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今日立春:「巧遇」除夕,下一次要等到2057年

今日立春:「巧遇」除夕,下一次要等到2057年

點擊上方

藍色字體

關注「梵心佛語錄」




一年又一年,


感謝您的陪伴。



祝大家:

除夕快樂,闔家幸福!

——梵心佛語錄




2019.2.4 星期一


農曆:臘月三十


戊戌年【狗】年


丙寅月 壬申日

立春



立,建始也。立春,二十四節氣之首,揭開了春天的序幕。寒氣漸消,天地回春,四季又開始了新的輪迴。立春就如一陣暖風,一路向北,冰雪消融,草木初萌,人們種下希望,無比期待著一年最美好的開始!




今日11點14分,立春,


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


立,始建也。

春氣始而建立也。




很湊巧的是在2019年中立春和除夕是在同一天,這種情況是否常見?


天文教育專家表示,農曆己亥豬年從2019年2月5日一直到2020年1月24日,豬年共有354天,和即將過去的狗年一樣也是一個平年。





除夕和立春在過年時巧遇的情況,並不多見,

大約一百年當中會出現5年,而除夕和立春在同一天的情況,大約百年當中只有三年出現。 



2019年2月4日,2057年2月3日,2076年2月4日,都是除夕當天逢「立春」。而2038年2月4日、2087年2月3日這兩天都是大年正月初一立春。




立春三候



古代將立春分為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


 

東風解凍丨

立春後第一個五日,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



蜇蟲始振丨

第二個五日,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


魚陟負冰丨

第三個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習俗



打春:


古時,立春之日民間有「鞭春」「打春」的習俗, 據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 立春》中載:「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鞭牛。開封、祥符兩縣,置春牛於府前,至日絕早,府僚打春,如方州儀。」 就是鞭打用土做的春牛,

人們用這種方式表達對新一輪農業周期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景。


 

咬春:


人們又在立春日吃大蘿蔔、春餅、春卷,稱之「咬春」。因蘿蔔味辣,古人故曰:「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

咬春,咬的是心情,更埋下一年吃得了苦的韌勁兒。


 



立春,各地習俗略有不同,都是對春天充滿希望與祝福。



游春(探春):


民間的一種遊行。隊伍先是報春人打扮成公雞的樣子走在最前面,之後一群人抬著巨大春牛形象,之後的人打扮成牧童牽牛的、打扮成大頭娃娃送春桃的、打扮成燕子的應有盡有。


 



這次游春之後就是可以開始踏青的信號,一直到端午之間都是游春的好時候。



除夕:


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

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





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除夕之夜,人們要鳴放煙花爆竹,焚香燃紙,敬迎謁灶神,叫做「除夕安神」。入夜,堂屋、住室、灶下,燈燭通明,全家歡聚,圍爐熬年、守歲。

除夕的晚餐又稱年夜飯,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一頓飯。 



 



吃過年夜飯便開始守歲,一到子時,便開始燃放煙花爆竹,慶賀新年。過年的壓歲錢一般是用紅紙包好,有的放在祭祖的供桌上,也有的壓在歲燭下,也有大人偷偷壓在小孩枕下,其意義均相同,

是為勉勵晚輩來年更聰明而有更大的收穫。








立春養生



一不「酸」:

春天肝陽上亢,易導致肝氣過旺,所以飲食應「省酸增甘」,宜食辛甘發散之品,如山藥、韭菜等;不宜食酸收之味,如羊肉、蝦、螃蟹等。



二不「靜」:

春天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人體應該藉助這一自然特點,重點養陽,養陽的關鍵在於「動」,切忌「靜」。這就要求我們要多參加室外活動,克服倦懶思眠狀態,使自己的精神情志與大自然相適應。



三不「怒」:

春屬木,與肝相應。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泄,惡抑鬱而喜調達。在春季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




四不「露」:

春季氣候變化較大,天氣乍寒乍暖,由於人體腠理開始變得疏鬆,對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減弱,所以,初春時節不宜過快減少衣著,露出身體。《千金要方》主張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  






立春詩詞



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縴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立春


【宋·陸遊】


紹熙又見四番春,春日春盤節物新。


獨酌三杯愁對影,例添一歲老催人。


菊芽冒土如爭出,柳色搖村已漸勻。


身是蘭亭山下客,未容逸少擅清真。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題望苑驛


【唐·溫庭筠】


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


景陽寒井人難到,長樂晨鐘鳥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樹名從此號相思。


分明十二樓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一年又一年,


感謝您的陪伴。

祝大家:


除夕快樂,闔家幸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梵心佛語錄 的精彩文章:

命里一尺 ,難求一丈(深度好文)
緣分,貴在相遇!

TAG:梵心佛語錄 |