足。至宋代,龍虎宗獲得皇室支持,每代首領(即每代張陵嗣孫)皆被賜號為「先生」。如二十四代張正隨,賜號「真靜先生」,二十五代張乾曜,賜號「澄素先生」,二十六代張嗣宗,賜號「虛白先生」等,其教派獲得大發展,龍虎宗之名遂著稱於世,與茅山、閣皂山並稱「三山符籙」或「符籙三宗」。紹聖四年(1097),宋哲宗「別敕江寧府句容縣:三茅山經籙宗壇與信州龍虎山、臨江軍閣皂山,三山鼎峙,輔化皇圖。」(《茅山志》卷一一)入元,龍虎宗受到更大的支持。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召見張陵第三十六代孫張宗演,次年,敕封其為第三十六代天師,即正式以官方名義承認張陵子孫的「天師」稱號;又命其主領江南道教。此後龍虎宗每代首領皆如此制,得到皇帝所給的天師封號和管理江南道教的職權。從而使歷代天師的政治地位躍居其他符籙派首領之上,龍虎宗的發展也較其他符籙派為大。這樣,天師和他領導的龍虎宗漸漸成為江南諸符籙的中心。元代中後期,以它為中心集合江南諸符籙派為一體而組成符籙大派正一道。此後,龍虎宗進入另一發展時期。

正乙派

正一道支派。由清代龍虎山道士婁近垣開啟,以江西龍虎山為中心。婁近垣《重修龍虎山志》卷二《官府》條:龍虎山向分紫微、虛靖、靈陽三派,「其師長之稱,實同一脈,但無定派命名,使尊卑日久難考。因定四十字。從今至後,三派合一,依次授名。四十字完,許『辰『字輩再續四十字,完而復續,以此例垂於永世。」其所定四十派字為:「近遠資元運,久長保巨淳。道唯誠可寶,德用信為珍。秉敬宏丹籙,葆真啟世人。鴻圖贊景祚,聖澤振昌辰。」婁近垣以其名之「近」字為始,表明此派由他所開啟。據清顧沅《玄妙觀志》可略知其傳代情況。該志卷三載:惠遠謨(1697—1771)字虛中,號澹峰。五六歲讀書,過目成誦。稍長,其家送之入玄妙觀,受業於潘元珪(號梧庵)。時主席胡云庵為延師講學,乃博覽儒書,尤潛心道藏。年三十,授道紀司,雍正九年(1731),主龍虎山玉華院事。後二年(1733),京師光明殿成,被選充焚修。時婁近垣主光明殿,遠謨師事之,受其法。十三年(1735)潘元珪死,南旋繼其方丈席。是年秋,婁近垣以龍虎山缺提點,奏准其往龍虎山署提點之職。乾隆九年(1744),婁近垣以年就衰,招之入都相贊助,明年充御前值季。遇雨腸(月字應為日字旁)愆,行法輒應。婁近垣修《龍虎山志》,參互考訂,出力為多。至乾隆十五年(1750)冬南歸。乾隆三十六年(1771)卒,年七十五。著有《學吟稿》。《玄妙觀志》又載:張資理(1712—1786),字一枝,號友桐,吳邑篁村人。本儒家子,年十一,出家朝真觀,為沈堅蒼之徒。由儒家言通道德五千之旨。符籙秘典,靡不洞貫。雍正十二年(1734),欽選入都,住光明殿,復從惠遠謨受法,為御前值季法官。乾隆十四年(1749)回蘇,奉婁近垣之命,往龍虎山領迎華院教事。乾隆四十一年(1776)請假回蘇,次年主席玄妙觀方丈。禱雨祛邪,頗著應驗。乾隆五十一年(1786)卒。張資理後之傳達室代不詳。《諸真宗派總薄》載此派之「派」字,在「辰」字之後又添二十字,似此派至作《諸真宗派總簿》時,已傳四十餘代。

玄教

玄教本為朝廷對道教的通稱。元代皇帝以張留孫掌玄教院,形成一個以玄教道官直接佈道的教派,可視為道教龍虎山支派。創始於元初,創始人張留孫。張留孫(1248—1321),字師漢。信州貴溪(今屬江西)人。幼從伯父張聞詩學道於龍虎山上清宮。後以所學游江淮。至元十三年(1276),隨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赴闕,留侍闕下。次年,因為昭睿順聖皇后之疾祈禱有驗,命為上卿,賜寶劍,敕兩都各建崇真宮以居之。至元十五年(1278),賜號玄教宗師,授道教都提點,管領江北淮東淮西荊襄道教事,佩銀印。此後,「寵遇日隆,比於親臣」。所封教職也不斷提高,至仁宗延佑二年(1315),晉銜為開府儀同三司、特進上卿、玄教大宗師、大真人、領集賢院道教事。(見袁桷《玄教大宗師張公家傳》、吳澄《神德真君張公道行碑》等)從作玄教宗師起,他就不斷從龍虎山選調道士(前後幾十人)至京師,或委以京師道職,或派至各地任各級道官,從而以他們為骨幹,逐漸組織起一個規模龐大的教派,即龍虎宗支派——玄教。玄教在幾十年的發展中,組織規模是很大的。其宮觀除少數在北方外,大部遍佈於南方。計有:鎮江路、常州路、杭州路、揚州路、平江路、龍興路、撫州路、臨江路、袁州路、信州路、天臨路、惠州路等。約當今之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廣東等省區。該派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套組織領導體制。其最高首領是玄教大宗師,居大都崇真萬壽宮,負全教指揮之責。其副手是玄教嗣師,輔助大宗師工作,又是日後大宗師的合法繼承人。大都崇真萬壽宮設提點一職,協助大宗師處理日常事務。大宗師之下,設江淮荊襄都提點,為大宗師指揮各路道教的直接助手。其下的各級地方組織,根據元代行政區划進行設置,行省設都提點,路設道錄、道判,州設道正、道判,基層各宮觀設住持、提點、提舉。玄教從成立至元末,承傳五代掌教。第一代張留孫,掌教四十三年(從至元十五年作玄教宗師算起),於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逝世,傳給第二代吳全節。全節掌教二十五年,於至正六年(1346)逝世,傳給夏文泳。文泳掌教四年,於至正九年(1349)逝世,傳給第四代張德隆。德隆掌教約五年,於至正十四年(1354)傳給第五代於有興。於有興掌教至元亡。玄教大宗師之承傳,逐漸形成一套制度。第一,除第一任掌教張留孫為元世祖任命外,其後幾代掌教皆由前任掌教提名,先作嗣師,待前任掌教逝世後,由皇帝降「璽書」加以任命。第二,歷代繼任掌教在接任時,皆須以張留孫遺留下的大宗師印和寶劍(原為皇帝賜張留孫者)相承傳。作為傳承憑證和教權象徵。玄教雖是由龍虎宗分衍出來的一個支派,但卻自成體系,對龍虎宗天師有豐當大的獨立性,即它的的教務真接受命於玄教大宗師,而不直接受命於龍虎山上清宮和天師府。玄教之信仰和所習方術,呈雜采兼收特點。除主要承傳天師龍虎宗之符籙、咒術外,兼習神霄、清微、天心雷法,也兼習內丹術。在道教理論上的建樹很少,僅吳全節所著《靈寶玉鑒》,現尚存於《道藏》。玄教存在的時間雖不長(至元亡而解體),但它卻對諸符籙派合為一個大派正一道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一方面,玄教大宗師長期居住大都崇真萬壽宮,有如江南道教首領歷代天師在京的常駐代表(歷代天師除被詔命去京師外,常年居龍虎山),江南眾多道派的不少事務,往往是通過玄教大宗師解決(有些須請示天師)。玄教大宗師對於溝通江南道教與元室的關係,溝通道教各派之間的關係,加強各派的團結,促進正一道的形成,發揮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玄教組織的發展,又大大增強了龍虎宗的力量,為正一道的形成,作了必要的組織準備。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新武當派

清微派支派。由元代武當山道士張守清開創。據元程巨夫《均州武當山萬壽宮碑》,張守清,名洞淵,號月峽叟,峽州宜都(今湖北宜昌宜都縣)人。幼習舉子業,長作小吏。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三十一,去武當山出家,拜本山道士魯洞元(曾參訪全真道尹志平)為師。洞雲死後,率領道士修道路,建宮觀,開荒種地,頗多建樹。某年,又從本山道士張道貴、葉雲萊、劉道明等學清微法,得黃舜申之傳,其後,道名遠著,門徒眾多。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皇太后聞其道行,遣使命建金籙醮,並征至闕,賜所建宮名天下一真慶萬壽宮。元仁宗皇慶元年、二年,京師乾旱,詔命禱雨,屢有應驗。延佑元年(1314),授「體玄妙應太和真人」。張守清承傳全真、清微、正一諸派之學,既通經章符籙,清微雷法,又諳內煉丹道,而以承傳清微法為主,是元初黃舜申清微派北傳一系的重要傳人。清微派道書《清微神烈秘法》卷上所列《師派》,在黃舜申之後,即有「清微沖道使葉雲萊,清微沖和使張道貴,沖元雷使張守清,紫玄散吏張守一。」清微派明初重要傳人趙宜真云:「近世如洞淵張真人(張守清),化行四海,獨露孤峰,止以愛將神烈一階授之學士,至於諸階雷奧,與夫鍊度奏章等法,雖間有得之者,亦鮮究其旨。」(《道法會元》卷五《清微符章經道》序)證明張守清對清微雷法頗多創造。故張守清之道派又可稱為武當清微派。據《大岳太和山志》等載,該派是按「守道明仁德,……字派傳代的。這一字譜與《諸真宗派總薄》所載之第三七「天師張真人正一派」、第七十「薩真君西河派」字派基本相同;其後四句又與第三七「龍虎山正乙門下天師清微派」字派基本相同。這種巧合,是這些道派與武當有某種歷史淵源,抑或僅是借用新武當派之派字?尚難判定。

全真道

又稱全真教,或全真派。為金代北方興起的三個新道派之一。創始人王喆(1112—1170)。據《全真教主碑》等載,王喆,號重陽陝西咸陽人。家世豪族。早年為儒生,曾中金熙宗武舉(或雲未中),作過小吏。後遺世隱居。金正隆四年(1159),聲言在甘河鎮遇仙,得受金丹口訣。從此棄儒為道,開始創教。於終南山南時村掘地為穴,名「活死人墓」,在其中修道兩年多。大定三年(1163),毀掉活死人墓,去劉蔣村結廬居住,邊修行邊傳教。大定七年(1167)。燒毀庵堂,前往山東傳教。先後收徒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等七人(後人稱「北七真」)又先後在文登、寧海、福山、登州(今蓬萊)、萊州(今掖縣),建立三教七寶會、三教金蓮會、三教三光會、三教玉華會、三教平等會。至此,全真道正式建成。因王喆在寧海(今牟平)自題所居庵為全真堂,故世以全真名其教。大定九年(1169),王喆率四徒西返終南,於途中患病,次年逝世。全真道是後期道教中最大的派別之一,較之舊道教有顯著特點:(一)三教合一思想比較突出。如王囗在山東所創之五會皆以「三教」二字冠首;規定以三教之經書《道德經》、《般若心經》、《孝經》為全真道士必修的經典。他和七弟子的詩文中,三教合一言論更是俯拾皆是。如「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天下無二道,聖人不兩心」,「教雖分三,道則唯一」等等。尤以融合佛教禪宗理論最為突出。馬鈺《神光燦》:「禪為宗,道為祖」,清初全真道士柳守元《玄言正旨序》:玄宗(指全真道)「與禪宗實為相近」。(二)教義中,出世思想十分濃厚。在王囗和七弟子詩文中,極力貶斥人生之價值,宣揚人生是「苦海」,家庭是「牢獄」、「火宅」,夫妻恩愛為「金枷玉鎖」,勸人捐妻舍子,「跳出樊籠」,看破功名富貴,學道煉丹,以離「苦海」。(三)在成仙信仰和修鍊理論上,一返舊道肉身不死、即身成仙的追求,只追求「陽神」、「真性」不死。認為人之肉體是要死的,只有人的精神才能不死。王囗《金關玉鎖訣》:「唯一靈是真,肉身四大是假,」《立教十五論》:「欲永不死而離凡世者,大愚不達道理也。」劉處玄《至真語錄》:「萬形至其百年則身死,其性不死也。……陰陽之外則其神不死也。」因此在內丹修鍊理論上,與道教南宗相反,主張先性後命,以性兼命。以澄心遣欲為真功,以明心見性為首務。(四)在修鍊方法上,主內丹修鍊,不尚符籙,形成獨具特色的內丹理論。在教制教規上,規定道士心須出家住道觀,不許蓄妻室。為了約束道士言行,制定各項清規戒律,督促道眾嚴格遵守。這些皆與正一道有很大區別。全真道在金代的發展有限,至蒙元前期,以成吉思汗之召見、寵遇丘處機為契機,在丘處機及其弟子們的推動下,全真道發展至鼎盛。當時全真道宮觀遍布北方各省區,「雖十室之邑,必有一席之奉」。此鼎盛局面,自丘處機起,歷經尹志平、李志常兩任掌教,大約三十年。至元憲宗五年(1255),佛道《化胡經》之爭起,元室袒佛,全真道敗北。此後元室下令焚毀除《道德經》之外的一切道經,全真教遭受沉重打擊,全真道鼎盛局面因之結束。故在張志敬、王志坦、祁志誠、張志仙幾任掌教中,處境都較困難。又經歷約三十年,元成宗即位,馳焚經之禁,全真道獲得正常發展。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平定江南,全國統一。此後,原同源異流而分傳於金與南宋的全真道和道教南宗,逐漸認同、融合,至元代中後期,二宗合併的條件漸趨成熟。在南宗道士陳致虛等人的推動下,二宗經過對祖師宗祀的調整,南宗最後併入全真道。合併後的全真道遂成為更大的道派,而與正一道分統天下道教。明代皇室對佛、道採取抑制、約束政策,對道教正一派有所崇奉,對全真道支持較少,全真道自此進和衰落時期。金元時期形成的統一領導核心(以北京白雲觀為基地)頓然解體。在此情勢下,統一的全真道漸次分解成諸多小支派。主要的有「七真派」,即宗祖馬鈺的遇仙派,宗祖譚處端的南無派,宗祖劉處玄的隨山派,宗祖丘處機的龍門派,宗祖王處一的嵛山派,宗祖郝大通的華山派,宗祖孫不二的清靜派等。另外,又有一些全真道士分別組成「五祖派」,即宗祖王玄甫的少陽派,宗祖鍾離權的正陽派,宗祖呂洞賓的純陽派,宗祖劉海蟾的劉祖派,宗祖王喆的重陽派。如此眾多的全真支派出現,並不表示全真道的興旺發達,恰好反映它的衰落。它們的形成時間,最早在明代中後期,多數在明後。在明清道教衰落時期,只有龍門派因王常月的闡揚,曾經在清初一度「中興」,其餘各派,大都衰落不振。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龍門派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丘處機為開派祖師。《金蓋心燈》、《白雲觀志》記有其傳代譜系。稱第一代趙道堅(號虛靜),第二代張德純(號碧芝),此兩代生於元朝。第三代陳通微(號沖夷),第四代周玄朴(號大拙),下分傳第五代張靜定(號無我)和沈靜圓(號頓空),再分傳第六代趙真嵩(號復陽)和衛真定(號平陽),以上五代生於明朝。從諸傳記敘中,很難斷定是何人在何時開創了龍門派。第一代趙道堅,原為丘處機西謹元太祖隨行十八弟子之一,但他隨處機在1221年的西行途中,即逝世於西域的賽蘭城。他處在全真道尚屬幼弱時期,怎能另創其支派。後世龍門道士為了尊他為第一代宗師,遂由《金蓋心燈》等對其歷史進行改造,將其行誼大大延後。稱他於至元庚辰,即至元十七年(1280),受丘處機傳初真戒、中極戒。侍其如法行持有成時,又「親傳心印,付衣缽,受天仙戒,贈偈四句,以為龍門派計二十字,即:道德通玄靜,……是為龍門第一代宗師。」又稱其「修持凡三十年,功圓行滿,將示化,始以戒法口訣,於皇慶壬子年(1312)……親授河南道士張碧芝名德純。」(《金蓋心燈》卷一《趙虛靜律師傳》)以上所記之傳法紀年,皆在丘、趙二人死後幾十年,自屬虛構。之所以要如此改造丘、趙歷史,無非是想將後出之龍門派與丘、趙掛上鉤而已。它恰好證明龍門派既非丘處機所創,也非趙道堅所創。尊趙道堅為第一代傳戒律師,實為龍門派攀祖的需要。由於趙道堅歷史不實,直接影響對第二代張德純的認定。即使張德純確屬丘處機之裔,他在元代也不可能創建龍門派。因記錄元代全真道活動的資料,至今尚保存很多,皆看不出元代有分衍支派的跡象。其後第三代至第六代,生當明世。據載,第三代陳通微,第四代周玄朴,第五代張靜定,皆居無定所,而留居四川青城山時間較久。周玄朴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受戒,「是時玄門零落,有志之士,皆全身避咎。師隱青城,不履塵世五十餘年。面壁內觀,不以教相有為之事累心。弟子數人,皆不以闡教為事。律門幾至湮沒!住世一百一十年,始得天台道者張宗仁,承當法戒。……於景泰庚午歲(景泰元年,1450)十月望日他適,不知所終。」《金蓋心燈》卷一《周大拙律師傳》)可見在景泰元年前,龍門派也未形成。第五代和第六代傳人,也是遊方不定,傳人甚少,看不出在他們周圍已形成了教團。故何時形成龍門派,尚待進一步研究。至清順治十二年(1655),王常月至北京,次年三月,說戒於白雲觀,三次登壇傳戒,收弟子千餘人。康熙二年(1663),南下江、浙傳戒,幾年後,再去湖北武當山傳戒,從而使龍門組織由這些地區迅速向全國傳播,形成龍門派的「中興」局面。王常月被其徒裔稱為龍門「中興」之臣。這種中興景象,有的地區延續到乾、嘉之世。龍門派在其傳播過程中,又不斷分衍出許多小支派。如王常月弟子第八代金築老人在浙江餘杭金築坪啟天柱觀派,下傳第九代潘太牧(字牧心),遞傳第十代王清虛(號洞陽),第十一代潘一元(字天崖);王常月弟子第八代陶守貞(號靖庵)在湖州金蓋山啟雲巢支派,下遞傳第九代陶思萱(號石庵),第十代徐清澄(號紫垣),第十一代徐一返(號隆岩);王常月弟子第八代黃守正(號虛堂),在蘇州啟太微律院支派,下傳第九代孫太岳(號碧陽);王常月弟子第八代呂守璞(號雲隱)在蘇州啟冠山支派,下傳第九代呂太晉(號全陽)、鮑太開(號三陽)等;王常月弟子雞足道者黃守中在雲南雞足山啟西竺心宗,下傳管天仙,管傳金懷懷,金傳活死人,再傳往往生等。龍門派第九代周太朗(號明陽)在杭州啟金鼓洞支派,下傳第十代戴清源(號初陽)、高清昱(字東籬)、方清復(號凝陽),戴傳第十一代駱一中(字聖哲),再傳第十二代蔡陽善(字天一),再傳第十三代戴北庄,再傳第十四代張復純;第十代高清昱啟天台桐柏宮支派,下傳第十一代方一定(字熔陽)、閔一得(號懶雲)、沈一炳(號輕雲),其後不斷傳衍,門庭很盛。第十代陳清覺在四川青城山開碧洞宗,歷傳至民國,已至第二十三代。其他龍門支派尚多,難以枚舉。龍門派自清初「中興」後,一支獨秀地傳衍不絕,支派愈衍愈繁,地域愈傳愈廣。其規模不僅超過和掩蓋了全真道其他支派,而且在許多省區更取代正一派,故世人有謂「臨濟、龍門半天下」,確非虛言。

南無派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譚處端為開派祖師。譚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全真道祖王重陽之弟子。座於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元世祖至無六年(1269)封「長真雲水蘊德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長真凝神玄靜蘊德真君」。據《南無道派宗譜》,以譚處端為第一代宗師,傳至第五代宗師楊理信,時至明初,又經胡宗玄、馬微善、劉至洞、周妙超、陳仙后、朱立剛,傳至第十二代宗師許去乾,時為明末。再由清初第十三代宗師孔雲峰,經羅霄遠、鄭上乘、邢功廣、高成岳、曾必先、甄有虛,傳至第二十代宗師劉名瑞。劉名瑞(1839—1931),號盼蟾子,隱居於京華桃源觀,撰有《道源精微歌》、《盤溪易考》、《敲蹻洞章》、《清靜經圖注》等書,闡述內丹學,集為《盼蟾子道書三種》刊行,是該派宗師中唯一有著作傳世者。劉名瑞自稱:「演法於龍門,受法於志無。」似又曾受法於龍門派。該派徒眾活動於華北、東北,勢力、影響遠不及龍門派。

華山派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郝大通為開派祖師。郝大通,字太古,號廣寧子,全真教祖王重陽之弟子。卒於金崇慶元年(1212)。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廣寧通玄太古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廣寧通玄妙極太古真君」。該派活動無系統記載,僅見零星記錄。清陳銘珪《長春道教源流》卷七:貝本恆,字常吉,淮陽人。年十七,禮武當袁正遇為師,後師龍門派王常月受戒律。康熙乙亥(1695)結茅武康(浙江舊縣,1958年併入德清)之高池山。乾隆乙丑(1745),餘杭人延主洞霄宮。乾隆二十三年卒。於《易》學頗有造詣,著有《周易參義》、《黃老旨歸》。此處謂其受龍門派王常月戒律,當為龍門派道士,但《金蓋心燈》卷四《沈輕雲律師傳》則謂其為華山派裔。曰:「貝常吉,名本恆,為華山派裔」,與龍門道士沈輕雲友善,本恆有弟子李仁凝,號雲峰,在沈輕雲逝世後,「為封其龕,葬於大滌山之金築坪」。卷三《樊初陽律師傳》亦謂貝本恆為華山派裔,謂其又從樊太初(號初陽)學,「得其宗旨」。《金鼓洞志》又記李仁凝事:「月峰真人者,即世所稱妙衷定命真人也,姓李名仁凝,皈依常吉真人為師。隱於雲窩山房,好清靜,修性煉命,備嘗苦楚。性喜潔,最愛花木,精修三十年。」據此,貝本恆乃華山派道士,又曾參學龍門派。他和弟子李仁凝在清康、雍、乾間活動於浙江德清、餘杭一帶。於此可見華山派活動之一斑。《諸真宗派總簿》第十三,記有華山派之傳代派字,前四句為:「至一元上道,崇教演全真,沖和德正本,仁義禮智信。」據此,貝本恆為華山派第十五代,李仁凝為十六代。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嵛山派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王處一為開派祖師。王處一,字精通,號玉陽子。全真教祖王重陽之弟子。卒於金宣宗興定元年(1217)。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玉陽體玄廣度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玉陽體玄廣慈普度真君」。1926年北京白雲觀抄藏之《諸真宗派總薄》,記有該派傳代派字,證明該派至那時起尚有傳承。但傳承及活動情況,未見記載。

遇仙派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馬鈺為開派祖師。馬鈺,字玄寶,號丹陽。全真教主王重陽弟子。卒於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丹陽抱一無為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丹陽抱一無為普化真君」。1926年北京白雲觀抄藏之《諸真宗派總簿》中,記有該派傳代派字,證明至那時起,該派尚有傳承。其傳承與活動情形不詳。

隨山派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劉處玄為開派祖師。劉處玄,字通妙,號長生子。全真教祖王重陽弟子。卒於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長生輔化明德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長生輔化宗玄明德真君」。1926年北京白雲觀抄藏之《諸真宗派總簿》記有該派傳代派字,其傳承、活動情況不知其詳。

清靜派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孫不二為開派祖師。孫不二,號清靜散人,馬鈺之妻,全真教祖王重陽弟子。卒於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封「清靜淵貞順德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封「清靜淵貞玄虛順化元君」。1926年北京白雲觀抄藏之《諸真宗派總簿》中,記有該派傳代派字,不知其傳承與活動詳情。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隱仙派

全真道支派。又稱隱派或猶龍派。尊明初道士張三丰為祖師。張三丰,元末明初人。其名字、籍貫、履歷,各家記載不一,傳說甚多。據明傅維麟《明書》卷一百六十《異散傳》載,張三丰,名君實,字玄一,號玄玄,自號三豐子。遼東義州人。常衣一衲,行經街市,鄉村,旁若無人。論三教經書,吐辭滾滾。或三五日,兩三月,始一食。登山,其行如飛。元未居陝西寶雞金台觀。一日辭世而逝,後復生,乃入蜀抵秦,游襄鄧,往來長安,歷隴岷甘肅。洪武初,入武當,登天柱峰。使弟子丘玄清住五龍宮,盧秋雲住南岩宮,劉古泉、楊善登(或作澄)住紫霄宮,自結草廬於展旗峰北曰遇真觀,營草庵於土城曰會仙館,令弟子周真得守之。洪武二十三年(1390)拂袖長往,不知所之。明年,太祖遣道士訪求,不得。永樂間,成祖又多次派人詔請,亦不獲。英宗天順三年(1459),封其為「通微顯化真人」,憲宗成化二十二年(1486),加封「韜光尚志真仙」。張三丰雖傳有若干弟子,但生前並未組建道派。宗奉他的道派,由其信仰者組成。據清李西月《張三丰先生全集.道派》,該派稱名隱仙派,一稱隱派或獨猶龍派。並謂張三丰承火龍真人,火龍師麻衣垂先生李和,麻衣師陳摶,陳摶師文始真人尹喜。至陳摶時,又兼得少陽派劉海蟾之傳,合老子門下文始、少陽二派而為一。此說荒誕之處甚多,但張三丰曾受陳摶一系的思想影響,或許接近事實。此派形成時間雖不可考,但明清民國時期確有此派承傳。《諸真宗派總簿》記有多個宗祖張三丰的道派。有:自然派,三豐祖師自然派,三豐派,三豐祖師日新派,日新派,三豐祖師蓬萊派等八個。三豐崇拜最初興起於湖北武當山,隨著武當道的遠播,遂在其他地區分衍出更多的小支派,上述各派反映了這個事實。

廣慧派

道教支派。據《諸真宗派總簿》,為南宋道士章哲所創。章哲,「道號廣慧,祖居江西南昌府武寧縣三十五都順義卿(疑為『鄉』字之誤),石門仙潭人。宋理宗景定二年(1261)二月十九日降生。自幼好道,二十七歲結庵絲羅山,即今太平山也。年五十三歲,端坐而逝」。留傳此派。其六十派字,系「民國五年丙辰(1916)八月初八日,由江西南昌府武寧縣太平山萬壽宮穆善清帶來。」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閻祖派

全真龍門派支派。《諸真宗派總簿》謂為龍門「復」字岔派分支,在茅山乾元觀。此「閻祖」據清笪蟾光《茅山志》卷九,當為明嘉靖、萬曆間道士閻希言。該書據明王世貞《囗州續稿.閻道人希言傳》稱:閻道人者,名希言,不知何許人。自言家山西。年二十七八時,成瘵幾死,遇師誨以坐功,得無恙。嘉靖乙未(1535)、丙申(1536)間,去家學道。後從湖北武當至江蘇句曲乾元觀,頂一髻,不巾櫛,身著粗布夾衫。盛暑輒裸而暴日中,不汗,窮冬間鑿冰而浴。絕不為人道其所由得,叩之以延年沖舉之術,亦不應。唯勸人行陰騭,廣施予,勿淫勿殺,勿憂勿恚、勿多思而已。乾元觀初極簡陋,希言游金陵募資以成殿閣,並引山泉灌溉稻田數十畝。住觀五十餘年,於萬曆十六年(1588)卒。傳有弟子舒本住、江本實、王合心等。笪蟾光《茅山志》卷九云:舒道人,「名本住,號一庵,金陵人」。「晚而慕道,浪跡諸名勝,至三茅郁岡之下,……結茅而棲。堅意精心,凡十餘年。而道人閻希言者,始來自終南,豐腹重頷,不冠不履,舒知其不凡,拜為師。遂相與胼胝,興復古乾元雲。……與江文谷同為希言高足弟子,亨年九十有六。」又云:「江道人,名本實,號文谷,蘇州玉田人。早歲棄家學道,萬曆壬午(1528)至郁岡師希言。嘗言人生未嘗無死,有盡形骸,人死未嘗無生,當存精氣,乃於洗心池旁培小阜祀重陽,因迭石塞牖,趺坐於中。謂其徒:每日向牖呼之,應則已,不應則入收斂遺蛻。凡呼之三年,乃不應,啟石視之,坐蛻矣。故稱為活死人墓。」著有《華陽真誨》行二世。又云:「王小顛,道名合心,常州宜興人。生而慧辨,通儒術。弱冠居金沙,即悅水雲之士,作方外游,啟遍諸名山,訪高流,見閻希言,師事之。……先生學博而才敏,構詞用意出人意表。」此雲師事閻希言,疑當為師事閻希言之徒。笪蟾光《茅山志》卷三所載萬曆四十一年《神宗為聖母建金籙齋詞》、萬曆四十三年《神宗三辛懺醮詞》中,皆有「特命本山乾元觀真道士李教順等,祗就殿廷啟建金籙」,「諷誦《高上玉皇本行集經》一藏」等語,此李教順當為閻希言之徒裔。《諸真宗派總簿》記「閻祖派」派字為:「複本合教永,圓明寄象先,……」等二十字,據上記閻希言所傳徒裔之輩字,與此相吻合,故所謂「閻祖派」當為閻希言所傳之派系。但「教」字後傳代情況不明。此後龍門派之宗師系第七代沈常敬(號太和),晚年亦住茅山傳道,順治十年(1653)卒。傳有弟子孫守一(號玉陽)和黃守元(號赤陽),為龍門第八代。孫守一又傳閻曉峰,為龍門第九代。孫、閻皆住茅山乾元觀,但據《金蓋心燈》之《道譜源流圖》載,閻曉峰「所傳後人改皈茅山法派」,表明閻曉峰後已非龍門派。似乾元觀所傳一直為閻言系之徒裔。

南宮派

全真龍門派支派。由龍門第十代李清秋開啟,以廣東羅浮山為中心。清梁教無《玄門必讀》:「南宮祖李清秋,為龍門第十代孫,得至人傳授真道口訣。道成,得證天仙。後秘授曾一貫祖師,法派曰南宮派」。李清秋生平不詳。從清陳教友《長春道教源流》卷七可見其傳代概況:「曾一貫,號山山,不詳何許人。其師李清秋,龍門派第十代孫,得至人傳授真訣,一貫傳其學,恬修道成,以符葯救人。康熙間人羅浮,築道場於紫霄洞。五十五年(1716),廣州旱,當道邀請求雨,雨大注,因委管沖虛觀。山中五觀,餘四曰酥醪,曰九天,曰黃龍,曰白鶴,俱延為住持。後遷紫霄洞道場於酥醪洞,令弟子柯陽桂主之。師自居沖虛,未幾羽化。」是為龍門第十一代。其弟子柯桂陽,「號善智,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家世住宦,幼習舉子業。……弱冠棄家游羅浮,禮曾一貫為師。」與其師共興酥醪觀。「住山三十餘年,度弟子百餘人。乾隆十年(1745)六月二十日無疾而終,年五十三。」是為龍門第十二代。其後有童復魁,號慵庵,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人,為柯桂陽再傳弟子,即龍門第十四代。乾隆五十六年(1791)入道於羅浮山酥醪觀,時年三十八。復雲遊二十載,歸後被推為酥醪觀主持,復被舉任道會師之職。嘉慶六年(1801)卒,壽九十八。其徒有江本源,字瀛濤,號松竹山人,廣東番禺縣人。入道羅浮酥醪觀,通儒、釋之學,能詩文,士大夫喜與之游。童復魁逝世後,繼為酥醪綱住持。為龍門第十五代。又有賴本華,號介生,原名洪禧,字疇葉,廣東東莞縣人。幼習舉業,為諸生,以詩名。後入酥醪觀,禮童復魁為師。習靜一室,不與人接。年八十餘化於觀中。有《浮山新志》、《紅棉館詩鈔》傳世。後有陳銘珪,字友珊,廣東東莞人。咸豐二年(1852)副貢生。晚學道於羅浮,派名教友。後修復酥醪觀。為該觀住持,自號酥醪洞主。為龍門第十七代。光緒七年(1881)卒。傳有弟子張永暗等。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金山派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因發源於山東嶗山,又稱嶗山派。由龍門第四代孫玄清所創。據《玄門必讀》等載,孫玄清,字元玉,號金山,又號海岳山人。山東萊州府即墨縣嶗山人(或謂青州府壽光縣人)。自幼在嶗山明霞洞出家,禮李顯陀為師。後游鐵茶山雲光洞,遇通源予授以升降天門運籌之法(內丹法)。年十九,即墨縣太和真人攜住黃石宮,苦煉二十餘年,頗有成就。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至北京白雲觀坐缽一載,大著靈異。賜號「護國師左贊教主紫陽真人」。卒於降慶三年(1569),壽七十三。1926年北京白雲觀抄藏之《諸真宗派總簿》記有該派傳代派字。傳承與活動情況未見記載。

西竺心宗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由龍門第八代雞足道者所開啟。以雲南雞足山為傳播中心。據《金蓋心燈》卷六《雞足道者黃律師傳》,雞足道者,來自月支,休於雲南雞足山。自稱野坦婆闍,華言求道士。所精唯西竺鬥法,稱「西竺心宗」第一百代。清順治十六年(1659)赴京師謁王常月,賜姓名曰黃守中,遂為龍門第八代弟子。《覺雲本支道統薪傳》下卷《閔大宗師傳》稱,乾隆五十五年(1790)閔一得攜王常月所傳大戒書去雞足山,黃守中猶在,閔以大戒授黃,黃以鬥法密術授閔一得,閔歸而纂為《大梵先天梵音斗咒》十二卷。黃守中所傳「西竺心宗」,實為道教中的佛密派,其法多採用道教符籙派的「雲篆」和佛教的「真言」,佛密色彩很濃。其徒多為行跡詭異、身挾絕技的江湖奇士。據載,黃守中傳管天仙(派名太清),管傳金懷懷(王清楚)、白馬李,金傳活死人(雲大辮,本姓王)、李赤腳、石照山人(章大享),活死人傳往往生(郭陽曉),為龍門第十二代。黃又傳大腳仙、王袖虎。大腳仙傳張蓬頭,張傳龍門道士(郭來澄)和李蓬頭等。十二代後傳承不詳。

雲巢派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由龍門第八代陶守貞開啟。以浙江湖州金蓋山為傳播中心。據《金蓋心燈》卷二《靖庵先生墓表》等載,陶守貞,原名然,字浩然;派名守貞,號靖庵。世居浙江會稽,祖唐應蜀藩聘,遂居蜀。幼孤,隨母居蜀。母卒,至浙江吳興依族侄陶思萱,尋入金蓋山修道。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受戒於北京白雲觀王常月,授以卷冊,遣歸金蓋。康熙十二年(1673)卒。傳法給族侄陶思萱(號石庵),為龍門第九代。陶傳第十代徐清澄(號紫垣),徐傳第十一代徐一返(號隆岩)。一返兼承正一派,法名漢臣。「禱雨祈晴,無不立應」。沈一炳弟子龍門第十二代陳陽復(號樵雲)亦曾得徐一返授正一法。其該派分衍為更小支派,傳衍於江浙。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天柱觀派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由龍門第八代金築老人開啟。以浙江餘杭金築坪天柱觀為傳道中心。《金蓋心燈》卷二《金築老人傳》:金築老人者,「字型大小三見而三異:《洞霄聞人志》載,盛青崖,江南桐城人,明末進士,隱天柱觀;《楊氏逸林》載,樵雲氏者,桐鄉人,姓盛,名未詳。明末進士,值世滄桑,高隱大滌,自號退密山人。《菰城拾遺》載,異人金大滌,學富五車,嘗自比管、樂。明亡遂隱,初休金蓋山之白雲居,更號樵雲,既歸老於天柱金築坪。……著作頗多,石庵輩梓以行世。」蓋為清初一隱君子。曾從王常月受戒,為龍門派第八代弟子。康熙三年(1664)傳潘太牧(字牧心),為龍門第九代,潘傳第十代王清虛(號洞陽),王傳第十一代潘一元(字天崖)。此後承傳不詳。

金鼓洞派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由龍門派第九代周太朗開啟。傳播中心在杭州金鼓洞。據《金蓋心燈》和《金鼓洞志》載:周太朗(1628—1711),字元真,號明陽,江蘇震澤(今吳縣)人。父歿,舍俗出家。初禮龍門第八代孫守一(號玉陽),繼禮黃守元(號赤陽)為師,嗣為龍門第九代。後游東南,於康熙三年(1664)來杭州。康熙五年(1666)結茅於西湖棲霞嶺北金鼓洞,建屋修真,即後之鶴林道院。於是參玄訪道者雲集。先後傳弟子戴清源(號初陽)、高清昱(字東籬)、方清復(號凝陽)、謝清涵(號賓陽)、金清來(號靜靈)、孟清晃(號逸陽)、許清陽等。閔一得云:「當時從師(指周太朗)者,千有餘人。聞之輕雲子(指沈一炳)曰:全真一派,東華而下,盛自重陽(王喆),歷傳丘(處機)、趙(道堅)、陳(通微)、周(玄朴)祖,周傳張(靜定)、趙(真嵩)、王(常月)、黃(守元),……逮我明陽子周律師出,祖道南行。」與諸師「賡揚唱和。玄風慶會,自元而降,殆無有過之者。」(《金蓋心燈》卷三《周明陽律師傳》)表明龍門派南傳後,以周太朗時期為最盛。周太朗弟子中,高清昱去浙江天台山,另開桐柏宮支派。其餘住山弟子繼續在金鼓山傳衍。戴清源傳第十一代駱一中(字聖哲),駱傳第十二代蔡陽善(字天一),蔡傳第十三代戴北庄(派名戴來某),戴傳張復純。時當清道光年間。

桐柏宮派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由龍門第十代高清昱開創。以浙江天台山桐柏宮(崇道觀)為傳播中心。據《金蓋心燈》卷四《高東籬宗師傳》:高清昱,字東籬,祖籍山東寧海州(治牟平),寄居長白。宿學儒。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已七十五,始由台灣至浙江杭州金鼓洞,師事金鼓洞派創始者周太朗(號明陽),嗣為龍門第十代弟子。周授以《南華》、《道德》、《參同》、《悟真》、《華嚴》、趙注《大學》、《中庸》及《心經》等。居金鼓洞鶴林道院四十餘年,從游者眾。雍正十三年(1735),出主天台桐柏山崇道觀講席,後啟桐柏宮支派。乾隆三十三年(1768)卒。著有《台灣風俗考》三卷。高清昱傳弟子沈一炳(號輕雲)、方一定(字熔陽)、閔一得(號懶雲),為龍門第十一代。沈一炳傳弟子陳陽復(字雲樵)、周陽本(字梯霞)、費陽得(字丹心),為龍門第十二代。他們又多開啟更小的支派。陳復陽開啟餘杭南湖三元宮支派,門下有阮來宗、楊來逸、錢來玉、鮑來金等;周陽本開啟餘杭銅山半持庵支派;費陽得開啟歸安(吳縣)射村開化院支派。方一定下傳弟子十二代顧陽昆(字蒼州),顧傳十三代王來真(號嶧陽),開啟蘇州裴嫁橋斗母宮支派。閔一得下傳弟子也很多,其徒孫輩王來因等又宗祖他開啟覺雲支派。他本人學綜三教,著述甚豐,是清代少有的著名道教學者。

碧洞宗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傳播於四川。創始人陳清覺(1606—1705)。據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支譜》載,陳清覺,道號賽松,又號煙霞,湖北武昌人。少年為進士,入庶常。後辭官入道,至武當山太子坡拜龍門道士詹太林為師,為龍門派第十代弟子。清康熙八年(1669)入川(或謂康熙二十六年入川),至青城山天師,修葺殿宇,潛心修道。康熙二十六年(1687),將教務交張清湖,去成都青羊宮養靜。臬憲趙良壁遇之,事以師禮,於青羊宮旁建二仙庵以居之。康熙四十一年(1702),皇帝賜封「碧洞真人」號,並欽賜「碧洞丹台」匾額。康熙四十四年(1705)卒。傳有弟子陳一慶、吉一法、劉一貞、孟一貴、石一含、龍一泉等。其住青城山之師弟張清湖、張清仕,住三台雲台觀之師弟張青雲等亦各傳有弟子多人。這些弟子再遞相傳授,逐漸形成一個支派,尊陳清覺為開派祖師,以其碧洞真人號之「碧洞」二字名宗,稱碧洞宗。成為清至民國間對四川道教影響很大的一個宗派。碧洞宗依龍虎派所訂派字傳代。其開祖陳清覺為第十代,依次相傳,至民國時,已至第二十三代。《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支譜》記有第十一至二十三代道士之名。第十一代有陳一慶等二十八人,第十二代有王陽炳等三十七人,第十三代有吳來輝等四十三人,第十四代有萬復證等五十五人,第十五代有萬本圓等一百人,第十六代有李合邦等一百二十八人(以下各代略)。所記是否為該派道士全部,已難知曉,僅此亦可概見其規模。碧洞宗以成都二仙庵和青城山天師洞為傳播中心,逐漸向四川其他州縣發展,上引《支譜》即記有該派道士住持之州縣宮觀名,統計宮觀所在州縣有:華陽、雙流、溫州、郫縣、漢州(今廣漢)、崇慶、灌縣、大邑、彭縣、潼川(今三台)、中江、綿竹、眉山、蒲江、邛州(今邛崍)、資陽、樂至、富順、茂州(今茂汶)、汶川、天全、雷波等。上述州縣,大都在川西地區,少數在川北、川南及少數民族地區。長期以來,四川各地道教皆屬天師正一道,碧洞宗產生後,漸有取代他派的趨勢。現代,青城山和成都青羊宮已全為龍門碧洞宗道士,正一道士只零星散居於其他宮觀。碧洞宗在長期發展中,曾出現一些傑出道士。如第十三代王來通,號自明道人,清乾隆間住持灌縣二王廟。他除整飭廟規,勤於教務外,又關心地方水利建設,發起新修橫山長同堰,推廣都江堰治水經驗。他主持刊印的《灌江備考》、《灌江定考》、《彙集實錄》三書,是現存都江堰治水經驗總結的專書,有一定科學價值。第十四代陳復慧,號仲遠,住持溫州盤龍寺。博學能文,有《雅宜集》行世。對道教齋醮音樂頗有造詣,曾校正《廣成儀制》數十種傳世。被後世尊稱為道教音樂「廣成韻」之祖。第二十二代易心瑩(法名易理輪),是近代著名道教學者,著有《道學系統表》,輯有《女子道教叢書》等。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霍山派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創始人張宗囗。《諸真宗派總薄》載:「雲樵真人姓張名宗囗,字耕雲。系山東登州福山縣人。由光緒甲申(1884)秋間,重赴白雲觀傳法。門下弟子等因徒眾人繁,叩請願遵『宗』字為第一代號。」據《白雲觀志》,張宗囗,又名圓囗,字耕雲,為龍門派第十九代律師。光緒十三年(1887)逝世。傳法給龍門派第二十代律師劉素雲。《劉素雲道行碑》云:劉素雲,法名誠印,河北東光人。自幼好善,儒道兼優,拜十九代方丈張耕云為師。同治十年(1871)募捐五千餘金為其師之傳戒費,受戒者三百餘人。後又募捐銀刻印經板和重勒觀內碑文。繼任龍門派第二十代律師,又為霍山派第二代傳人。光緒二十年(1894)卒。《諸真宗派總簿》載有該派「宗誠信崇緒,修善法德超,……」等四十派字。但劉誠印(素雲)之後傳給何人,不見記載。

覺雲派

全真道龍門派支派。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由龍門雲巢派分衍而來。《龍門正宗覺雲本支道統薪傳》序:「海上覺云為浙湖雲巢分支,於有清光緒戊子(1888)開派。」其《例言》:「光緒戊子,本壇張復誠、陳本中、沈本仁等恭詣雲巢宗壇,稟准開派,是年三月春,啟建醮典,敦請宗壇王來因、程來水、姚來鑒三師啟派,本刻故尊三師曰宗師。」該派宗承雲巢開派宗師龍門第八代陶守貞(號靖庵)和第十一代閔一得(號懶雲)之傳,對他們提倡的神仙與忠臣孝子不二,出家與在家、出仕與入山各隨方便的思想,加以發揚,使龍門派更加世俗化。上引《覺雲本支道統薪傳.後跋》云:「自閔祖啟『方便法派』而後,半多出自俗居有志之士,於是儒而道者日愈多,推行教法日益廣。今者雲壇竟遍佈於江浙。」表現出晚期全真道已不再如他們先輩那樣強調出家離俗了。該派自光緒十四年開派以後,一直承傳不絕,《覺雲本支道統薪傳》有傳系圖加以記載。如開派人之一的程來永傳第十四代湯復弼,湯傳第十五代車本鎰等,車傳第十六代邱合度、徐合建,邱傳第十七代倪教學等,倪傳第十八代沈永家。時至民國十六年(1929)。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閭山三奶派

凈明派或正一派的分支,為民間道派。該派源於陳靖姑(奇仕媽)的民俗信仰,相傳福建古田縣東地名臨水,於五代時有陳姓世代為巫,陳靖姑亦一女巫,父陳昌,母葛氏,教以巫鬼道之術,陳靖姑與其結誼姐妹,巫相兼,習武修道,由巫師而神,鄉人祀之。據說她曾師從閭山法主許真君,得許旌陽之秘訣,又從龍虎山張天師學道,得斬妖寶劍。陳靖姑信仰的《大奶靈經》雲其「傳法閭山,顯跡古田」,南宋時福建一帶建有奇仕媽宮、臨水夫人廟。泉州奇仕媽祀陳、金、李三夫人,為授胎、護產、育嬰之女神,香火較盛,且有「觀音簽」,並以媽祖配祀,至今尚存。福州的三奶夫人為陳靖姑、林淑靖(林九娘)、李三靖(李三娘);古田順懿祖廟中祀順天聖母(陳靖姑)、左祀江夫人(俗稱虎奶)、右祀石夫人(俗稱二奶)。台灣有十六座臨水夫人廟(包括台北市臨水順天堂、台南市臨水夫人媽宮、高雄縣三奶宮、南投縣順懿宮、台中市臨水宮、宜蘭縣靖安宮等到),皆為道觀,屬三奶派道教。台灣道士多屬正一派系,其中烏頭司公為天師道,紅頭師公為閭山三奶道。要之,閭山三奶本為道教民俗信仰,在大陸至今猶存,台灣民間道派興盛,遂發展為民間道教之一。

南五祖

道教全真道尊奉的五位宋代祖師,即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相傳張伯端於北宋熙寧二年(1069)在成都遇異人授予「金液還丹訣」,因此修鍊得道,並將「金丹之道」授石泰,石泰授薛道光,薛道光授陳楠,陳楠再授白玉蟾。五祖認為儒、釋、道同源,三教一理。以修鍊金丹(內丹)或謂修鍊「性命」為主。其修鍊理論,在道教內丹修鍊理論中佔有重要地位。因其活動多在南方,所以後來被尊為南五祖。又稱「南宗」或「紫陽派」。

北七真

即全真道創立者王重陽的七位嫡傳弟子:馬鈺(創全真道遇仙派);譚處端(創全真道南無派);劉處玄(創全真道隨山派);邱處機(創全真道龍門派);王處一(創全真道嵛山派);郝大通(創全真道華山派);孫不二(創全真道清靜派)。因其皆對全真道的傳播和發展作出過貢獻,元室對他們都贈封「真人」或「真君」之號,加之其活動於北方,故被尊為北七真。北七真雖各創一派,但其宗教思想和修鍊方式卻大致相同。他們提倡三教合一,以清靜寡慾為修道之本,以鍊氣養氣為修鍊之要,以忍恥含垢、苦己為人為宗旨。其傳世之作,均收入《正統道藏》。(來自網路,參考)

其它:

道教門派(三):太一道、武當派、穹窿山派、正一道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畫家於小冬——我的素描訓練辦法
永年《夏承碑》明成化拓片漂流記!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