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身上有三道「印兒」不能出現!否則,得病是早晚的事兒

身上有三道「印兒」不能出現!否則,得病是早晚的事兒

(本文為原創文字,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疾病預測學》、《中醫診斷學》、《中醫基礎理論》

列位看官,今天是大年初一。這也是本訂閱號在新的一年裡,所寫的第一篇文說。在這裡,先給您拜年了。

過年歸過年,喜慶歸喜慶,但是我們還是要關注健康,關注積累了千年而依然熠熠生輝的中醫文化。

這篇文說講什麼呢?講一講,我們身上不應該出現的三道印記。這三道印記一旦出現,說明體內已經失衡,生病是遲早的事情了。

第一道印兒:舌邊齒痕。

什麼是舌邊齒痕呢?就是舌體邊緣有牙齒壓迫的痕迹。關於這個,很多人可能照鏡子一看,發現自己就有,所以心裡一緊。其實,大可不必。很多健康人的舌體,也有齒痕的,而且長時間不消失,身體沒有什麼異樣。這種齒痕不具備診斷意義。

那什麼樣的齒痕,應該引起我們注意呢?

第一個,就是看舌頭是否胖嫩。所謂胖嫩,就是說舌體的顏色淺淡,同時還浮胖,舌體比較大。一伸出來,感覺比別人胖上一圈。第二個,就是舌面上有裂紋,同時舌體也比較胖。這兩種舌頭,舌邊極其容易出現明顯的齒痕。這樣的齒痕,是具備診斷意義的。它說明我們的身體脾虛濕浸,抑或脾腎陽虛。具體說來,就是濕邪上泛,脾腎不能運化水液,導致舌體胖大,被四周的牙齒「壓迫」得出現了齒痕。

這樣的人,身體在水液代謝方面,已經出現了問題。身患高血脂、高血壓、高尿酸血症的幾率比較大。另外,此類人陽氣不足,易於疲乏、四肢無力、頭暈腦脹,甚至可能影響到生殖功能。對於這樣的齒痕舌,我們要溫陽、健脾、化濕。日常調理,可以用薏米30克,蓮肉30克,配冰糖和桂花少許。煮薏米到半熟的時候,加入蓮肉、桂花、冰糖,一直到熟透即可。早晚溫服。此方選自《中國葯膳》,可以幫助我們健脾、利濕。

第二道印兒:小腿按下去之後,出現凹陷,難以恢復。

首先說,這種現象,基本可以歸納為「浮腫」一症的範疇裡面。浮腫一旦出現,尤其是伴隨尿少、腹脹,甚至頸脈怒張、甲唇紫,以及顏面浮腫明顯等等異常,要第一時間就醫。這些都是典型的疾病徵兆。但是,有一些人,生活中明明沒有異常感受,體檢也沒有什麼大毛病,但小腿就是有浮腫現象,一按一個坑,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時候,要考慮中醫所謂的「陰水」。什麼是「陰水」啊?它指的是人正氣不足、臟腑功能失常,導致的病程較長的一種浮腫。大體說來,其原因有三種。第一個,就是脾虛濕盛,痰濕之邪不能被運化出去,於是郁滯於體內,橫溢肌膚,發為浮腫。第二個,就是腎氣不足了。這類人,往往處於中年,或因為房事不節而導致腎精虧耗,腎氣內伐,使得化氣行水之功得不到應有的施展,於是水濕內停,發為水腫。這種水腫,多體現在腰部以下為之。第三個,就是心氣、心陽不足,難以行水,導致浮腫。這在一些常年的慢性的心臟病患者身上,是多見的。

另外,我們還得看在小腿浮腫的同時,是不是發冷。如果是,要考慮脾腎陽虛的問題。陽虛,多為氣虛發展而來。這個時候的身體,問題更加嚴重了。

所以說,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健養脾腎。在平時,多艾灸足三里穴和腎腧穴,長期堅持,會有一些改善效果。

第三道印兒:手一按就出現一道白印,過了好長時間才能恢復過來。

說起這種現象,為之困擾的人真真不少。尤其是到了冬季寒冷季節,這樣的現象可能更多。尤其是在肢端部位,可能更明顯一些。這裡面的道理很容易懂——在身體局部受到擠壓的時候,血管內血液流向別處。這個時候,局部皮膚就是白的。壓力消失,血液再「流回來」,白印就應該消失了。

從這可以看出來,如果這道按下去產生的白印很長時間難以恢復,多考慮肢端血液循環不好。這在中醫裡面,要考慮手足厥冷的問題。所謂手足厥冷,基本上指的是發涼、蒼白,甚至青紫、發紺。平時觸碰上去,感覺是涼的,或者有時候感覺肢端發麻,嚴重的連觸碰東西都感覺如針刺一樣。當然,還有很多人,達不到這樣嚴重的程度,僅體現為局部的發涼,血色虧少,按下去白印久久難以平復,有的時候還麻木。

這個時候,往往考慮氣血衰少、脾腎陽虛兩種傾向。其中,氣血衰少的問題,和亞健康、普通人的關係最大。氣血不足,脈道不充,所以有這樣的現象。這個時候,應溫補氣血、通絡散寒,藥用黃芪、當歸、白芍之屬養血,用桂枝、細辛之屬散寒,用生薑、大棗之屬來調和營衛。氣血虛少的問題不解決,身體還容易產生其他一些因為氣血失濡導致的病症,如血不養神導致的失眠,血不養心導致的驚悸怔忡等等。這就是我們必須重視的原因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們要和您說的,身體上不應該出現的「三道印兒」。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幫你學中醫 的精彩文章:

心絞痛發作,此物放在手心聞一下,癥狀很快緩解
善念能行氣,惡念能傷血!長壽與否,盡在一念之間

TAG:幫你學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