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聊民俗:除夕為何要守歲?港人「搶」花炮的習俗有何新意?

聊民俗:除夕為何要守歲?港人「搶」花炮的習俗有何新意?

文:蕭國健

每年之最後一夜叫「除夕」,除夕又稱「除歲」、「除夜」、「大年夜」、「過年夜」,意思為「舊歲至此而除,來日更換新歲」。除夕是中國古老而隆重之傳統節日。白天人們忙於祭祖祀神,鞭炮聲此起彼伏。到了晚上,到處張燈結綵。舊時稱這叫「照虛耗」,意思是要把一切不吉利之東西照射得無影無蹤,使新之一年吉祥如意。

聊民俗:除夕為何要守歲?港人「搶」花炮的習俗有何新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圖:視覺中國

除夕亦是一個團圓之節日,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飯,年夜飯也叫「團年飯」,在外地之家庭成員,常要趕回家吃年夜飯。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之晚餐,家家戶戶都把準備好之美味佳肴,全端上來,擺滿飯桌。

好些菜肴皆包含美好祝願,如魚是不可缺少,因為漢語「魚」與「余」諧音,寓意年年有餘;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升(「糕」與「高」同音);吃餛飩,寓意糧食滿囤(「餛飩」與「渾囤」諧音)。

聊民俗:除夕為何要守歲?港人「搶」花炮的習俗有何新意?

圖:視覺中國

吃年夜飯後,家中晚輩要向長輩行禮,然後互祝平安,叫做「辭歲」;長輩在晚輩向他行禮祝福後,要給晚輩少許錢,叫做「壓歲」;帶著禮物到別人家拜年,互贈禮物,叫做「饋歲」;邀請別人到自己家過年,叫做「別歲」;聚餐後,互相祝福,各自分散,叫做「分歲」或「散歲」;在屋外大道上鋪上芝麻稭,然後從上面順序踩過,叫做「踩歲」。

最有意思之活動莫過於「守歲」。此俗之由來,有謂為驅除家中「百鬼」,好讓人們度過平安年、吉利年。又有云:除夕守歲,徹夜不眠,來年才能身強力壯,精力充沛。亦有謂守歲為祈求父母長壽健康。

聊民俗:除夕為何要守歲?港人「搶」花炮的習俗有何新意?

圖:視覺中國

是夜,全家老少通宵不寐,或敘舊話新,或給小孩講故事、談家史,或一起打麻將、玩撲克,直到天明。

近年,港人亦有提早於除夕前,於酒樓吃團年飯,而守歲之俗已甚少見執行。

留「搶」花炮的習俗,但搶炮過程已很和平。為避免村民在搶花炮時過分使用暴力,也為免村與村之間爭鬥,加上在安全、和平、公平等原則下,各花炮會現多已改作抽籤(如錦田水頭村)或競投(如東涌侯王廟)方式,以達神人共樂。

花炮會為民間酬神團體組織,屬一村之村民管理,亦有由私人組織籌辦,屬業餘性,在賀誕期間才有活動,主要協助籌辦神功戲、組織舞龍、舞獅等賀誕活動,亦有準備賀誕祭品,與善信組成「進香」隊伍,一起在誕期進行籌神儀式。部分大型花炮會會準備花炮、在誕期進行搶炮活動及晚上舉行聯誼(盆菜)歡宴。(本文摘自蕭國健《香港華人傳統文化》)

聊民俗:除夕為何要守歲?港人「搶」花炮的習俗有何新意?

《香港華人傳統文化》

作者:蕭國健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18年11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橙新聞 的精彩文章:

許鞍華:堅持獨立創作,愛電影愛到「上癮」的女導演
香港教師也辛苦!每周工作超過51個小時,九成老師經常帶病上課

TAG:橙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