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絲綢是我國的驕傲,古代中國人又是怎樣將抽絲剝繭的

絲綢是我國的驕傲,古代中國人又是怎樣將抽絲剝繭的

絲綢是我國的驕傲,古代中國人又是怎樣將抽絲剝繭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中國歷史上,祖先們創造了璀璨奪目的科技文化,足以令我們感到自豪。最著名的科技成果當屬四大發明,但實際上,最讓中國收益的還是絲綢。它不僅成為中國古代富人們的日常用品,更是成為了古代中央王朝與各國貿易交往的利器。

依靠著光滑鮮艷的綾羅綢緞,中國賺足了金錢,也讓白銀源源不斷流入國內。回想起來,除了贊服先人們巧奪天工的手藝外,也有人會發出疑問:這些絲綢,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絲綢是我國的驕傲,古代中國人又是怎樣將抽絲剝繭的

毫無疑問,當然是用蠶繭做出來的,但是,在那個年代,人們怎麼會發現,那個小小的球形蠶繭,可以被抽成細絲,又將細絲做成絲綢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抽絲剝繭之謎。

蠶絲是柔軟、光滑、有彈性的紡織原料,用來做衣服是再合適不過了。然而,它的主要成分是絲素和絲膠。絲素就相當於纖維芯,絲膠則是包裹在絲素之上的。紡織的時候,就是取絲素,而不需要外面這種帶粘性的絲膠。

絲綢是我國的驕傲,古代中國人又是怎樣將抽絲剝繭的

在《黃帝內傳》中,曾經介紹了先民發現這個奧秘的過程。不過很可惜,它是這麼說的:黃帝斬蚩尤,蠶神獻絲,稱織維之功。本來是一個很科學的過程,卻被渲染是蠶神所為,這當然不能作為信史,只能博人一笑罷了。

後來又有史書認為,黃帝的元妃叫做嫘祖,是她發明了養蠶繅絲方法,所以被尊為「先蠶」,其中發現繅絲方法還有一個故事。那是嫘祖的幾位侍女準備採集一些野果給嫘祖吃,然而收集了很多都不滿意。後來她們來到一片桑樹林,發現了結滿白色果實的桑樹。

絲綢是我國的驕傲,古代中國人又是怎樣將抽絲剝繭的

這些侍女取下白色果實,卻發現根本咬不動。當時有一位過路的大臣叫做共鼓,提醒他們要用水煮一下。煮過的蠶繭依然無法食用,但通過攪拌,已經許多頭髮絲般大小的細絲出現。侍女將這種情況告訴了嫘祖,嫘祖則從中領悟出用熱水浸煮蠶繭,以脫去絲膠的方法。

其實,這種抽絲剝繭的方法,就叫做繅絲。看起來並不複雜,但在當時卻需要經驗積累和靈感萌動。即使是上面嫘祖的故事,其實也只不過是後人為了崇拜偶像添油加醋附會而已。真正的繅絲技術,一定是廣大勞動人民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集體智慧的結晶。

絲綢是我國的驕傲,古代中國人又是怎樣將抽絲剝繭的

專家認為,有可能蠶蛹在當時也是先民的食物之一。為了剝取蠶蛹,就要咬破繭殼。大概是因為多次反覆這麼嘗試,人們逐漸發現,繭殼在被唾液浸泡之後,絲膠有溶解的現象。原來密密麻麻纏繞著的蠶絲也分離,這樣就發現了抽絲剝繭的秘密。後來,人們改良了這個方法,用適合的水溫烹煮蠶繭,獲得了蠶絲。

做成絲綢的過程比較複雜,其中有很多竅門,但是最重要的還是繅絲這一關。先民們闖過這難度最大的一關後,將一顆蠶繭抽出一千米的蠶絲,並用幾根蠶絲合成一根生絲。

絲綢是我國的驕傲,古代中國人又是怎樣將抽絲剝繭的

接下來的步驟就是紡織,人們將這些生絲,分為經線和緯線兩個部分,並且按照一定規律製成織品。這個過程就叫做紡織。

紡織過後的物品,就可以精練、漂白、染色、印花等工序處理了。當然,後面越接近成品的技術,在各地的流派就越多。儘管如此,由於絲綢所產生的巨大利潤,在我國古代,絲綢及養蠶技術都是嚴禁流向國外,並形成了嚴格的技術壁壘。只不過隨著人口的流動,世界各國還是相繼從中國學到了絲綢的做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古人寫字時也會出錯,他們是如何修改的,一個方法現在還在使用
晚年的李清照,記起曾填寫的一首詞,提筆又寫下哀怨凄絕之作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