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牆根故事:張員外喝酒醉死,16年後妻子收封信,拆開後抱頭痛哭

牆根故事:張員外喝酒醉死,16年後妻子收封信,拆開後抱頭痛哭

話說在宋朝年間,莒城南張家莊張佃行和鄰鄉水牛汪李員外自小一塊求學,成了要好的朋友。李員外已生二子,可張員外家仍是兩口子過日子。

這年,張員外家懷了孕,不久就要分娩。張員外大喜,便到李員外家報個喜。李員外也很高興,並說自己的妻子也懷了孕,不久也要分娩,二人皆大歡喜。

李員外立即安排丫鬟妙雲燉雞炒菜吃酒。不曾想,張員外由於高興喝的過多,自覺著頭暈就急著回家。哪想到,張員外剛出李員外家大門口,便倒地身亡了。正巧,李員外之妻此刻生了個胖大小子。李員外又喜又悲,喜得是自家又添丁,悲地是好友死在自家大門口,內心有愧。

李員外事不宜遲立即安排人扎棚遮屍,命人快去張家報信。恰在其時,張家總管張強來報說夫人生了個大胖小子,叫快回去。那曉得張員外已經死去。李員外只好置棺收斂,找人將靈柩送回張家莊。

再說李員外回到內房,見胖大小子安全降生,慌忙中找不到剪子。只聽那胖小子說:「剪子在帳子上。」眾人一看,果然待在帳子上,這可嚇壞了一屋子人。產婆說是妖怪下生,夫人要掐死他。李員外見小孩沒有毛病,立即就喜歡上了。起名憨三,叫好好地養活著。

那憨三好像還有話要說,見要掐死他,氣得三年沒有說一句話,別人都認為他是啞巴了,都埋怨李員外不該留著這個小孩。

一天,憨三獨步來到東院學堂,見兩個哥哥為做文章犯愁。待看過作文題目以後,便提筆在兩人的紙上寫了起來。最後在兩張紙上落款張佃行就走了。

師父來了一看,心中大驚。聽說是個三歲的孩童所做,一問,竟是他們的弟弟,更覺奇怪,捲起鋪蓋就走。待李員外追出門外,師父說:「你家有高師,任他教二位公子吧,我實在有愧。」

李員外來到學堂追問:「是誰在此寫文章,驚走了老師?」只聽兩個孩兒說:「沒有誰過來,就是弟弟憨三過來,見了老師證的題目,隨手寫的文章。」

叫過憨三問:「是你寫的文章嗎?」「是呀,哥哥不會做,我就替他們做了。」憨三天真地回答。

李員外不便多問,就說:「你來教你那兩個哥哥識字吧。」「是!我教。」憨三痛快地答應了。

直到憨三十六歲上那年,趕上鄉試,兩個哥哥同時參加,雙雙中了舉人,這在莒州歷史上還是第一對。

放下教桿,憨三就犯了走馬星,找到李員外,非要走不可。

李員外說:「我的好孩子,你到底怎麼回事,為什麼要走,有哪些地方對不起你,告訴爹好嗎?」

憨三說:「我本是你的好友張家莊的張佃行,那年到你府上飲酒,不想暴飲而亡。由於家人沒給迷魂湯喝,就托生了你家憨三。如今妻子和兒子在家生活艱辛,我要回家教子,重興家業。」

李員外連連點頭:「是!」滿口答應,「你怎麼個走法?」

只聽憨三說:「當初俺娘要掐死我,是你保了我性命,為了報答您,我已將兩個哥哥教導成人,今日懇求爹爹給我一匹馬和一些銀子,我好回家。」

來到張家莊,憨三不禁潸然淚下,唱道:「張佃行呀張佃行,回到張家莊呀,不由我兩眼淚汪汪,我三層人不認兩層人,只認得俺那管家叫張強——」

正巧,張強從莊裡走出,聽到有人叫張強,正在納悶,只見有個小青年向自己走來,憨三便問道:「張強呀,張佃行家現在怎麼樣?」老漢說:「那張佃行已經死了十六年了,撇下妻子和兒子寶泉,日子過的好艱難呀。」

回到家,憨三見到娘兒倆就說:「我和張佃行是磕頭兄弟,叫銀叔。」母女倆一聽不對呀,他才是一個十六歲的孩子,怎麼和死去十六年的張佃行稱磕頭兄弟呀?便反覆追問,憨三也沒法回答,便說:「咱家堂屋樑上那窩燕子還在嗎?」「還在呀,你怎麼知道的?」夫人很奇怪。

「那裡邊有兩隻大元寶,趕快拿出來讓孩兒寶泉讀書。」找來梯子,果然燕窩中取出兩隻大元寶來。

憨三又將包裹中的銀兩取出交與夫人,留下了一個信封,又回到了水牛汪。

寶泉母女含著眼淚送走了憨三,左想右猜就是弄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拆開信封一看,只見上面寫著:「我兒寶泉你是聽,你娘老來我年輕;只因貪杯托姓李,我本你爹張佃行。如今年齡都十六,寶泉你我怎相稱;北京城裡要開考,你我一起爭功名。」看完信,母女倆抱頭痛哭。

三年後,北京城裡趕考,爺兒倆雙雙進士及第。

鄭重聲明:本文為宋成泰整理創作,並獨家授權發布。未經允許,嚴禁轉載,違者必究。歡迎關注「牆根故事」,莒國文化,源遠流長,精彩故事,與您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牆根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牆根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