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1943年開戰,這是希特勒原計劃!為何提前4年行動?內幕曝光

1943年開戰,這是希特勒原計劃!為何提前4年行動?內幕曝光

現在比較公認的歷史,都一致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但是德國原計劃發動世界大戰的日期,卻是在1943至1945年期間。

1937年的11月5日,希特勒在德國主要軍政頭目會議上正式宣布了發動戰爭的日期。他提出了三種發動戰爭的情況,但是他著重考慮「在1943-1945年」是他「計劃」發動戰爭的日期。他說,這是他經過「徹底的考慮和四年半多執政經驗」的結果,如果他一且死亡,應看作他的「遺囑」來執行。

接著他對這個決定作了詳細的解釋,強調指出:在這個時期內,德國陸、海、空軍的裝備以及軍官的配備大體上完成了,物質裝備和軍火也是新式的。如果過了這個日期之後,情況只能變得對德國不利。希特勒非常重視取得軍備優勢作為發動戰爭的必要條件,因為沒有軍事裝備上的優勢,就無法對英法等國搞突然襲擊,也不能在短期內打敗它們。

同時希特勒還反覆指出建立戰略優勢、選擇有利國際形勢發動世界大戰的必要性。他認為,在1943-1945年以前,德國要實現對奧地利的兼并和對捷克斯洛伐克,的侵佔,消除來自東歐側翼的威脅;還要利用日本和義大利的力量來分散英法的聯合力量,增強對蘇聯的威脅,要通過這些措施來減輕兩面作戰的壓力,然後發動戰爭。但是希特勒著重提醒第二次世界大戰不能遲於這個日期發動。因為過了這個時期,武器會變得陳舊,同時兵源難以補充,糧食危機嚴重。

希特勒的這一決定,不僅在其主要軍政頭目會議上宣布過,而且傳達到了所有將領。德國法西斯主要將領也和希特勒一樣,認為戰爭準備工作要到一九四二年以後方可完成。前德國陸軍參謀總長貝克深信陸軍在一九四二年或一九四三年以前不能看作是可靠的軍事工具。甚至凱特爾認為在此之前任何軍事行動都不會有所作為。至於德國海軍,其總司令雷德爾認為直到1945年德國在潛水艇方面才取得明顯的優勢,並在在公海作戰艦隻方面取得更為優勢的地位。

此外,希特勒的這一決定,也從義大利方面得到了證明。1939年5月6日,齊亞諾和里賓特洛甫會談時向德國人強調指出「義大利至少在三年之內希望避免戰爭。大出義大利人意外的是,里賓特洛甫同意,表示德國也希望能維持這麼久的和平」。這就是德意雙方簽訂《鋼鐵公約》的基礎,即「雙方同意在一九四二年以前不投入戰爭」。甚至當希特勒提前發動戰爭受到墨索里尼質問時,也不敢反駁。

那麼,為什麼後來德國把原定於1943-1945的戰爭發動日期,提前了4-5年呢?從主觀上來說,希特勒就是一個冒險家。他在1937年11月5日決定發動戰爭日期的會議上仍然發出戰爭叫囂,說什麼:發動戰爭不能不冒險,四平八穩將一事無成,「第三帝國」非走戰爭冒險的道路不可。但從更客觀的環境來說,英法綏靖主義等因素也刺激希特勒走向軍事冒險。

第一、希特勒順應著英國綏靖主義分子把禍水東引的意願,聲東擊西,麻痹英法。一九三六年十月,希特勒對齊亞諾傳授了這方面的經驗。他認為只要不斷發出反對布爾什維主義的叫囂,就可以把英國爭取過來;英國不僅不會和德意作戰,而且會和德意取得協議和共同認識。張伯倫甚至派他的親信哈里法克斯到德國去見希特勒,後者對希特勒的反共叫囂深感滿意,連連聲稱讚德國是西方反布爾什維主義的屏障,同時表示,只要德國經過「和平演進」方式實現對奧地利的兼并和對捷克斯洛伐克的侵佔,英國是不會表示異議的。

第二、德國認為其軍事裝備已經佔據一定優勢;如果再不發動戰爭,優勢就要失去。佔領捷克之後,德國不僅用不著在捷德邊境上部署大量部隊,而且可以把這些部隊直接用來對付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了德國的軍火生產。這時戈林下令把空軍生產擴大五倍,海軍艦隻要儘早完成建造任務,陸軍軍備愈加完善。到了一九三九年年中,希特勒和里賓特洛甫等人認為,德軍軍備已經取得暫時優勢,不能坐失良機,決心發動戰爭。

第三、德國和英法的矛盾已經非常尖銳。希特勒要和英法爭奪殖民地,而且要求很高,自然不會為英法所接受。英法總是推託不肯解決。英德關於殖民地問題知談判直至戰爭爆發前幾關還在秘密地進行。希特勒當時揚言,「如果英國政府認為這些要求對德國和英帝國都有利的話,和平就會保持;如果德國的建議為英國所拒絕,戰爭就會開始」。英國終於拒絕了德國的要求。幾天之後,德國就正式下達作戰命令。

第四、德國法西斯在六年半的瘋狂擴軍備戰中,消耗了其全部資金。到了一九三九年德國經濟處於崩潰的邊緣,希特勒就以發動世界大戰來擺脫經濟的困境。到了戰爭爆發前,德國總共花費了九百多億馬克的巨資來準備戰爭。這這時,德國國家債務超過六百億馬克,人民負擔的稅款達到二百七十二億馬克。黃金儲備極其短缺,德國經濟再也不能支持下去了。為了逃脫經濟危機,德國法西斯急於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五、由於反對德國法西斯的國際統一戰線不能建立起來,加上德國避免了兩面作戰,希特勒便抓住戰機,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德國法西斯來說,發動世界大戰必須避免兩面作戰。以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他們急於避免兩面作戰,因而千方百計破壞1939年的英法蘇談判,使英法蘇無法結成反對德國的國際統一戰線。英德談判由於種種原因沒有達成協議,而英法蘇談判也因英法的拖延而踏步不前。在這種情況下,急於發動戰爭的希特勒便和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避免了兩面作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