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Strategy Analytics發布2019年科技關鍵趨勢,俄機器人通過宇航員測試,可將腦信號轉化為語言的系統問世等

Strategy Analytics發布2019年科技關鍵趨勢,俄機器人通過宇航員測試,可將腦信號轉化為語言的系統問世等

1.Strategy Analytics:AI語音控制助手將會顛覆企業的工作模式

Strategy Analytics近日發布了2019年的關鍵趨勢,包括:5G、AI和可摺疊屏幕的出現將推動未來商業移動設備的採用;AI語音控制助手將會顛覆企業的工作模式;2019年,設備將增加其整體知識和智能,並增加更多價值作為增強型智能工具;聊天機器人正在崛起並將主導客戶服務領域;企業將實時定位系統(RTLS)部署擴展到更高級別,2019年將會有更多合作夥伴關係、更廣泛的技術和解決方案互操作性以及更大規模的部署;實現物聯網和邊緣計算的承諾,以幫助公司有效的管理設備、數據和安全性。

2.俄機器人通過宇航員訓練中心測試,可模擬太空行走

俄羅斯宇航員訓練中心高級科研人員尤里?切博塔廖夫稱,俄羅斯人型機器人SAR-401在該訓練中心通過測試。據報道,機器人可模仿人類操控員的動作。費奧多爾」是俄羅斯在前景研究基金會項目框架下首款自主研製的人形機器人,目的是在救援行動和太空等高風險領域替代人類。「費奧多爾」機器人將成為俄羅斯新航天飛船「聯邦」號的首位乘員,預計該機器人還將參與新飛船的所有三次試驗飛行,即2022年的測試飛行,2023年以自動狀態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和2024年載宇航員的飛行。

3.美研究人員開發出新系統,將腦信號直接轉化為語言

結合聲音合成與人工智慧技術,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聲碼器」。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發表論文說,這種「聲碼器」可將受試者傾聽數字時產生的腦電波還原為他們聽到的聲音。測試顯示,約75%的情況下,「聲碼器」能將人腦電波還原為可被人類理解的一串數字。研究人員說,這是開發腦機介面技術的一項關鍵性進展。最終目標是開發一款可植入設備,可將中風等說話能力受損的患者的想法轉化為語言,讓他們重獲交流能力。

4.AI機器人公司Geek 入選全球310家獨角獸公司榜單

2月2日,全球知名投資機構CBInsight發布了全球310家獨角獸公司榜單,其中中國企業入選的包括商湯科技、一點諮詢、小紅書、滿幫集團等入選。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物流行業近年來持續發力的AI機器人公司Geek 也成功入選此榜單,躋身全球獨角獸企業。作為一家行業領先的AI機器人公司,Geek 利用機器人、AI、大數據、雲計算和IoT技術,提供極具智能的機器人智能物流解決方案和一站式供應鏈服務。Geek 致力於為物流、製造、零售等行業進行新技術賦能,引領行業的智能化變革,服務於全球客戶。

5.保定政府與百度戰略簽約拉開智能城市建設大幕

日前,百度與保定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基於百度人工智慧、雲計算、智能交通等核心技術優勢,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進保定市智能交通建設,並將人工智慧雲計算中心落地保定,共同將保定打造為新型智能交通城市樣板和人工智慧示範先行區。未來,百度智能城市「ACE王牌計劃」(Autonomous Driving、Connected Road、Efficient City)將深度融入保定,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助力保定科技生態建設和智能產業落地,推動保定成為新時代的智能城市標杆。

6.STEAM教育品牌「機械公民」完成千萬元級Pre-A輪融資

近日,艾迪沃克旗下STEAM教育品牌「機械公民」宣布完成千萬元級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華耀資本投資。機械公民合伙人劉勇表示,「我們將繼續深拓在核心課程開發力度,繼續擴大機械公民課程產品的市場差異化,加快推進真正的機器人技術課程研發並在核心技術上深度發力,並與中國電子學會聯合打造行業一流的考賽培體系。」

7.人工智慧專家警告:機器人將在50年內超越人類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日益發展成熟,關於機器人與人類的社會關係問題討論就從未停止過,2月2日,美國一位人工智慧專家警告稱,機器人會在半個世紀內超越人類,引入防護措施,防止人類被取代至關重要。考慮到過去幾十年中技術上突飛猛進的發展,50年足夠讓機器人在其他方面彌補與人類的差距。他強調,人工智慧必定會長期存在,今天的人工智慧尚比人類弱小,或者只是在有限的領域與人類平等甚至超越人類,但是隨著它的發展,人工智慧對數據安全、勞工和道德產生重大影響。

END

喜歡的話,就點一下「好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人大講堂 的精彩文章:

京津冀-天津智能科技產業示範基地項目推介交流會迎來產業界深度關注

TAG:機器人大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