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徒手健身者很容易適應器械健身,為什麼反過來就比較困難呢?

徒手健身者很容易適應器械健身,為什麼反過來就比較困難呢?

隨著時間的發展,健身的方式和方法也越來越多。但從鍛煉的過程來看,還是可以簡單分成利用自身體重的徒手健身和利用健身器材的器械健身。在長期的差異訓練中,逐漸產生了兩種存在明顯區別的健身群體,分別展現出了各自獨有的身體素質。

例如,徒手健身者可以一口氣完成很多的俯卧撐,甚至是做出一些高難度動作。器械健身者擁有更大的肌肉圍度和絕對力量。不過,有人發現了一個問題。徒手健身者很容易適應器械健身,但是反過來就比較困難。這是為何?

俯卧撐

這時,相信有不少人會立馬回答,「器械健身的重量可調,門檻低。徒手健身需要根據自身體重而定,門檻會更高一點」。這種解釋看似挺有道理,但是在面對一位經過多年器械訓練的健身者時,就顯得有點牽強了。例如,在實際生活中,確確實實存在一身肌肉的器械健身者只能艱難完成一兩個引體向上的情況。相反,徒手健身者在第一次嘗試深蹲、硬拉或者卧推時,他們使用的重量很可能會讓器械健身者感到有點不可思議。

高位下拉和引體向上

為什麼器械健身者進行徒手健身會更顯吃力呢?這背後還是存在一些依據的。第一,肌力的平衡發展。就拿健身房中的高位下拉來說,這個動作和徒手健身中的引體向上相對應,甚至有很多人認為兩者是一樣的。但實際上還是存在明顯區別的。在做高位下拉時,上肢和下肢的運動軌跡相對來說都是固定的,無需為身體平衡消耗額外的力氣。而在做引體向上時,由於下肢沒有固定點,需要額外消耗力氣去保持運動中身體的平衡,並且與此相關的肌肉群也會同時得到強化,再加上兩者的動作差異最終導致高位下拉不可與引體向上等同起來。

第二,關節和肌腱的受訓情況。在進行器械健身時,大家都會被告知關節不能完全伸直,標準動作都會帶有「微屈」這個詞。長期以往,固定的動作和固定的運動幅度也就限制了關節在不同角度上的強健程度。相反,徒手健身就顯得有點不按「套路」出牌,除了關節伸直外,逐級遞升的訓練動作也能讓人感到挑戰滿滿。當器械健身者嘗試一個徒手動作時,很可能會出現改變一個角度後就很難發上力的情況。

肌肉男

第三,器械健身者通常比較沉。器械健身者更多是在追求肌肉圍度,體重難免蹭蹭往上漲。所以與其說是不熟悉徒手訓練的動作,倒不如說是因為自身體重太重,同樣的動作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才能完成。

花式健身

以上,是從器械健身的角度考慮的。如果從徒手健身的角度切入,又會是另一種解釋。所以,無論是徒手健身還是器械健身,它們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優勢之處,自然不存在優劣之分。在實際的健身中,希望大家能夠將兩者結合起來,各取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減健身 的精彩文章:

袋鼠不健身手臂肌肉卻很發達,這種天生的肌肉和人類的比有何區別
冬天穿了很多衣服依舊感覺冷,說明自己的身體素質不行嗎?

TAG:極減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