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門衛到上海灘首富,買下南京路半條街死後億萬家產卻慘遭瓜分

從門衛到上海灘首富,買下南京路半條街死後億萬家產卻慘遭瓜分

鴉片戰爭之後,上海正式開埠通商。然而英國人做夢也想不到,他們辛辛苦苦發動戰爭,上海卻成了猶太冒險家的樂園。近代上海灘的猶太工商金融企業多如牛毛,猶太商人也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在眾多猶太商人中,歐·愛司·哈同算是最為傳奇的人物。他沒有沙遜洋行老闆高貴的出身,從最底層的門衛干起,竟最終成了遠東第一大富豪。

從門衛到上海灘首富,買下南京路半條街死後億萬家產卻慘遭瓜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哈同出生於巴格達,父親雅倫·哈同是沙遜洋行職員。大衛·沙遜為躲避巴格達對猶太人的迫害,舉家遷往孟買,哈同一家也跟著搬到了印度。哈同幼年家境貧寒,每天必須步行很遠,到沙遜家族捐助的慈善學校上學。艱苦的歲月讓哈同學習異常刻苦,同時也讓他養成了終生簡樸的生活作風。

沙遜慈善學校畢業的猶太青年可被派遣到世界各地的沙遜洋行就職,1872年,年輕的哈同來到了香港的沙遜洋行,做了一名倉庫保管員。在與各國船員、水手的交往中,哈同認為香港雖然是中西海道的樞紐,但只要太平洋航線便利,中俄鐵路貫通,上海必將取代香港,成為遠東貿易的中心。

從門衛到上海灘首富,買下南京路半條街死後億萬家產卻慘遭瓜分

1874年,哈同終於來到了有著冒險家樂園之稱的上海,但哈同的起步並不順利,只能藉助舅舅的關係在沙遜洋行做一名門衛兼清潔工。不過靠著腦子靈、腿腳勤,哈同旋即成為跑街、鴉片倉庫保管員和收租員。

大衛·沙遜去世後,繼承沙遜洋行的長子將生意聚焦在孟買與英國之間的紡織品上,哈同於是跳槽到其次子創辦的新沙遜洋行,負責房地產業務。哈同做事勤勉,很少休假,將各項業務管理得井井有條,同時還私下涉足房地產買賣和高利貸生意。

從門衛到上海灘首富,買下南京路半條街死後億萬家產卻慘遭瓜分

1886年,哈同與中法混血兒羅迦陵結為夫妻。羅迦陵對於哈同來說意義重大,用他的話說,婚後事業「日進無疆」,每當遇到重大問題都必須與羅迦陵商量後才做決定。在羅迦陵的輔助下,哈同成功躋身租界董事,還在1901年成立了哈同洋行。

擔任董事期間,哈同在為租界發展出謀劃策中,不斷為自己尋找商機。1899年,英美策劃將租界向西擴張。哈同在規劃道路時,提前籌措資金買下了兩旁的大片土地。

公路開通後地價暴增,哈同卻不急於賣地,而租給他人建造房屋,而且規定25年之後房屋產權歸哈同所有。靠著租地建屋,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一半的房產都被哈同納入囊中。

從門衛到上海灘首富,買下南京路半條街死後億萬家產卻慘遭瓜分

1908年,中英簽訂《禁煙條件》,清政府大力禁煙,上海道台貼出告示,要求大小煙館必須在六個月內全部關閉。在此種情形下,上海的煙商紛紛拋售鴉片,而哈同卻逆勢抄底。

哈同不僅挪用了客戶放在洋行的貨款錢,還夥同上海道台瑞瀓截留庚子賠款用於搶購鴉片。清政府的禁令無法適用於租界,大量煙鬼的湧入致使需求暴增,最暢銷的印度煙土一度被抬高到與黃金同價,而哈同卻成了最大的贏家。

從門衛到上海灘首富,買下南京路半條街死後億萬家產卻慘遭瓜分

除了經商有道,哈同還熱心政治。在風起雲湧的民國,上海的租界成了各路大員的避難所。哈同則將他們全部收留在哈同花園中。很多軍政大佬需要哈同幫忙疏通與列強的關係,還有人乾脆將財產寄存在哈同洋行吃息。他們在各地搜刮來的民脂民膏,一轉手進入了哈同的腰包,所以哈同花園才能越蓋越大,直至20公頃之巨。

哈同雖長袖善舞,但因膝下無子,死後留下的四百多畝土地,上千幢房產和400多萬英鎊的財產最終在曠日持久的遺產官司中散落各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料不輯 的精彩文章:

漢人發明了一種鐵器,北方游牧民族卻靠它欺負中原王朝上千年

TAG:史料不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