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滴滴順風車缺席,嘀嗒、哈啰、58搶春運,千萬人拼車需求難滿足

滴滴順風車缺席,嘀嗒、哈啰、58搶春運,千萬人拼車需求難滿足

文 | AI財經社 王蒙

編 | 張碩

01 搶灘春運

珠海網約車司機歐陽今年還沒有找到春節回家的順風車乘客。從珠海格力康樂園回老家河南平頂山,選擇高鐵動車出行,需要換乘三次,至少耗時15個小時。如果是駕車穿過許廣高速,一路北上有近1500公里距離,需要17個小時,但免去了中途換乘的麻煩。

歐陽已經連續三年春節選擇自駕回家了。往年歐陽都會在滴滴上發布順風車行程,只要找到兩個順風車乘客,他此行的油費和高速過路費就能掙回來。但今年的情況有點特殊,滴滴順風車下線之後,他再想找到同行乘客並不容易。

2018年8月,樂清順風車事故之後,滴滴宣布下線順風車業務,隨後高德地圖、攜程旗下順風車業務也相繼叫停。嘀嗒順風車業務一直營運至今,但是暫停了晚11時至早5時的順風車服務。

春運期間對拼車的剛性需求讓順風車再度回到大眾視野,有聲音開始呼喚滴滴順風車回歸。滴滴公開回應順風車服務仍在全力整改中,尚無重新上線時間。

滴滴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春運期間(2月1日-3月12日),共計3067萬人次乘坐跨城順風車回家和返程,相當於民航在春運40天運力(6541萬)的46.9%,等同於增開了45913列8節動車組和170388架波音737飛機。2017年春運期間,滴滴有848萬乘客通過順風車跨城出行,這一數據接近南方航空國內航班在春運期間的運送人數。

嘀嗒出行2018年2月1日-2018年3月2日期間,順風車服務總人次為1608萬人,相當於31.5萬輛51座大巴滿載時的運力,相比2017年增長2倍多,嘀嗒方面預計今年春運期間的運力還會有大量增加。

儘管滴滴缺席了今年春運,如此巨大的出行需求,還是吸引了新老玩家瞅準時機全力搶佔春運拼車市場。

2019年1月25日,哈啰出行在上海、廣州、杭州、成都、合肥、東莞6座城市上線試運營順風車。首批試營城市之外,哈啰還將在1月25至2月4日期間新增上線16個跨城出行需求較大的城市提供服務,包括蘇州、寧波、無錫、南京、深圳、佛山、中山、惠州、北京、天津、瀋陽、青島、武漢、鄭州、珠海、廈門。

此外,哈啰順風車還提出「共享春運」概念,並提供3000萬元共享春運基金作為補貼,以吸引乘客、鼓勵車主。順風車乘客2月2日之前可領取18元跨城出行紅包,車主領取春運跨城接單任務,並在1月25日至2月4日期間完成春運跨城第一單,即可獲得15元現金。

哈啰出行在回復AI財經社的採訪時表示,春運是一年當中用戶出行需求和頻次最為集中的時間段,哈啰選擇在此時上線順風車業務,希望能為春運期間的出行用戶帶來更多便利選擇。

同樣在1月25日,在廣州工作的老肖在58同城的APP上意外發現了提供順風車服務的全民快車,並成功找到了回湖北潛江的順風車。

作為分類信息平台,58同城很早就聚集了大批發布拼車供需信息的用戶。企查查數據顯示,58集團於2018年9月17日全資收購了2016年成立網約車平台全民快車,並通過貼吧、QQ群等渠道招募車主。今年春運期間,58同城在其官方小程序上線「春節拼車」業務,點擊後就會直接跳轉至全民快車小程序。

成立於2017年初的拼客順風車也在今年春運期間通過簽到打卡、「一分公益活動」等吸引返鄉過年的車主和乘客。已經成立5年的一喂順風車也借滴滴缺席頻頻進行自我宣傳發力春運,其官方統計,平台車主已經超過200萬,用戶突破千萬,日均發布路線超100萬條,業務開展至全國市場。

儘管已有新老玩家迅速填補最大順風車平台下線所釋放出的市場空白,春運期間大量的順風車需求依然沒有得到有效滿足,諸多順風車平台「撮合」司乘兩端的能力仍稍顯不足。多位順風車乘客向AI財經社表示,發布的行程無人接單。

嘀嗒出行相關負責人告訴AI財經社,順風車這種共享機制下的真正順路合乘模式,確實成單率不高。嘀嗒平台順風車主現在有1250萬,訂單的成單率基本維持在35%左右。

哈啰出行此前公布在20天內招募車主超過100萬,如果以上述成單率計算,也只能滿足35萬左右的拼車用戶。

02 安全牌難打

自2018年滴滴順風車平台發生兩起惡性事件後,公眾一度談「順風車」色變,各平台則將安全作為運營重心,但這並沒有打消一部分人內心的擔憂。「北漂」鄭琳老家在河南安陽一個小縣城,寧可坐五個半小時大巴車到安陽再轉乘汽車回家,也不考慮搭乘順風車。

去年春節,因為帶回家的行李多,搭乘大巴車多有不便,鄭琳在滴滴順風車平台發布了回家的行程。接單司機與鄭琳電話溝通時,特意問鄭琳瘦不瘦,這讓鄭琳感到奇怪。原來,這位司機為了多帶一個人回家,想讓她與其他三位乘客在后座「擠一擠」。鄭琳覺得司機「太不靠譜」,為了多掙100多塊錢要整車人冒著超載的風險,通話結束後她就取消了行程。

2019年1月23日,滴滴宣布春運期間順風車仍然無法提供服務。有接近滴滴方面人士對外透露,目前各方對順風車的產品設計、安全標準以及責任界定尚未達成共識,相應方案還在討論中。

哈啰啟動順風車車主招募後,在滴滴和嘀嗒都跑過順風車的王海也去註冊了。在註冊過程中他發現,無論需要提供的資料還是註冊流程,哈啰順風車跟滴滴、嘀嗒的順風車都沒有太大區別,「還不知道這個軟體在安全方面會有什麼改進。」

哈啰在接受AI財經社採訪時表示,在安全保障方面,哈啰做了一系列規範和專業技術設定,如從產品定位上杜絕相關社交功能、司乘溝通採用虛擬號碼、建立車主多重審核制度、設有7x24小時客服、為司乘雙方免費提供人身意外險、意外醫療險等,令順風車業務回歸出行本質,依靠技術提升安全保障。

在安全保障方面,嘀嗒出行則主張釐清「真假順風車」。嘀嗒出行方面人士對AI財經社表示,嘀嗒堅持以安全為導向,首先從源頭抓起,即嚴格審核車主資質。此前有其他平台曾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不經審核或不經全面審核就可以讓車主接單的舉措讓嘀嗒順風車曾經失去過一些車主和市場份額,「但是對我們來說,安全最重要,履行平台的主體責任最重要」。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嘀嗒平台收取的信息服務費整體平均不會超過行程費用的5%,而不像其他平台收取高達10%甚至15%的比例,且嘀嗒順風車的定價遵守真順風車「分攤部分出行成本」的原則,價格僅為快車的一半,甚至更低,這對於專職跑活的司機而言沒有營利可圖。

1月26日,在廣州工作的馬先生,搭乘嘀嗒順風車前往白雲機場途中,因拒絕司機加價100元的要求,與其發生爭吵。在爭執過程中,馬先生被司機用砍刀砍傷手指。目前涉事車主已被行政拘留10日。

順風車主砍傷乘客事件發生後,嘀嗒出行方面作出回應:涉事車主是通過平台審核認證且通過背景篩查才入駐到平台,1月27日嘀嗒出行已永久封禁車主賬號。

「順風車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控制安全風險,犯罪是沒有什麼規律的,即使平台做好了資質審核。」一位網約車業內人士對AI財經社表示,「十部委聯合檢查組通報滴滴存在7個方面33項問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順風車產品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做不到風險可控,滴滴不敢上線順風車。」

03 「自救組織」

發布順風車行程後,直到1月31日上午歐陽還沒有找到順風乘客。「有一個女生倒是打電話來問過,聽說只有我跟她同行,大概覺得不安全就取消了。」

無奈之下,已經一年多沒有登錄過QQ的歐陽,在老鄉群里發了一條「車找人」的信息,但很快淹沒在幾十條類似消息中。

與歐陽加入的老鄉群不同,湖北廣水滴滴司機何濤有一個近2000人的拼車QQ群,在這個群里,只有作為群主的他能夠發布拼車信息,大多數時候這個群都處於「全員禁言」狀態。

何濤的拼車QQ群創建於2015年11月,原本只是為滴滴招募順風車司機,幫車主進行資質認證。如今QQ群已經成為他對外發布拼車消息的「廣告牌」,他每天發布應山縣周邊拼車去武漢的行程,有拼車需求的乘客只能通過打電話預約拼車,有客服負責收集拼車信息,匹配車主和乘客。

2015年6月,滴滴順風車上線,低於計程車、快車的價格,新鮮的合乘方式,讓不少司機和乘客開始註冊使用。上線一年後,來自Trustdata報告顯示,滴滴順風車在拼車市場中的佔比高達76.8%,使用乘客數突破了3000萬人。此前有消息稱,2017年順風車為滴滴貢獻了8億元凈利潤,滴滴表示「不予置評」。

上述網約車業內人士對AI財經社表示,順風車的最大意義其實不在於給滴滴賺錢,而是為平台導流,順風車車主可以被「培養」成快車專車司機,乘客則能轉化為網約車用戶。「滴滴對順風車的抽成在5%到10%,但對快車和專車的抽成至少20%,順風車就像個蓄水池可以源源不斷為快車和專車續水。」

何濤自己也開網約車,滴滴順風車下線對他沒有太大影響,他自稱在應山縣城已經有很高的知名度,有人需要用車直接打他的電話就可以,不用去平台下單。

並非每一座縣城都有何濤這樣的人在經營拼車QQ群,更多時候,北上廣深的返鄉大軍想要拼車,還是需要依賴順風車平台。一旦這些平台無法滿足需求,微博、朋友圈、QQ群、豆瓣社區、貼吧就成為他們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1月21日,在福州工作的貴陽姑娘劉夢發布微博消息:滴滴順風車什麼時候可以上線呀?春節回家迫切的需要,不想坐黑車,公共交通也坐不了。

過去三個春節,她每年都是坐順風車回家。只要在滴滴上發布了順風車行程,都能拼到車。但今年她不得不求助於其他順風車平台。

一部分有著拼車需求的人回歸到社交平台上,自發組織尋找同行人。但這種方式就更高效更安全嗎?

04 難題待解

僅僅半年時間,輿論對順風車的態度呈現出極大的反差。2018年8月滴滴樂清事件發生後,要求下線順風車的聲音不絕於耳,隨著春運到來,社交網路又充斥著呼喚順風車回歸的訴求。

2018年春運前,交通運輸部曾明確提出,鼓勵並規範順風車、營運車輛城際拼車等新業態新模式參與春運,充分利用社會運力資源,提高運輸能力。

兩極分化的評論帶來更多思考,春運恰好讓順風車的價值得以突顯。首汽約車CEO魏東在接受AI財經社採訪時曾表達這樣一個觀點:「順風車本身是一個補充潮汐效應,或者在相對時間相對區域供給不平衡情況下的一個出行解決方案,不能因為出現問題就否定順風車產品本身。」

魏東透露,首汽約車的順風車業務已經在內部測試使用,「在能夠確保避免潛在風險、實現運營過程中駕駛員和乘客雙向安全的前提下正式推向市場」。

滴滴順風車事件後,海銀資本創始人王煜全曾撰文稱,順風車安全隱患的核心是系統,這不光是滴滴一家的問題,是互聯網共享經濟的共同問題,也就是平台經濟的風險性。「一個好平台的標準應該是搭建足夠有效的系統,尤其是要為這個系統建立足夠健全的規則。大多數企業都更關注規則的激勵部分,而忽視了更加關鍵的漏洞防範部分。」

去年9月以來,滴滴推出多項舉措全力彌補安全漏洞;嘀嗒出行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嘀嗒順風車合乘公約2.0》,劃清網約車與順風車界限,並在今年春運期間推行「八大安全舉措」;哈啰聯合阿里雲對司機進行全方位審核,並要求乘客進行實名認證。

但也有不少人打著「拼車」旗號卻做著「黑車」生意。

「安陽來往周邊各個縣城,好多人開著自己的車拉活,乘客有同村的,也有不認識的,一起拼個車,你說這是順風車嗎?可司機收的錢比平時還高。」鄭琳覺得要在縣城談出行安全太突兀了,因為沒有人會在乎這個。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第十六期E法論壇暨順風車法律定位和發展趨勢研討會上表示,「如果企業不能正常運營順風車,反而會讓黑車有機可趁。需求是剛需,不管有沒有平台存在」。朱巍認為,平台對順風車市場能起到監督和管理的作用,能減少黑車以及黑車帶來的一些安全隱患,在順風車保證安全的領域中,平台應該同時獲取司機和乘客的個人信息。

知名評論員曹林此前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實際上民間還有各種形式的拼車,倘若沒有平台管理,在不可控範圍內實際上會導致更大的問題。

來自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私人小型載客汽車保有量達1.89億輛。如何有效利用這些資源成為公共交通的補充運力,順風車的准入標準和安全責任認定依然是城市管理者和順風車平台待解的難題。

1月31日下午,歐陽被拉入了一個陌生的微信小組。一位大學同學把歐陽發布在朋友圈的拼車信息轉到了工作群里,很快就有兩個同事表示願意同行。原本是彼此陌生的三個人,在微信群中聊起來才發現,竟然住在同一個小區。

劉夢還沒有撞上這樣的好運氣,直到1月31日晚上,她發布在順風車平台的行程依然無人接單。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鄭琳、歐陽、何濤、劉夢系化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財經社 的精彩文章:

塑料版創始人:奧馬電器業績變臉預虧12億,自己套現2000萬
《見字如面》第三季歸來,導演直言拒絕「文化類節目」標籤

TAG:AI財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