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腎病醫生:這兩項指標比尿蛋白、潛血更加重要,平時卻很少提及

腎病醫生:這兩項指標比尿蛋白、潛血更加重要,平時卻很少提及

在評估腎病治療效果時,我們往往會根據尿蛋白、潛血加號數量的變化來判斷,但實際上還有兩個平時不怎麼提起,卻對腎病影響更大的指標。


指標一:血漿白蛋白

指標一:血漿白蛋白

血漿白蛋白的下降是尿蛋白流失引起的,而尿蛋白屬於尿常規,血漿白蛋白卻屬於肝功能,所以血漿白蛋白的知名度遠沒有尿蛋白那麼大。

但實際上,血漿白蛋白下降不僅容易引起水腫,還會影響機體免疫,甚至影響營養和藥物成分的運輸,可以說對腎病治療的影響是全方位的。

關鍵是,尿蛋白有激素這種比較有針對性且效果較為穩定持久的治療手段,而血漿白蛋白除了人工輸注之外,並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並且人工輸注雖然立竿見影,卻並不持久。

你說飲食補充?見效實在太慢……


指標二:血尿酸

指標二:血尿酸

相對血漿白蛋白,人們對血尿酸的關注稍微多一些,但由於同一張化驗單上的肌酐和尿素氮太過醒目,人們對尿酸的關注基本停留在「數值升高還是降低」的層面,基本上意識不到血尿酸數值的變化對腎病有什麼影響。

實際上,尿酸對人體最大的威脅,來自尿酸結晶,這些結晶沉積在關節部位,就會導致痛風發作。對腎臟來說,尿酸結晶的最大威脅,就是在腎小管的沉積。

痛風腎常常表現為腎病綜合征,就是因為腎小管損傷嚴重,導致大量蛋白質流失,甚至出現嚴重的腹水,治療難度很高,病情進展很快。


飲食能否力挽狂瀾?

飲食能否力挽狂瀾?

既然蛋白質和尿酸都與飲食有關,控制飲食能不能改善血漿白蛋白和降低尿酸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執行起來難度很高,不僅標準比較嚴格,而且需要終身執行,但所產生的效果卻非常畫滿,所以「性價比」並不高。

好消息是,雖然單靠控制飲食無法做到力挽狂瀾,但如果加上其他好習慣,比如起居、運動、情緒控制等,效果還是非常可觀的。

甚至不少患者因此出現了「不藥而癒」的神奇現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腎博士Dr 的精彩文章:

誰更害怕腎病?尿蛋白和肌酐讓80後負重前行
腎病醫生:蛋白肌酐怎樣才有療效?把每次治療都當做最後一次吧

TAG:腎博士D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