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凡爾賽條約》註定是失敗的和約?終於明白德國為何會發動二戰了

為何《凡爾賽條約》註定是失敗的和約?終於明白德國為何會發動二戰了


文:火火

二十世紀初的歐洲,由於海外殖民地的劃分和勢力範圍存在激烈的衝突,歐洲各國之間矛盾不斷。由於德意志帝國在19世紀下半葉才完成了統一,這個時候世界各地殖民地已被瓜分完畢,而德國第二次工業革命迫切需要獲取廉價的原料來源和進行產品輸出的市場。德國不得不對原來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制定的世界秩序提出挑戰,因為德意志民族需要殖民地來繼續發展——德國迫切需要「陽光下的地盤」。


一戰爆發前夕世界殖民地格局

【世界大戰的爆發】

德國本意拉攏奧匈帝國和沙俄帝國組成三國同盟,但是因為奧匈帝國和俄國在巴爾幹半島上發生利益衝突,德國選擇與奧地利結成德奧同盟。但是德國苦於沒有宣戰借口——整個歐洲就像一個火藥桶一樣,一點「火星」就能引爆。而這根「引燃的火柴」,現在已經擦著。

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節,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前往塞爾維亞首都薩拉熱窩出席活動,被一名塞爾維亞青年槍殺。這件事情在奧匈帝國國內引發軒然大波,儘管塞爾維亞願意接受除卻侵犯自身主權之外的一切奧方條款。然而在德國的授意和援助下,奧地利仍於7月28日出兵塞爾維亞——巴爾幹半島的薩拉熱窩事件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交戰雙方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之一,7000萬人參戰,1500萬人喪生。最後因為美國加入協約國,德國國內經濟崩潰,無力再戰,1918年9月德國水兵因不願送死,發生嘩變從而引發了全國的動蕩,11月9日德國首都柏林發生革命,德皇被迫退位流亡荷蘭。德國也於1918年11月11日向協約國求和,11月11日11點11分,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18年的冬天,德國物價飛漲,糧食極其短缺,就連柏林街頭的食品供給站都經常斷糧,這年冬天很多德國市民靠著啃一種叫「蔓菁」的植物度過,所以又被德國人稱作「蔓菁的冬天」。


1918蔓菁的冬天,德國街頭民眾排隊獲取配給的湯

【凡爾賽條約的簽訂】

也許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戰爭已經結束,彷彿很快就能回到戰爭爆發前的舒適而美好的生活了。但對於德國來說,屈辱的時光還未到來。 


凡爾賽和約首頁

不知是否是巧合,《凡爾賽條約》簽署於1919年6月28日的法國凡爾賽宮。凡爾賽宮是1871年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登基稱帝的地方,而現在威廉二世的德意志帝國已經臣服;而6月28日恰巧是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被暗殺後的整五周年日。

《凡爾賽條約》直接剝奪了德國65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700萬人口,交還了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這直接讓德國損失14%的領土和13%的人口。德國一直期盼的海外殖民地,全部被協約國瓜分。

深藍色表示德國本土,淺藍色所代表的殖民地德國全部失去

因為法國宣稱法國的煤礦在一戰期間被德國破壞,所以德國需要將薩爾煤礦交給法國控制十五年,十五年後進行全民公投決定其主權。

德國需要承認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的獨立,上西里西亞省交給捷克斯洛伐克,波茲南省和東波美拉尼亞交給波蘭。這一行為的直接後果就是德國的東普魯士地區成為了海外飛地,而僅僅是為了讓波蘭擁有「但澤走廊」這條出海口。


德國的零碎領土割讓

協約國還建立了「賠償委員會」,確定德國需支付賠款的確切金額與日期以及付款方式。為確保遵守規定,萊茵河和萊茵河以東的橋頭堡將被盟軍佔領駐軍十五年。如果德國沒有進行侵略,就會進行分階段撤軍:五年後,科隆橋頭堡和魯爾沿線以北的領土將被疏散;十年後,科布倫茨和北部地區的橋頭堡將被撤離;十五年後,盟軍將被撤回。如果德國違背條約義務,橋頭堡將立即重新佔用。


一張很罕見的照片,從左至右分別是:英國首相勞合?喬治、義大利的維托里奧?奧蘭多、法國總理喬治?克列孟梭,以及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

武器方面,德國不允許擁有空軍,不允許擁有重機槍,不允許擁有坦克,不允許擁有衝鋒槍,不允許擁有重炮等其他重型武器,不允許擁有戰列艦,陸軍總數不得超過10萬,不允許在萊茵河以東10公里區域內駐紮軍隊。現有武器,德國需要自行炸毀或者拆除。


德國軍方正在自行拆卸一門火炮

而在金額賠償方面,德國需要向法國、英國、義大利和比利時等國共支付1320億帝國馬克的賠款。這使得德國陷入嚴重的通貨膨脹中。整捆的帝國馬克成為了孩子們堆積木的玩具,鈔票甚至直接被扔進壁爐當木炭或者柴火使用。


德國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鈔票實際已經一文不值

而國內的嚴重經濟問題已經不能通過傳統的經濟調控措施來解決的了,失業率高於50%。在全民經濟蕭條的1930年,德國社會主義國家工人黨(德國納粹黨)以19%的普選票進駐國會大廈,並且獲得了其他右翼黨派的支持。由於魏瑪共和國的糟糕政治與經濟表現,隨著希特勒和納粹黨的崛起,魏瑪共和國走到了盡頭。

【和平的和約,戰爭的種子】

當協約國各國嚴酷的制裁德國,痛打落水狗的時候,德國民眾卻是怒火中燒。凡爾賽的談判戰敗國甚至沒有權利參與條約的討論,整個談判完全被英法美把持。每個國家都提出了極度有利於自己的條件,在彼此爭奪利益並最終相互妥協之後,帶給德國的卻是無盡的痛苦與壓迫——德國代表甚至是咬著牙籤的字。憤怒和屈辱感在國內迅速蔓延,德國政府拒絕接受條約,德國海軍自行鑿沉艦艇以示不滿。


《凡爾賽條約》簽訂場景

如果仔細的分析條約內容,可以得出結論:《凡爾賽條約》的簽署完全是一項重大失敗,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嚴重後果。

?條約引起各方強烈不滿

不只是德國,戰敗各國都十分抗拒條約內容。由於巴黎和會是英法美主導,但是各方意見分歧很大。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被證明是一名實在的外交官,他奉行「光榮孤立」政策,不願意看到法國單方面做大,目標是歐洲的權力平衡。法國總理克列孟梭卻想要嚴厲地懲罰德國,因為他不想錯過一個打擊法國宿敵的好機會。而美國總統伍德?威爾遜代表美國,他卻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他的關注點是促進和維持世界各國之間的良好健康關係——即不願意英國的計謀得逞,也不願意法國太過舒服。於是在和會中,締結了多達5項單方條約,如匈牙利被迫要與羅馬尼亞融為一體形成特蘭西瓦尼亞地區。

巴黎和會「三巨頭」:喬治、克萊蒙梭、威爾遜

?凡爾賽條約的構思錯誤

德國在政治方面陷入癱瘓,魏瑪共和國倒台,納粹趁機控制國家,煽動德國民眾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為接下來歐洲帶來血雨腥風。

嚴重削減德國軍隊實力,一旦一個國家軍事實力被過分削弱,那麼維持一個國家正常的主權能力就將受到影響,進而發生各種暴力行為。


德國杯禁止在黃色區域駐軍

德國還被定性為「戰爭罪犯國」,這給民眾的心理健康帶來很大傷害。德國被禁止維持雙邊和多邊貿易,甚至禁止與奧地利保持貿易關係。天價的戰爭賠款意味著哪怕砸鍋賣鐵也不能償還的起,「逼上梁山」的德國人從小就被教導長大不忘復仇,終於20年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人帶著民族的屈辱參軍入伍,渴望著發動戰爭抹殺一戰的恥辱。

德國代表在和會上毫無發言權,各國切分自己國家的領土好似在劃分他們的後花園一樣的沒有心理負擔。英國首相勞和?喬治追著法國總理繞著會議桌跑,為著每一絲有利於英國的利益。在外界看來飽具紳士風度和幽默感的威爾遜在談判桌上卻好似一個地地道道的「市井小販」,不依不饒的重複著他的論點。

整個計劃旨在使德國處於統治和控制之下。這些條款和條件只描述了勝利者的權益而缺乏誠意和誠意。協約國在嚴苛地制裁德國後,又順便播下了一顆戰爭的種子。當華沙徹夜燃燒的大火映射在德國黨衛軍轟炸機的機窗上,當巴黎鐵塔上空的萬十旗遮蔽著隆隆行駛的德國裝甲集團軍坦克時。英法美的民眾有沒有曾想過:《凡爾賽條約》給德國帶來的究竟是什麼?


希特勒佔領巴黎後受到柏林市民的狂熱擁護

合約並沒有帶來和平,相反,帶來的是德國人二十年的苦難和整整一代人的復仇,帶來的是歐洲乃至世界又一場浩劫。《凡爾賽條約》,註定是失敗的和約。

作者:

火火,魚羊秘史特邀作者。


版權聲明:

本文由「魚羊秘史」原創製作,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羊密史 的精彩文章:

他看破了張儀的詭計,曾為齊楚秦三大國獻策,卻一生未得重用
他是名垂青史的黑衣宰相,一心皈依的他為何又「迷戀」官場?

TAG:魚羊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