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泰國又一則公益廣告火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泰國又一則公益廣告火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洞見

(DJ00123987)

——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洞見William


當一切都死去,我們又依何而存?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春宴朗讀音頻



01

前不久,又一則泰國公益廣告火了。



視頻中,一名銷售員在街頭為壽司做宣傳。



男子一口將壽司塞進嘴裡,前一秒還在誇讚「蠻好吃的」。



後一秒錶情凝重,他低著頭,從嘴裡拉出一條長長的塑料袋。


男子很驚訝:這是?


銷售員告訴試吃的顧客,這就是壽司的內餡兒。


「你拿塑料袋放在食物裡面?卡住喉嚨怎麼辦。」



銷售員一反常態的告訴他,這不會太危險。

這一回答立刻引起了更多人的不滿。


「不太危險?你要不要自己試試看。」



「應該要給你更多的責任感才行。」



「我可以告你蓄意你知不知道。」


這時鏡頭推向了每個人手裡大包小包的塑料袋,他們都是塑料袋的忠實使用者。


每當他們數落別人的時候,畫面就出現了誤食塑料痛苦掙扎的動物。



這隻海龜正在吞食塑料袋,塑料垃圾包裹著身體,已經將它折磨的面目全非。



一隻小海獅把塑料垃圾當成食物,它不知道這會要了它的命。



一頭幼年鯨魚被發現時已經死亡,解剖人員在它的胃裡發現了大量塑料製品唯獨沒有食物。


《費加羅報》曾經報道:每年大約有1500萬海洋生命因塑料垃圾而死,其中因誤食導致死亡的達到300萬。


當我們在為一個垃圾袋而惱火,有沒有想過多少條生命也會因為你手上的垃圾袋而喪命。


有時候,不在你身邊發生的,不代表沒有發生。

當我們每天對明星八卦、綜藝娛樂如數家珍時,最該被我們關注的千萬生命,卻在默默無聞地逝去,這才是時代最大的悲哀。



02


還記得那起震驚世界的安達曼海灘「領航鯨事件」嗎。




一位漁民發現一頭領航鯨擱淺在運河淺灣。

這是一頭4.5米的幼鯨,被發現時已經完全沒有能力遊動。



工作人員將它抬到深水處,卻發現毫無起色,鯨魚慢慢沉入水中。


它已經失去了漂浮能力。



人們通知救援隊,他們花了4天時間進行搶救,最後從鯨魚口中取出了5個塑料袋。

可是,鯨魚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身體越來越差,最終在痛苦中死去。


明明取出了塑料袋,為什麼還是這樣?


研究人員將鯨魚帶回解剖室,接下來的一幕震驚了所有人,取出的那5個塑料袋根本不值一提。



在鯨魚的胃裡還有80個塑料袋,重達8公斤,足足鋪滿了整個解剖室。



因為這些塑料,它無法進食,腸胃感染,內臟功能衰竭。


有研究表明,海洋塑料污染會嚴重影響動物的消化、呼吸、生殖、血液循環乃至儲存能量的能力。


無法想像,它是因為無力而擱淺,還是因為痛苦在向我們求救。


一位參與解剖的人回憶。


「這是我從業以來最難過的一次解剖,我永遠也無法忘記它看我的眼神。」


這樣的「擱淺自殺」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


紐西蘭圖爾斯特島,曾經發生145頭鯨魚集體自殺的悲劇。


空中俯視著沙灘,橫七豎八躺著巨大的黑色屍體,場面觸目驚心。



當救援隊趕到時,已經有75頭確認死亡,剩下的也奄奄一息。


工作人員對其中部分進行解剖發現,它們不是自殺。


它們是被謀殺的。


許多鯨魚的胃裡至今還殘留著難以消化的塑料垃圾,大到塑料建築廢料,小到礦泉水瓶蓋。


可以想像,究竟經歷了怎樣的痛苦和無助,才會讓曾經的海洋霸主,集體求死。


而它們到死也不知道,到底為什麼而死。


就因為它們是鯨,不是人?



畫面中,救援人員跪在鯨魚的面前痛哭祈禱,他們在為人類的惡行懺悔。


有人說,鯨魚的痛苦只有海知道,所以它們把眼淚留給了大海,把希望留給了陸地。


難過的是,當它們踏上陸地,污染和死亡依然籠罩著這片土地。



03


在印度的一家垃圾場,來往的卡車正在一車車的傾倒垃圾,激起四周的禿鸛。




布洛根垃圾填埋場,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場,佔地95英畝。


每天都會接收500噸未分類垃圾,其中很多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塑料製品。


這裡的禿鸛常年以垃圾為食,體型比一般同類還要大,站起來甚至高過一個人。



它們同人類站在鋪滿白色垃圾的填埋場,彷彿在訴說自己的家園被侵佔。


原本這是一片生態沼澤地,自從成為垃圾填埋場,它們的家園破滅了。


這裡的人習慣稱它們為「清道夫」,曾經的空中巨獸,成了徹底的拾荒者。


它們不知道,那些被吞下的白色物體,正在一步步要它們的命。


有學者曾經提議將禿鸛的家園遷移,可是後來放棄了。


因為即便是荒蕪之地南極也擺脫不了垃圾的身影。


紀錄片《藍色星球》第二季中,南極洲以北1500公里的南喬治亞島,這裡與世隔絕,是漂泊信天翁的聚集地。


最近10年,這裡漂泊信天翁的數量急劇減少。


調查人員發現,原本應該以魚類為食的信天翁,在給雛鳥餵食的時候,食物竟然出現了塑料袋,食品包裝。



在不遠處,有一具信天翁的屍體,從體型來看,它還是個孩子時,就被塑料牙籤戳穿了胃。



在西班牙巴塞羅那的Calella海灘上,一隻體重700公斤,長達兩米的棱皮龜,被發現時已經死亡。



專家在它的體內同樣發現大量塑料製品,它們原本應該以海蜇為食的,現在它們即將被塑料滅種。


攝影師從附近的垃圾場發現一隻被塑料包裹的鸛,它的腿部已經被感染,瘦弱不堪卻難以進食。



在北太平洋的中途島上這隻鳥的屍體已經風乾,肚子里還殘留著塑料垃圾。



這是工作人員正在為一隻受傷的海龜治療,它的鼻孔里插著一根12厘米長的塑料吸管。



塑料被拔出的一剎那,血液噴射而出,它痛的張大嘴發出沉悶的悲鳴,它的身體在流血,它的心裡在流淚。



就因為我們在某一天不經意扔掉一個塑料製品,卻成了它們的死亡陷阱。


有人說,

如果動物會說話,我們早已在審判台上,被判了終生監禁。


人類的惡行已罄竹難書。


聯合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球70億人每年使用的塑料袋達到5萬億個,鋪開後足以遮蔽半個中國。


在「度假天堂」巴厘島的海下,曾經的海底漫步景觀,變成了垃圾漫步。



每年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預計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重量加起來將超過魚類的總重量。


在印度有些海岸已經看不見海浪,所望之處儘是垃圾的波浪。



《每日郵報》報道,全球每分鐘售出100萬個塑料瓶,一年下來總數可達到5000億個,相當於每秒鐘消費2萬個塑料瓶。


它們的足跡已經遍布全球。



遙遠海島上,一隻海蟹在鋪滿白色垃圾的海岸,被一個塑料瓶蓋卡住無法逃脫只能等待死亡。



雪峰曾經在《人生的意義》中寫道:「眾生平等」我看這話是騙豬的,人是不會相信自己與豬是平等的。


是我們將平等戴上了有色眼鏡,只看見自己的平等,卻漠視了它們死亡時的冰冷。


當我們在享受外賣的足不出戶,享受快遞的全球shopping時,它們,再也沒有乾淨的食物,它們,再也不能自由行走。


常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


可曾想,我們的生活,又何止千萬,億萬的生命成了無名枯骨。



04


記不清哪部電影里有這樣一句台詞:



「如果某些事情不關乎自己的利益,大部分人是無所謂的。」


正所謂,針不扎在自己身上,我們永遠不知道有多疼。


2018年9月號稱風王的「山竹」過境,不僅送來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暴風雨,更送來了無數熟悉的面孔。


颱風退去後的小區地面,滿眼皆是厚厚的垃圾:飲料瓶,泡沫,塑料袋……



那些原本被我們丟進海洋數百年的垃圾,僅用了一天就被大自然送到我們面前。


彷彿是用一記響亮的耳光告訴我們: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


有人說,這只是百年來,大自然給我們的利息。



沒想到一語成讖。



你能想像,有一天,你吃的美味海鮮其實是微塑料么?


2018年新年特別節目中,CCTV通過《世界周刊》專題向全世界警示。


幾乎所有的海洋物種的體內都出現了塑料,甚至連世界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10898米下的動物也難以倖免。


緊接著10月22日,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科學家和奧地利環境署,聯合發布一項研究。


首次確認,人體內發現了9種以上不同種類的微塑料。


這是塑料垃圾分解後的細小顆粒物,可以進入血液,淋巴系統,肝臟,造成腸道甚至生殖系統的損害。


胃腸病學家菲利普·施沃布爾分析,全球50%的人體內都有微塑料。


「這是第一個關於人體內微塑料的研究,這樣的研究結果令人震驚。」



人類所有的塑料垃圾中大約有0.25%進入海洋,聽起來似乎不多,但人類每年產生大約2.6億噸塑料!


那些被我們丟棄的塑料製品,200年的時間才能將其降解,而更多的微塑料將是無法估量的傷害。


我們總以為隨手丟掉一份外賣盒,多使用一個塑料袋,又能怎樣。


卻不知道未來的某一天,這份塑料垃圾已被送上你的餐盤。


你所丟棄的,正在以另一種形式還回來。



05


劉慈欣在《三體》中寫過一句話。




「一個人不可能毀滅一個星球,如果這個世界毀滅了,那是所有人,包括活著的和死去的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當雪崩發生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是自己的責任。


面對自然的憤怒,沒有一個人可以倖免。


當一切都死去,我們又依何而存?


有人說,人與自然戰爭短暫的勝利,都是未來埋葬的血和淚。


地球可以沒有人類,但是人類不能失去地球。


面對白色污染,你可以說無所謂;面對無數生命的死去,你可以說無所謂。


有一天,面對我們自己的生命時,地球也會對你說,無所謂。


我們不需要眼淚的感動,我們需要每一個人的行動。


趁一切還來得及,還地球一片純凈,給子孫後代留一點生存空間。


為了千萬生命,也為了我們的明天,請讓更多的人看見。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

好看

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洞見 的精彩文章:

《啥是佩奇》一夜爆紅:別忘了那個偷偷愛你的人
她12歲愛上38歲大叔,為他生孩子,最終成為單親媽媽....這才是愛情的模樣

TAG:洞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